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7-04-21 10:34:26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落实儿童阅读,推进书香校园。
下一周就到了4月23号——世界读书日,也是我们江苏的读书节。全国众多的单位、学校、政府都会有丰富的活动。在座的很多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都将在全国各地举办和参与各种活动。目前全民阅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战略。但是我想问一句:全民阅读真的已经进行得非常好了吗?我个人认为,全民阅读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需要我们去认识的。出现这些问题,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对儿童阅读认识不足,阅读和对教育关系认识不足的缘故。
(徐冬梅女士在第十三届儿童阅读论坛上做开幕式致辞)
全民阅读的核心是什么?亲近母语每年跟国家提建设性的意见,我们觉得全民阅读必须确立“儿童优先,教育为本”的这个基本原则,关于这一原则,不仅中国要坚持,在世界上也是一直这样遵守的。从儿童的发展来说,3—10岁这个时期不仅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更是一定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如果我们在家庭中不能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如果在小学阶段不能培养孩子好的阅读兴趣,中学以后,繁重的学业加上我们今天教育的模式是很难培养出真正的阅读人的。
如果谈儿童优先的话,我想儿童阅读实际上是培养未来的阅读者,未来的公民,儿童阅读应该成为全民阅读的核心战略。教育为本,儿童阅读要从三个层面推进:家庭层面、校园层面和社会层面。社会层面的推动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我们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对孩子们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家庭阅读,也就是要培养亲子阅读的氛围。在座很多的老师都很年轻,我想我们要不光要成为一个阅读老师,还要成为一个阅读父母。而下面要讲的校园阅读又是孩子获得阅读最重要的途径。
(校园阅读中的阅读建设循环圈)
在形成一定的社会氛围和社会共识的基础上,有三个要素是推动校园阅读最重要的,第一是有书,第二是有时间,第三最核心的是要有人。
首先是书。很多学校已经非常重视图书的装备,图书的设计了。而在图书馆里的书和在班级图书角的书和开放在图书长廊的书应该是不一样的。应该给孩子们什么样的书呢?亲近母语做了很多年的研究:2001年,由丁筱青老师主持研制,亲近母语发布了第一个中国的小学生分级书目;经过了若干年的适用和实践,2015年我们修订并发布了小学阶段分级阅读书目。几天前,我们刚刚发布了2017年版的中国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那篇微信文章的阅读量就超过了五万。我们把书目分为课程书目和自主阅读的书目,书目最大的特点是突出了儿童性、教育性和经典性和课程化。
(亲近母语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2017版)
第二是时间。亲近母语认为,阅读必须进入课程,首先必须进入语文课程。如果您还是上八节语文课,只用一节课来做阅读的话,我可以肯定地说,您对阅读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的。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就应该是阅读。当然语文的阅读不仅仅是文学的阅读,还有应该有更多生活文本、科学文本的阅读。文学的阅读不仅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核心环节,对孩子未来的人生而言,文学的阅读还关乎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人的情感,有和他人共情的能力,有和这个世界上其他生物共同拥有这个地球、关心这个世界的能力——文学的阅读可以让我们在思维、情感等很多方面获得真正的磨砺。
很多年来,我一直困惑,儿童阅读、母语学习和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用儿童阅读去进行深入的母语学习,传统文化的学习,文言文本的学习,实际上是儿童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阅读范围的延伸也是自然而然的一个过程。
除了语文课程,文学阅读,我们还应该提出“阅读+课程”的概念,阅读要和更多的课程相结合。在国际上,大家都认为儿童要在四年级以前学习阅读,四年级以后要开始用阅读去学习了。关于这一点,我只是部分认同,因为四年级以后,我们依然要学习阅读,四年级以后还有更重要的儿童文学的文本的阅读。但是四年级以后的孩子,应该用阅读去学习,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儿童阅读可以和更多的课程相结合,例如我们可以在儿童阅读的基础上做儿童戏剧、儿童电影的探索;我们可以把数学的阅读和数学的教育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把科学的阅读和科学的考察、科学的实验、自然的教育结合在一起;我们还可以开展更综合、更丰富的,以阅读为核心的课程探索。这次大会上即将展示的朱爱朝老师的自然笔记课程,钱锋老师的万物启蒙课程,还有舒凯老师的博物馆课程,都是“阅读+课程”的探索,是综合式阅读课程的探索。
(朱爱朝老师在带领学生们做自然笔记课程)
现在很多校长认为做阅读就是做一个特色课程,一定要做一个校本课程。其实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或者可以说认识是不够深入的。阅读,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一件事,做不好阅读的学校是不可能做好教育的。这并不是我以偏向阅读推广的立场而要说的话,时间将会对这一观点给出证明。
