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7-06-15 14:16:34
六月,《论语》四季课程正式走入了夏季,林安梧先生继续带领我们通读《论语》、感悟人生。林先生认为,《论语》的每一个篇目都折射了一个深刻的主旨思想,理解这个主旨思想,才能理解《论语》。“《学而》篇的重点在于君子的道德修养,《为政》篇重在为政德,《八佾》篇重在礼乐教化,而《里仁》篇则讲述了‘里仁为美,君子怀德’的道理。”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里仁》篇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如何做一个君子,这都是围绕“仁”的核心来讨论的。想要理解孔子的思想、理解儒家哲学,就不能不学好《里仁》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是《里仁》篇的前两章,重点讨论了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对“仁”的影响,这也是林先生讲解的重点,“选择我们的‘所处’是很重要的,需要去结交仁义的人。仁德的人能够安居其仁。智者,则能够知其利,去追求幸福。追溯到孟子所说的,仁者,人之安宅也,人是生命安居的宅第,能如此,自有关怀、自有感恩。养移体,居移气,生命之长养,人格之育成,离不开生活世界。”林先生这样解释,在这里论述个人修养和他所处环境的,是希望人们能够注重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保持自己的气节。
《论语》中的仁,不仅存在于国家大事中,也存在于生活,与日常琐事息息相关。居住的地点、邻居的修养、人与人相处是否融洽,都是“仁”的体现。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社会风气又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因而,要实现“仁”的社会,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而孔子主张的大智慧,也是达到一种“仁”的修养。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当代价值观的建立。《里仁》篇也探讨了儒家的正义观,对此,林先生解读道,“儒家正义观建立在同情与关怀之上、道德实践之上。这种正义观有两个系统:一是法的优先性,一是关怀与同情的优先性。仁是柔性的伦理学,所以有不忍仁之心;法是刚性的伦理学;强调关怀与同情是较近于女性式的伦理学。”对于真正的仁者,林先生给出这样的评价,“仁者无私党、无偏颇,有襟怀,有见识,自然柔软温润。”
将“仁”融入到当代价值观时,也需要摒弃一些糟粕,林先生用“三纲”举例子,“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这已经不是原来儒家的伦理观,这‘三纲’已经是教条的伦理学,违背了‘仁’的柔性,逐渐失去了儒家真实关怀的特质。”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除了探讨“仁”的内涵和意义,《论语·里仁》中也提出了实现“仁德”的方法,林先生也结合自己的观点,为学员们做了详细讲解,“德是本性,重在内在的生长,所求在己,它可以理解为人格的自我完善历程。土是土地,是人生存的基本资具,此居下位之小民所必须的,民以食为天,因此怀土。刑为法度,这涉及到公共性的普遍意志,往上溯则至于道,道为根源。惠指恩惠,这里所涉难免偏私,这涉及与个人利益,若无公共性、普遍性、做整体之考量,则弊害大矣!”想要成长为君子,必须注重内在人格的完善,尊重公共意志,提高个人修养。
“儒家主张明确的、清楚的好恶观,对于‘是非’的问题非常清楚。人须经由学习、效法、反思、觉醒,才能达到‘仁’的境地。”林先生相信,通过建立一个自我提升的循环,不断反思人格上的缺陷,可以培养成为具有“仁德”的人。
林先生讲授的《论语·里仁》篇既有对于儒学思想的探讨,又有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与林先生一起品读《论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回溯,更是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探索。加入《论语》四季课程,和林安梧先生通读《论语》,通晓生命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