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潘建惠:和聋孩子一起阅读的幸福日子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9-05-07 10:44:59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启聪学校

推荐人:陈琴,著名特级教师,经典素读创始人,《中国教育报》2008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推荐理由

“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残疾人(听障人群)阅读的这个角落不能忽视,我坚信听力残疾不能成为阅读的障碍,我要让阅读成为听障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每一个听障学生都能阅读!

数十年如一日,我坚持在班级、学校、广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不遗余力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经典阅读活动。手语是听障学生特有的读书方式,有了手语,听障学生能够走进经典,感受文字的温暖和快乐,接受经典文化的洗礼,让他们摆脱孤独与苦闷,让他们的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从阅读中获得幸福的人生!

我愿意用手语的方式去带领听障孩子读书,我愿意做听障孩子阅读的点灯人!

我的童年是在贫穷而单调中度过,没有电视,没有书籍,没有任何的娱乐节目,每天最期待的是傍晚时分,一家人围坐着,听父亲读羊城晚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特别渴望自己能够读书,有一次,父亲去广州购物,我对父亲说,给我买书吧,父亲带回三本《儿童时代》杂志,我爱不释手,几乎把这三本杂志读得滚瓜烂熟。从此,我对书籍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还把零用钱一分一分地积攒起来,希望可以买一本书。我的父亲是点灯人,引领我走进书籍的世界,书籍照亮了我的人生,书籍滋养了我的童年,陪伴我快乐成长。

1983年我就读广州市师范学校,每个月我都省吃俭用买书籍,学校的图书馆是我喜欢的地方,1986年毕业,我的书籍有一大箱。我来到广州市聋哑学校,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第一次走进这个特殊无声的世界。双耳失聪的孩子们是那么天真烂漫,却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言。当孩子们用不清晰的语音对我说“老师好”时,我的心都要酥了。

如果把普通学校比喻成沃土的话,那么,特教学校则是贫瘠的土地。由于听力损失造成语言障碍,因而在聋校普遍存在着聋生不阅读的现象,从聋校一年级入学开始,一直到八九年级毕业,能够看得懂较深一些的文章,写几篇句子较通顺自然作文的聋生聊聊无几,甚至那些考上了高一级学校(职业中专、大学)的聋生有很多也没有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

在聋校开展阅读,让聋孩子能够阅读真的太难,太难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

我坚信听力障碍不能成为阅读的障碍,我要让阅读成为听障孩子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每一个听障孩子都能阅读。我觉得阅读对听障学生的意义非常重大,必须重视阅读,让听障孩子爱上阅读。不管阅读的道路多么艰辛,多么困苦,为了打开聋生通向世界的窗口,我愿意用手语的方式去带领听障孩子读书,我愿意做听障孩子阅读的点灯人。

听障孩子听不到,语言表达不清楚,但记东西快,模仿力强,因此,背诵默写对他们来说不是困难的事情。根据听障孩子的学习特点,我让他们多读多背,背诵精彩的句段。一年又一年,我一直默默坚持着,带领孩子们阅读了很多儿歌、童谣、童话故事等。每天早上、中午、放学后都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共读的幸福时光,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认真读书的习惯,把书本上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提高了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

2011年,我听说了陈琴老师这个名字,在网络搜索了陈琴,看了很多关于她的报道,在“百度”视频中看到了陈琴老师的吟诵课录像,迫不及待地点开。一年级学生如此博学,令人惊叹不已,我觉得这是梦寐以求的语文课堂,但是静下心来细想,又促使自己去进一步认识素读的庐山真面目。

2012年元旦是陈琴老师新书签售会的时间,我买到了她的新书《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假期,静心阅读她的新书。陈琴老师多年心无旁骛地进行小学语文经典素读教育实践,她所实践的,就是把课本简单教,留出大量时间来吟诵古诗词。看完,内心充满感概,因为看到了中国语文教学的希望和出路,更加坚信一个信念:多读多背是语文课堂的灵魂,经典文化是中国人需具备的底色。如书中所说:让每一个坚持诵读的孩子,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写下千万言。

2013年7月北京“首届中华经典教育师资成长营”的讲座是一次“文化大餐”,陈琴老师的素读教学法让我一见如故,在这里找到了很多知音,见到了彭弘老师、邓锦芸老师,她们的素读教学给我很多信心。我对素教学的理念十分理解和支持,因为我自己和素读早已经结缘了,这三十年我一直带领我的孩子们读书背诵,积累语言。

走出中华书局的大门,我内心已经有一个念头:我要做经典素读的点灯人。因为深感自身的古诗文功底不足,作为教师,只有“挑灯苦读未完书”,才能引领孩子们进入经典的世界。我通过吟诵与歌诀对接古圣贤,浸润于古诗词以及美文佳篇当中,以前不曾拿起的《诗经》《楚辞》《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等,现在我也有勇气和力量去吟、去读,读它千百次也不厌倦,乐在其中。希望凭借素读,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具有厚实的语文功底。

