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牛宇:只有阅读才能看见未来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9-05-07 10:40:22

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丹达木头乡总校

推荐人:徐冬梅,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2005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推荐理由

她扎根内蒙草原14年,阅读始终是她的自愈良药。2016年,她获得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教师奖”,但她没有沉缅于荣誉和云端,她为班上的22名孩子点起了一盏明灯。这些草原上的留守儿童,每人每学期平均阅读150万字。

近两年,她做了教师和家长的培训讲座共18场,并与当地六所学校的校长、语文教师成立“点灯人教师成长营”。她在当地成立了一个公益组织——黄河志愿者协会,为1万人次的乡村儿童提供帮助,为17所乡村学校捐赠价值70088元的优质图书4714册。

教育,是一场修行,是一次心的发现之旅。心,是一切的根本。

在这场修行中,你能看到什么,收获什么,全在于心的修炼,修炼的难关不在闭目养神的内省,而在投入日常琐碎里的研磨。天长日久,做教师的,守住修行里的清苦和艰难,才有花开见佛的可能。当乡村老师的这些日日夜夜,我和孩子的灵魂互相侵入和渗透。我的理性、边界、固守和自以为是的聪明,和孩子们的感性、宽容、自由和憨头憨脑的笨拙,始终纠葛着,仿佛走高空绳索,我总是努力保持着平衡,小心翼翼,却仍然摇摇晃晃,唯恐稍有不慎,坠入深渊。

一间教室,三尺讲台,无论华贵还是简陋,于我而言,它们都同样神圣。每次面对孩子,总有一种静悄悄的威严在不断提醒我:要严肃对待教育,要时常审视自我。每个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和他们的缘分短时擦肩而过,长时也仅有小学六年,这些时光看起来漫长,却也一晃而过。

我的从前

可是,修行如果容易的话,要这漫长的一生干嘛呢?

我从前看着淌着鼻涕、蓬头垢面、衣衫俭朴的他们,心有失落,恨他们的家长不争气,怨我为何要教这样的孩子,我觉得自己不该属于他们,不该属于乡村。

每次检查作业,站起来的总是那几个面无表情的孩子,用尽办法也不能让他们因此感到羞愧。发愤图强是什么,落后意味着什么,他们不关心,反倒是饭量越来越大,不顾一切地吃东西。身体在长大,思想呢?我忧虑着……

冬天的黄昏,墙根的土坑里,几个孩子撸起袖子,露出不知道多久没洗的手臂和脖子,灰头土脸,以摔跤取乐,作业抛到脑后,没有哪本书能吸引到他们,在他们空洞乏味的“嘿嘿嘿”的笑声里和满口脏话里,我忧虑着……

我将在他们的生命里留下什么印迹?

他们珍贵的童年能否因为我,而受到更好的启迪和影响?

我战战兢兢寻找答案,可问题总比喜悦多,我想给的也太多,可我想要的也太多。几百年前,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

培植,是顺应规律,“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可是,我如何才能做一个“致虚极,守静笃”的“明”师呢?

我的阅读

阅读,是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少有人走的路》开篇写道:“人生苦难重重。”

我虽身处乡村,可是仍能感受到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巨大而动荡的变革。互联网,作为人类生产力的第三次革命深刻冲击和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古典老师在《跃迁》一书中疾呼这个时代是一个“信息变多、思考变浅、机会变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的时代,人群的焦虑和恐慌,犹如穹顶之下那厚重的霾。

世界将越来越快,人越来越复杂。

我们被手机奴役,在搞笑短视频、“心灵鸡汤”、眼花缭乱的直播和游戏里迷失方向,如何穿越喧嚣抵达寂静?如何在快的世界里,学会慢?我思考着。

也许,两点之间不是直线最快,而是阻力最小、控制点最多的线,这条线就是我、儿童和阅读之间那条最恰如其分的路。

有一年大雪之夜,读完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心中似有一条刚开闸的大河,波涛汹涌的向前奔流。“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故事中的人物是陌生的,而心底的情感却是相似的。

阅读中,有慰藉,有自己,有天地,有万物。

作为一名教龄14年的乡村教师,阅读是我的自愈良药。

2016年我参加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教师奖”的评选,经过几个月的层层选拔终于进入面试,8分钟发言让我紧张得出了一身汗,原本熟悉的稿子忘得干干净净,一时窘迫不安,可就在这时,我忽然想起了曾深深影响我的两部作品——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和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我想起“没有土地,就没有灵魂”,那一刻我不再为自己是乡村教师而感到自卑,好好的利用这天然的资源去丰富和滋养自己,不好吗?