第三,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校园阅读最核心的是要培养一批高度认同儿童阅读,专业素养高的校长和种子教师。不仅仅把阅读当做一个形象,当做一个门面,当做一个特色去做,而是高度认同儿童阅读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以及儿童阅读在教育中,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如何去培养这些阅读师资呢?亲近母语在十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有这样一个基础的认识,那就是儿童阅读的探索和所有的教育实践一样,必须走知行合一的道路,必须走教学相长的道路。也就是说,让老师和孩子们在师生共读中共同成长。老师们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因此开始阅读,但是光有阅读是不够的,老师们必须到自己的班级,在自己的家庭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反思。这样,就需要为一群老师,一所学校,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更大的群体(比如互联网在线社群),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让老师们一起来学习。
(知行合一,教学相长)
亲近母语为此建立了点灯人大学,我们认为一个老师要成长和发展,必须从四个层面去深入学习,我们把它描述为“道、学、艺、术”。先说“道”的层面,我们的老师们每天要做很多工作,可是如果我们能通过学习,通过阅读,真正领悟教育之道,我们的理念对了,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会发生改变,并且依道而行。在“学”的层面,大家很容易理解,我们老师必须具备基础的学术素养,必须有非常良好的文学素养。在“艺”的层面,我们过去做教师的培养标准,都还停留在专业的层面:第一是小学语文课程论,是学术能力,这是要从学术上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第二是共同进行教学探索和问题设计的能力,我们如果没有给孩子讲故事的能力,诵读的能力,和孩子对话的能力……没有提升艺的层面的能力,我们是不能做好一个老师的。在“术”的层面,每个老师最终还是要在阅读的课堂上,在母语的课堂上,来和孩子们进行交流的。一个教学行为最终表现出来的,是一个老师的素养和他对教育的认识。
在很多年线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学习,去年我们建立了点灯人大学的线上课程。现在正值四月份,正在进行的是牟宗三先生的弟子林安梧先生的课。想要真正做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发,不研读《论语》,是非常难的。今天在儿童阅读中,在语文课程改革中,都出现了很多老师追求“一招鲜”的现象,喜欢对联,就天天带着学生做对联研究;喜欢古诗词,就带着孩子学习古诗词;喜欢图画书,就带着孩子们学习图画书。而儿童阅读其实是需要营养更丰富的餐谱的,因此我主张老师们在幼儿和小学阶段,给孩子们更丰富、更广泛的阅读。
基于对书香校园建设的基本认识,两年前,亲近母语在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之上推出了“阅读地平线”计划,包括区域版和校园版,但是校园版不是我们的重点,因为具体到一个一个的校园去做教育服务,要耗费非常大的人力,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很有难度的。所以在前期,我们做了一些试点,在西宁城中区、成都天府新区、和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兰州市东郊学校做了项目实验。
西宁市城中区的小学开始了阅读的课程实践
在这些实验学校的班级里,师生每个月会共读一本书,老师先做简单的导读,然后班上的同学们开始共读,一个月以后开读书会,师生共同交流和分享。在小学阶段的六年里,孩子们共同诵读960首诗歌,阅读112本图画书和40本儿童文学经典,师生共同完成500万字高品质的阅读。与此同时,对每个班每个学校,我们倡导更广泛的自主阅读。我们每月进行网络教研,和老师们共同探讨阅读课程设计,每年三次实地走访,跟老师们进行交流,推进阅读课程。
亲近母语研究院对参与”阅读地平线“计划的学校教师进行培训。
经过了两年的实验,西宁城中区的服务今年即将收官。亲近母语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将联合推出区域性推进书香校园的“阅读地平线”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建设一些示范性的阅读区域,在区域阅读课程策划、阅读师资培养等方面提供帮助,真正落实全民阅读,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进程。也许很多校长、老师会说,我不是校长,不能决定我的区域能不能做区域化推动。不要紧,如果您是一位校长或者副校长,或是学校课程带头人,您就可以带领老师们一起来做亲近母语的课题实验,成为亲近母语的实验学校、基地学校,您也可以参与我们的教育联盟,一起来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所有“阅读地平线”计划的学校、实验学校和基地学校,还都可以参与我们“点灯人大学”的会员专享课。
我知道还有很多来自乡村的老师,他们缺少图书和专业的培训。针对这样的乡村学校,亲近母语和很多基金会合作,推出了星星点灯计划。星星点灯计划的第一期成员总共38人。他们虽然身处乡村,条件有限,但是他们已经被点亮,愿意并希望自己能够去做一个点灯人,带领更多的乡村老师一起去点灯,带领更多的乡村留守儿童一起去阅读。
(星星点灯计划是亲近母语公益为有志于推广儿童阅读的乡村教师而设立的公益项目)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要将全民阅读落到实处,扎实推进书香校园,我想我们必须盯紧这四个字——儿童阅读。探求儿童本位的阅读课程,核心是儿童阅读师资的培养。今天我们所讲的,包括十多年前我们所讲的,在未来都会成为常识,因为这些曾经是常识。我们今天来做阅读,不是仅仅为了让孩子们多读几本书,阅读其实关乎一个人生命的成长。用阅读带领孩子走向远方,用阅读带领孩子走向地平线,我想这是一条可靠的道路。这条路连接着今天的儿童和父母,连接着今天的学校和家长,连接着今天的孩子和未来的公民,连接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未来的社会形态,这条路让儿童阅读成为一场深刻的教育自救运动,成为一场对儿童、对家长、对老师的文学启蒙运动,也必将成为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启蒙运动。
今天在场的各位,还有场外无数的点灯人们都将成为这场社会启蒙运动的主体。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一起阅读,和我们的国家一起成长,走向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本文由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女士在由中国教育新闻网、亲近母语研究院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协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2017“阅读改变中国”年度颁奖典礼上的主题演讲的速记稿整理,由徐冬梅女士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