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邓夏秋:三生三世十里书香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7-05-02 14:03:14

摘要:邓夏秋老师的电影课程,是颇有原创意义的师本化草根课程,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极强的推广价值。她的电影课,在近几年的探索中,逐步凸显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她的课程经验,在2015年暑假《当代教育家》杂志社举办的“新经典大讲堂”中展示风采,得到与会千余名教师的高度评价。毫不夸张地说,邓夏秋老师和伙伴们所做的儿童电影课程,已经成为浙江省草根精品课程的一张名片。

  1998年,满怀着对教师行业的憧憬,我一头“撞”进了小学教育界,这一待就是19年。我迷恋着清晨校园里传来的朗朗书声,沉醉于孩子们阅读时的专注眼神。我愿为了点亮这一盏盏明灯,一路执着,一路前行。

第一世:不负韶华桃之初开

  小时候,我最爱的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豪情壮志不言愁,我不仅读完了金庸先生的所有作品,甚至连搬上银幕的我也一部没落下。因着对小说情节的刻骨印象,我总能在电视剧、电影里找到与原著有出处的地方。为什么电影要这样改编,这样改有什么好处?有时,我为编剧的出其不意而喝彩,有时,我为编剧的粗糙乱改而痛心。但无论是哪一样,无不让我对原著有了更深的认识,哪怕曾经忽略的细节。

  从此之后,每当我读完一本书,总会想着去找找它有没有电影版。每一部电影都让我重新认识阅读这件事,我之前真的读懂了吗?我的解读和别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我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呢?

  这样的阅读方式一直伴随着我,直到今天。当我走上教育这条道路的时候,我就想着,让孩子们也试着体验一下这种阅读方式吧。

  1998年,是个幸运的年代,电子产品还未盛行,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书籍、滋养心灵。那段日子,初出茅庐的我与他们聊自己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西游记》、《木兰辞》、《城南旧事》……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学作品,谈笑间深入心田。聊到兴头上,我脱口而出说:“你们知道吗?迪士尼拍了一部中国元素非常浓郁的电影,叫《花木兰》,它就是改编自我们的民间故事木兰代父从军呢!”“老师,我好想看,可是能去哪里看呢?”那一刻,我沉默了。

  幸运总是与我如影随形。1999年,毕业才第二年,学校就为我们班配置了鹿城区第一套多媒体设备。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为孩子们播放电影,和他们聊电影。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寻找优秀的儿童电影,让他们从电影中了解文学,也了解世界。我由此积累了一沓又一沓厚厚的资料,一部部儿童电影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随时随地如数家珍。后来,有人笑称我有一双会看电影的慧眼,我想,这也许就是那时候埋下的种子吧。

  慢慢地,我萌发了一个想法:何不在班级里设置一节“电影遇见书”的课呢?在征得了学校的同意之后,我开始脚不着地地忙起来。想是一回事,行动却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一筹备,就是十年时间。十年间,无数的教育改革浪潮涌过,有的踏雪无痕,有的弥留岸边,还有的销声匿迹。而我,每天都在很认真地做一件平凡得不得了的事——为开发“电影遇见书”课程积累资料。

  有人问我:“花这么长的时间去开发一门课程,值得吗?”我笑笑:“没有什么值不值的,只有你愿不愿意。我喜欢看到孩子们因为电影、因为阅读而产生的改变,这就足够了。”

第二世: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各大公开场合。渐渐地,我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邀请。2005年开始,我受邀去温州各大图书馆上阅读课和电影课,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去推广阅读,传播自己的观点。每个周末,奔波在各大图书馆,从学生到家长,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听了我的课,听了我的讲座,开始关注“电影遇见书”课程。

  我始终坚持着自己最初开发“电影遇见书”的想法:教育的目标可以远大,但教育的手段一定是细微的。所以,我的电影课程有着完整的思路:点状、线性、立体。一部电影,我从不同的角度(点)进行引导和赏析,两点一线,点多了,线也多了,内外拓展就立体了。