从2009年开始,我有意识地广泛阅读,每个月逼自己采购一箱子书并读完,这个过程训练了我对书籍的辨别力,从出版社到作者、从文字到类别,有了好坏优劣的基本判断,坚定地爱上罗素、杜威、王小波、张爱玲……

几年,在阅读的世界里漫无目的地闲逛,没有方向和目标。

2013年,迎接宝宝出生的那一年,读了许多育儿书籍。一年后,和儿子一起读古诗词,读《道德经》。随着儿子不断长大,我开始大量买图画书,仿佛爱丽丝掉进兔子洞,走进另一个奇妙。

2015年以后读教育专著,写教学日记。《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和苏霍姆林斯基给我启示:你今天遇到的问题,其实早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要做的,就是学习。

2016年荣获马云公益基金会“乡村教师奖”是我乡村教育工作全新的开启,我重新思考和规划了职业和人生的方向。

2017年,我追随“亲近母语”的脚步,对个人阅读与学习、班级阅读课程做了新的建构,将我的教育教学专业化发展之路定位为儿童阅读推广和儿童阅读课程化研究。

2018年,深入了解儿童文学,给自己制定了一年读完100本书的计划,完成了112本,写了30万字的教学日记和读书笔记。眼界,是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东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的是寻找自己。教师可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原地踏步,毕竟薄薄的教科书早已烂熟于胸。可是,孩子的生命每时每刻都需要滋养,乡村教师该是孩子们的“远方”。

乡村学校,不能总上演苦情戏。艰苦是事实,但这世界不相信眼泪,乡村教师应该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身上看到努力,看到修养,看到希望和坚韧不拔。

乡村偏远,简陋,安逸。我常常担心自己有一天会淹没在这份安逸里,像许多教师那样,在该努力的时候停止生长。于是,近五年来,我把大量时间用在阅读、写作、反思上,独自折腾如何让课堂更精彩,抓住一切机会走出去学习,见得越多,越不敢懈怠。

如果有天去远游,只能带一本书,我要带上《犟龟》,如果能带两本,就加上《植树的男人》。这两个简单的故事长久打动着我,指导着我。

“只要上路,就天天走,总会遇到隆重的庆典”,乡村教师的路难走,可是谁的路容易呢?这些年的不断努力,渐渐得到认可,孩子们有了美好的改变,周围许多老师也加入了儿童阅读推广的行列。

我的课堂

2018年暑假,拜访杭州凤凰小学缪华良校长,一下午时间,他强调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将凤凰小学的课程特点做了详细阐述。体育活动课程、游戏课程、塔式课程、拓展型课程、LPE基础性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等等,我感叹于南北教育差距之大,也明白了一所学校一头挑着教师,一头挑着课程,这是学校的灵魂所在,来不得丝毫马虎。

反观我的课堂,这些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将诵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图画书阅读、表演、写作纳入课表。我认为只有将课程书目、课时安排等相关内容确定后,并依次严格执行,上课才有章法,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得。

今年在课程开展方面的进步之处是心中有数,一是明白课程展开要有条不紊,不能泛泛而谈,必须一门深入;二是通过读专业书籍和导师们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上也知道如何下手了。

我班上学生经过3年班级阅读氛围的打造,他们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调查,他们在四年级时平均阅读量是每人150万字,超过了新课标对六年级优秀阅读量的最高值。每个学生每天都会留出固定时间读书,并且真正明白读书的乐趣,每天语文课小组轮流上台分享读书心得,分享时还进行互动。

这个部分确保了学生想读、想说、爱读、会说的基本阅读要求,相当于给班级阅读课的开展打了坚固的地基,让学生有阅读的“入口”,还要有“出口”。

所谓的“入口”就是阅读分级,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给学生推荐合适的书,并且确保班级书量充足,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拿到好书,翻开哪本都能被经典的故事吸引进去。

有“入口”,还要给“出口”,读进去很重要,但是说出来更重要,孩子的语言表达是思维整理的过程,边说边想,潜移默化中训练了孩子对内容整理和信息提取的能力。“出口”,不仅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出口”,还要感受别人的“出口”,让同伴之间的思想建立联结、形成流动,这大概就是佐藤学所说的“将儿童与儿童串联”。

我使用亲近母语《日有所诵》教材已有一年,这一年中孩子每天课前读一个单元,每周一上诵读课,每天晚上和节假日在微信群语音打卡。今年五年级的《日有所诵》《我的母语课》开学后统一购买,每人一本,目前学生已读完第一单元,我完成了通讲任务。

整本书和图画书方面,四年级共读了《长袜子皮皮》《大森林里的小木屋》《犟龟》《一片叶子落下来》《不老泉》《夏洛的网》;今年,我们计划共读《铁丝网上的小花》《公园里的声音》《小鹿斑比》《时代广场的蟋蟀》等。

9月,我们完成了生命主题阅读——《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和《再见了,艾玛奶奶》图画书阅读课。有人也许会问:孩子懂什么生老病死?这些话题是不是太沉重了?可认真听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讨论后,我忍不住写下一篇又一篇教学反思。

记得和孩子们看《阿凡达》,当纳美族人辫子上的“触角”和潘多拉星球上的万物联结时,孩子们发出惊呼:太神奇了!