素读经典,可以从根本上培养聋生的实力,从北京培训回来后,我就坚定不移把经典素读引进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按照陈老师讲的“读—讲—议—背”的素读流程在课上实践,让我的学生能够接近中华经典文化,让他们接受经典文化的洗礼,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

我的素读课堂:首先是容量适中,聋生人数少,但情况复杂,除了听力障碍,还会伴随其他残疾。

因此素读课堂的教学容量应特殊,根据聋生实际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加,素读的内容主要以经典美文为主,以期达到形成语言,再加入一些古诗词、小古文、现代诗歌等。

其次就是反复读,读到熟读成诵,通过口语、手语、指语,提高聋生诵读的意蕴感,情趣感。

由于缺乏声音的刺激,只是单调地打手语,会限制聋生读的兴趣。为了激发兴趣,我在课堂中引入律动教学。通过语言、动作、音乐、图片等多方面综合配合,将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具体的艺术形象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为聋生领略语言文字的艺术之美搭起一座桥梁,加深他们对文学艺术形象的理解,提升聋生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引导聋生多观察正确的口语和手语诵读,积极参加古诗词诵读、手语歌等活动,不断积累口语和手语的诵读经验,逐步学习掌握口语和手语诵读的“语气”,通过大量的语感体验,提高聋生诵读的意蕴感。

经典素读的最大价值就是让师生都爱上读书。现在我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一早走进教室,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不厌其烦地读,反反复复地读,激情四射地读,希望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经典语言那份优雅和温暖,希望经日久天长的浸染,他们自有豁然开朗的一天。

六年的素读之路,我的孩子们积累几百首古诗词,还有论语、弟子规、道德经、诗经、楚辞、古文观止……也有勇气啃厚厚的大部头:《海蒂》《呼兰河传》《小妇人》《草房子》《一千零一夜》《傲慢与偏见》等。

以前看他们的作文都是颠三倒四,词不达意,现在通过大量反复记诵经典,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作文中也能恰当地引经据典,能够表达了自己的所感所想,文章生动灵气,富有诗意。

我的班级经典素读课堂手舞足蹈,大汗淋漓,不亦乐乎。

2005年,我担任学校的德育主任,负责周末兴趣活动,决心让更多的聋孩子热爱阅读,我尝试开展学校读书兴趣小组,让书籍充实聋生的课余生活,让更多的聋孩子走进经典,培养读书的习惯。

周六经典阅读活动也得到很多志愿服务团队的支持,十三年来,周六读书活动风雨兼程,为许多聋孩子送上一份精神粮食,陶冶他们的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培育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让聋孩子在读书活动中感受社会的关爱,享受阅读的快乐。参与读书活动的聋孩子与志愿者达几千人,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读书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国学经典作品的诵读与读书心得体会交流,中间还适当穿插了一些手语谜语或小知识竞赛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精神抖擞,激情高扬,辅以手语,认真吟唱着国学经典:《论语》《道德经》《诗经》《楚辞》《弟子规》《古文观止》和唐诗宋词……感受着古典文化的意境美,体会着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在如此静谧美丽的校园里诵读国学经典,陶冶性情,纯净心灵,别有韵味。

周六经典阅读活动,一路欢歌,诗意而美好!经典阅读,忙而充实,生命在经典教育这块园地得到了舒展与成长。

2015年开始,我成为“广州市阅读种子教师”,在全校不遗余力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校园经典阅读推广活动,积极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实施阅读化课程,探索构建“以美育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融合同美”校园书香特色文化,形成一种“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整本书”的良好读书风气,通过宣传窗张贴名人格言、好书推荐等,让校园散发出文化气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定期让老师向聋生推荐好书,撰写读书心得。创设各种机会让教师们多读书,拥有充满智慧的大脑、儒雅的举止和谈吐,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建立学校阅读教师指导团队,为聋生订制阅读行动方案,利用阅读课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手把手教聋生如何阅读,引领聋生打开阅读兴趣的大门。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举办读书故事会、优秀诗文朗诵活动、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让聋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从教30多年来,我一直梦想着在聋校的语文课堂也是“书声琅琅”,即使不能像健听人那样读书,但他们的眼睛炯炯有神,他们的双手灵巧敏捷,他们还有残余听力,发音器官完好无缺,因为上帝在关闭一扇门时,肯定能在别处打开一扇门。他们虽然听不见,但是凭着坚强的意志,他们可以和健听人一样读书,手语也是他们特有的读书方式。他们舞动手指,两手灵巧飞舞,优美的手语把文章“读”得淋漓酣畅,舞动的指尖传递的是无尽的智慧,灵动手语就是最美的舞蹈,指尖上的阅读就是如此快意。

手语是聋孩子特有的读书方式,有了手语,能让聋孩子走进经典,感受文字的温暖和快乐,接受经典文化的洗礼,让他们摆脱孤寂和苦闷,让他们的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从阅读中获得幸福的人生!

在这无声世界中,我会将这份阅读梦想坚持下去,做聋孩子阅读的点灯人。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