  “电影总是要讲‘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优秀的儿童电影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都非常清晰,抓住这种关系进行导读,学生们就懂了,就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宫崎骏《风之谷》的赏析课就是这个思路比较成熟的体现。我先是从最直观、学生最容易理解的人物形象(娜乌西卡)讲起;接着是讲“王虫”,然后把娜乌西卡和王虫连成一条线,这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顺势我就给学生们推荐有关“环境保护”这个话题的书,比如白岩松的《岩松看日本》、比如柴静的《苍穹之下》,而书里的信息量很大,作者关注的某个点,有时候也许就是某句话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坎,引起了共鸣,那就是读书的“蝴蝶效应”了。即使是学生们只是以完成任务的态度读了我推荐的书,那我最小的愿望也实现了——用喜闻乐见的手法培养孩子们的“公民意识”。

  无界阅读,“会”生活。这也是我“电影遇见书”课程关注的一个重要视角。不仅仅了解文学作品,了解音乐,了解建筑,甚至是拓展到了解一个时代的发展历程……孩子们也确实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他们的思维发散开了,形成了网状思维形式。都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希望通过“电影遇见书”这种多向度阅读的引导,能够拓宽孩子们的心和视野。

  我珍惜每一个舞台,因为它们让更多的人了解电影课程的价值,了解推广阅读的另一种形式。每一次疲惫奔波后,我都会坐在书房里静静地反思自己当日的演讲与课堂,每一次与台下观众们的碰撞都会引发我新的思考,我紧紧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灵感与体验,并记录下来。

  于是,我站在了更多的舞台上,用小小的身躯用力发声。这一站,又是十年。2015年,我参加了第九届新经典大讲坛,做了《宫崎骏的梦幻世界》讲演,开始走向全国。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一个团体的力量足以成就一切。我不再满足于自己一个人发声,在学校的支持下,我组建了“香樟园电影导师团”,学校里一批优秀的老师开始与我一起开发“电影遇见书”课程。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从一所学校到一所图书馆一家连锁电影院,从一座温州城到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我一次次地见证着奇迹,感受着电影文化给孩子们的成长所带来的变化。

  2016年,我在浙江省第三次深化课程改革现场会展示了自己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校本课程,“电影遇见书”在这一天,终于开出了最灿烂的花——受到了体制内的认可。

  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触手可及。但,喜悦并未淹没我的初心,我始终记得自己的欢喜全部来自于学生因为我的课程而改变。

第三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016年,“电影遇见书”课程之花开到了连锁电影院,开到了偏远山区,开到了全国各地。

  浙江省共计9家“漫游未来”影院成了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跨界、共赢,为我们的课程搭建了更好的平台。孩子们开始享受着最专业的观影环境,电影课更有仪式感了。校内的孩子、校外的孩子,甚至连环卫工人,也成了我们电影课的座上客。元旦的时候,我们组织了一场邀请环卫工人看电影的活动。无论年龄大或小,无论文化水平高或低,每个人都应拥有这样的权利,享受阅读带给我们的欢悦。“电影遇见书”课程,从那一刻起,已经不仅仅属于校园,它属于这个社会,属于一切热爱电影、热爱阅读的人。

  这些年,我常常在想: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有许多孩子,他们尽管享受到了国家对他们的照顾,拥有最先进的硬件条件,然而,他们却无法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2016年起,我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他们身上。我们与温州日报报社的“滴灌书屋”合作,每一期随他们上山下乡,一节电影课、一节阅读课,就这样把“电影遇见书”课程带到这些偏远地区。

  不仅仅只是温州的偏远地区,我还接到了江西阅读先行者的邀请。在今年的秋天,我们将带团奔赴云贵一带,让这浪漫而诗意的电影课程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出山丹丹,开出花艳艳。

  这就是我与“电影遇见书”的三生三世情缘。缘起热爱电影与文学,源自热爱学生与教育,圆梦于每一个热爱推广阅读的人,每一个为了点灯而执着前行的追梦人。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