是的,世界是一,不是二。从事乡村教育工作的每一天,都是我和儿童“互联”的时刻,上天给教育者的学习机会多过旁人,它教我们回归天性,遵循规律,向儿童学习。

我的学生

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我们讨论了对比的作用,感受清代末期咸丰年间这一举世瞩目的历史事件,我找一部纪录片给他们看,一位女生拿来一本介绍这段历史的书,她说:“老师,这段历史我了解过了,您给全班读一读吧。”

中秋节放假三天,一走进班里,淹没在话题里。中秋节干啥了?掰玉米、割葵花、拉杆子、做饭、刷碗、扫地、挖葫芦籽、卖月饼……大多数孩子跟着大人忙秋收,小脸黝黑黝黑,动作娴熟,不娇气,不做作,那繁忙的田间地头晃动的身影,不是我课堂里的学生,而是皮皮实实的、吃苦耐劳的乡下孩子。

把三天时间,交给补习班、电视、手机游戏、旅行、吃大餐好,还是交给这样的劳动好?谁能说得清。孩子们的快乐是秋天里熟透的水果,饱满多汁。玉米叶子划伤脸、过十五那天没吃上饭都不是事儿,有人拿来研究三天的魔方,说还有几个就马上完美了,有小组交给我她们写好的第一本小说,40页,12285个字,字迹密密麻麻。

她们自己的评语这样写:“我们觉得写作是一种快乐”“我们希望读者通过这个故事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快乐”。很有幸,我能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

孩子们出生在乡村,也长成了乡村一棵普普通通的植物,没见过繁华,但他们属于原野和蓝天,他们热爱自由和想象,没有所谓的辛苦,有的是生动活泼、平凡踏实的日子。

美好的回忆越攒越多,每个孩子、每张照片都有故事。

有一年,一个孩子扯起嗓子天天喊着要退学,他带着怯懦的母亲走进领导办公室,说:“妈,别怕,他们不敢不给咱退钱”,母亲一愣,扬手给他一巴掌,当时他二年级,父母离婚问题让他忧虑过度,想出的办法是退学后每天在家守着。

我追到家里,听他讲退学后的计划,爸爸酗酒家暴、某个电视剧里他喜欢的人物……我们一起做饭吃,到葵花地里吃鲜嫩的葵花籽,秋天的阳光照在他满是血泡的手上。因为退学,爸爸惩罚他一个人装一车玉米,他不认怂,一声不吭装满车,小小身体怎么承受那么重的活儿,爷爷知道后,吓得几乎哭出来。

我在沙发垫下悄悄掖了一些钱,正要走。他忽然说:“老师,我下午去学校上学。”那天是美好的,我什么都没说,只是很爱他,那孩子至今没再提退学。前几天读书分享和大家强烈推荐《鲁滨孙漂流记》,厚厚的一本看得津津有味,他说:“这本书太好看了,鲁滨逊太伟大了!”

写小说,失败一次再写;写诗,获得全国优秀作品奖;写教案,给全班上课;被城里学校邀请去上公开课,获赞无数。我和儿童在阅读中相遇,在阅读中相互信赖,在阅读中为生命增添温暖和光亮。未来,是最遥不可及的假设。

我不知道未来的他们,是否都能心随所愿,学业有成,但我希望我和那些与我有缘的儿童,都能因彼此的存在而心怀善意的力量,如同《花婆婆》里的三代人,终其一生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我的未来

修行,修性,修心。境随心转。

乡村,给了我一片自由辽阔的天地,让我在阅读、儿童和自我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从阅读中走出来,再回到阅读中去。在成人的阅读中放下傲慢与偏见,在儿童的阅读里体会哲理和意义,这一来一回的照见,我们才会真正感谢儿童。

纪伯伦说:“孩子是通过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儿童是一棵植物,他们落地生根时的种子就决定了他们只能长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模样。儿童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圣地亚哥,他们天命附身,至死不渝要寻求宝藏。

我要懂得植物的心,要做叶圣陶《一粒种子》里的农夫。

我要静下来去感知“预兆”,要让自己成为牧羊少年的撒冷王。一个故事寄语未来:

水从高山冲下,穿过急流,经过湿地,

碰到沙漠过不去,这时候水就哭了,

说沙漠是他人生的宿命,

水永远越不过沙漠。

这个时候风跟水说:

“水啊水啊,你不只是水,

水只是你一时的现象。

你可以变成水蒸气,然后变成云,

借着风把你吹过沙漠,你再变成雨,

然后落下来,最后再变成水,

所以沙漠对你就不存在。”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