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曹宁子:我读书与阅读推广的N个之最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8-04-18 15:34:24

摘要:从教研员到所长,他一直钟情于儿童阅读推广工作。他不辞辛苦,广邀近十家公益阅读伙伴,参与当地阅读生态建设。他为平凉农村小规模学校引入近10万图书,带出一批又一批阅读点灯人,是扎根平凉教育的探路、铺路和领路人。 

  推荐人:孙传美,自然阅读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心和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

  最早被书籍迷上的时间是1974年5月1日。我是1972年2月入学的,那时我快八岁了,之所以入学迟主要是我顽皮的性格和特殊的家庭境遇所致。由于我是奶奶的长孙,奶奶视我为掌上明珠,从来不让父母给我脸色,更不用说打骂教育了,我成为大家庭里为所欲为的特殊分子。到六岁上学的年龄,本来家里人让我去上学,我看着同龄孩子在学校里既要受老师管束,又要参加劳动,硬是不去学校。于是奶奶发话了,我可以成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入学后,我成了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之一,也把为所欲为的恶习带到了班里。在一年级和我的第一个二年级里,班里和学校里发生的所有坏事,都会落到我头上,就连同学缺这少那也一定会找我。学习成绩更是“稳居”班里倒数第一。

  1974年元月15日放假的那天,校长在全校放学会上公布了各年级留级生名单,二年级的我成了班里唯一留级的学生。那一年我伯父因为饥饿,远赴星星峡去活命去了,奶奶那时年事已高,照顾不了我,于是我回到父母亲身边(此前我被奶奶做主过继给了我大伯父),不知是为了吓唬我,还是真要我回来帮大人挣工分,父亲认为我不是念书的料,让我不再去上学。

  1974年2月下旬,同伴们都去了学校,我不得不蜷曲在破旧棉花堆一样的被子里睡懒觉。刚开始还觉得日子挺惬意,慢慢地觉得没有玩伴的日子越来越难打发。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同学们放学回来讲述学校里的种种事情,我都会十分感慨,沮丧的心情一日强似一日,真有度日如年的感觉。恰在这时,二年级的班主任张文信老师到我家来给我的父母做工作,硬是把我从棉花堆里拽出来领到学校,从此,我重新开始了我的学校生活。

  那一年,学校刚刚从河畔的旧校址搬入了新学校,那个时候依然在“文革”的淫威之下,读书成了学校可有可无的事。搬入新学校后,由于空间有限,学校图书室要解散,正好我的张老师管理图书室工作,就把图书室里的大部分书给了我,期望能挽回我这个浪子。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是1974年5月1日,张老师让我将那些书搬回家里,也清楚地记得我共搬了6趟才搬完。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自那以后,我一头扎在从学校搬回来的书海里,从此爱上了在书海里遨游,也养成了我痴心阅读的习惯。从此,我不再是学校的“霸王”,也不再是学校里的破坏者,更不是学困生,是读书挽救了我。到第二个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期末,我的学习成绩跃居全班第二名,破天荒地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小兵。

  最早读的连环画书:《红岩》;

  最早读的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

  最早读的理论书籍:《资本论》;

  看的次数最多的书:《平凡的世界》;

  看得最仔细的教育类书籍:《给教师的建议》;

  最宁静的读书场景:少年时代在生产队麦场管理房、生产队的牛圈里、饲养员房里夜读;

  最惬意的读书场景:少年时代暑假帮生产队放牛时将牛赶到沟里,躺在沟坪以书遮阳而读;

  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的时期:大学时代在学校读书馆、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读与写;

  看得最多的品牌书籍:大夏书系系列教育读物;

  看得最多的书籍排序:教育教学类书籍、经济学类书籍、哲学类书籍、宗教学类书籍、人物传记类书籍、历史学类书籍、小说类书籍、诗歌戏剧类书籍……

  最执着的阅读经历:在中小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指导儿童阅读推广。2014年,我担任了甘肃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的校长,这是一所具有实验性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上任伊始,我深切地感受到这所近5000名学生,300余位教师的学校,如果依然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式,埋头在课本里,人文素养教育、学生全面品德的形成必将是一句空话。于是,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和初步尝试,在学校里按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开设了22门校本课程。其中必修课程2门,选修课程20门,而这两门必修课程:一是《阅读》,全校60个班级在学校的6个阅览室里每周上两节自由自主的阅读课程;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我们在静宁县教育学会、静宁县教育局的大力协助下,由我主编开发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教材,2005年试用,2007年正式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这套校本教材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有了教材,也成了静宁县每年一届的中小学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系列比赛活动的蓝本。从2007年至2013年,由我主持、静宁县阿阳实验学校承办的“静宁县中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比赛”连续举办了6届。每年从学校初赛、片区复赛、全县决赛,参与比赛的中小学生人数达到近10万人,成为静宁县中小学教育中盛况空前的比赛活动。可惜2013年我离开了静宁,到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再也无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盛况。不过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我在中小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荣誉,授予了我平凉市十大人物(十佳读书标兵)的荣誉称号。执着的阅读收获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收获了我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荣誉。到了平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从另外一个角度开始了我的读书历程和阅读推广历程,与全市的中小学师生一起,共享这读书节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我的读书的主要动机:应用型读书,比如2016年后半年到2017年年初,为了起草《平凉市农村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指导意见》,我购买了有关个性化教学的中外名著、实践探究类书籍15本,和三位老师一起探讨研究,才写出自认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传统个性化学习与现代性个性化教学相契合,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文件。再比如刚刚上大学时,为了快速提高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水平,用了整整一学期边读边与其他书籍相映证,写旁批、眉批和章节阅读体会,读完了《资本论》和《资本论释义》等书籍,终于成为学校小有名气的“学生经济学家”。还比如当了校长后,为了提升自己诊断教学和推进课改的能力,除了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书籍外,读的最仔细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每看一篇时,除了在书中做批注外,我都要对照当下的课堂与教学问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