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每一个汉字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体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6-09-02 16:46:53

  中国汉字,非简单之象形,乃取象之学问。知之者为其如痴如醉,未知者亦欲窥其究竟。稚子兴浓,提笔就墨,遵师长之嘱,随自由之乐。其间有大气象、大教化、大深意也。汉字是最能直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方法。汉字本身携带的知识、趣闻、故事、历史、文化都让每一个汉字充满神奇的魅力。

  今天,在课堂上进行识字教学时,如何让字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如何打开汉字文化的视野,让儿童感受到包含在每个汉字里的全息信息,进而真正地亲近和认识每一个汉字,让汉字与儿童的生命产生深层次的互动?走近汉字文化和识字教学工作坊,一探究竟吧。

(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欢迎大家的到来)

  本次,聚焦“汉字文化和识字教学”的主题,8月13日-14日,由亲近母语研究院和亲近母语书院主办,点灯人教育承办,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支持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坊在南京亲近母语总部召开。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名誉馆长、博导吉文辉教授,秋浦书院导师、道里书院教席田再农老师以及青年名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丁慈矿老师担任此次工作坊的主讲导师,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老师全程带领,亲近母语学堂总校长邱凤莲老师主持识字教学课程开发案例分享环节,并精彩点评。

汉字与教育

田再农老师带来文字与教育讲座

  13日上午,田再农老师的文字与教育讲座开讲。伊始,就在“文字与教育”这五个字的古体字与文化内涵的讲述中形成陡然的高度,令人震撼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育”推至“文”字,组成人生0-50岁等不同阶段的次第。何时呱呱坠地,何时接受教导,怎样有志于学问之道,不仅为己,且融入社会,相互给予和帮助,最后立德、立文、立人,都在汉字文化中寄寓颇深。

  学习中国文字,需用心体会古人的想法,用情感去通达,真正承接这份跨越时空的、来自祖先的大礼,切莫忽略了人类文明史上最厚重的汉字板块。田老师以丰富的学识,融会贯通地精神带领我们走进古体字,他的带领通达、自然,大家边听边写,学习渐入意境。他说,每个汉字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都是真实不虚的,它最形象,也最容易理解。

  古典文教强调四个维度:身体、情感、德性和智慧。现如今,将古典文教内化为文字之教,以文字之教接续六经之教,值得我们追随和践行。

从甲骨文起步

  素闻丁慈矿老师乃小学语文教师中的学者,此次工作坊半天的讲座,果然得见其认真治学的学者风范。

(丁慈矿老师精彩讲座中)

  丁慈矿老师首先带来了自己的汉字课程——“甲骨文中的东西南北”教学设计分享。先从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生病,于药铺购药时,发觉”龙骨“上的甲骨文的历史引入,再从贴近孩子们现实生活语境和环境的”囧“字的甲骨文讲开。重点分讲东、西、南、北每个汉字的甲骨文,再出示古代的占雨卜辞,让孩子们从中搜寻东、西、南、北四字。画龙点睛的设计在于孩子们小时候都爱玩的“东南西北”折纸。读一读,玩一玩,这样的汉字课程贴近儿童的天性,饶有趣味!

(这种折纸,是不是勾起童年的回忆呢?)

  随后,是丁老师的讲座:甲骨文起步——小学汉字文化课程教学设想。在此,我们听到了丁老师与甲骨文的渊源,那是师范时耳濡目染的记忆。丁老师介绍了以涂鸦的方式、以游戏的方式、以辨析的方式、以考证的方式进行的教学设想。围绕要孩子们感觉到中国汉字是最有意思的、最好玩的思想,丁老师还大胆提出甲骨文体操的创意。

  此外,丁老师的荐书更是令人应接不暇,文字学理论、字源教学、甲骨文类书籍、通俗读物应有尽有。不过,他提醒大家留心不要淹没其中,懂得进退取舍,像李可染先生所言“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跳出来”。

  一天讲座听下来,有的老师有感而发,若是当年自己的老师如此教汉字那该有多好!

  有的老师也有一定的困惑,担心是否会搅混孩子的识字,以及无法驾驭如此博大的课程。

  丁慈矿老师再次强调,他认为甲骨文识字是学生识字基础上的再识字,相比一些知识渊博的专家,小学老师有着教学优势,知道怎么带给孩子。

  徐冬梅老师发表了对于儿童母语教育的见地,认为识字教学也要从基础的母语文字应用,向着更高的母语文学教育、母语文化传承和母语智慧教育的维度进发。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

(吉教授带给我们一次思想上的洗礼)

  本次工作坊由吉文辉教授压轴,带来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六字环型结构讲座。这是吉教授集二十年功力所参悟的成果,今日我们有机会聆听,何其幸也!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是以天为大,以人为本,以德为尊,以和为贵,以中为至,以心为宗,首尾相接既封闭又开放的环型结构。

  其中熠熠生辉的思想,流传千古的经典,经由吉老的阐释,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是学富五车的吉老的魅力。让我们在景仰的同时陷入深深的反思。

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

学员互动

  美好的清晨,大家一起吟诵蒹葭,古风悠悠,跨越千年时光。

  踏讲台的你,教龄二十年的你,以及退休后志愿服务的你。你为何来到此地,为何又来此地。想说的未说的,每人一分钟自我介绍吧。

(来自云南的聂老师,教学设计十分出色)

  云南明德志愿服务中心的聂正德老师分享了他主持设计的天文夏令营-“说文解字”课程,通过动手制作甲骨文,参加考古破译、绘画体验,让学生接触先民的宇宙观,以天识字,以文观天。

(鄢小红老师精彩分享)

  亲近母语实验基地学校,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鄢小红老师分享了以“丝”为主题,选择相关的字进行教学的设计成果。出示一束蚕丝丝丝缕缕的原始图片,让孩子们理解了“丝”的本义是“很多束蚕丝放在一起”而造出的会意字后,自然而然地拓展,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孩子们对汉字的感受力。

(分组讨论中)

  分组讨论后,每组推举一位老师进行分享,各位老师对于汉字教学的想法颇具新意。

  丁老师在点评中表示,听过老师们的分享,很感动,和老师想法有不谋而合之处,并给分享的老师提供了相关的课程开发建议。邱凤莲校长对几位老师的做出肯定和赞赏,建议将夏令营汉字课程和日常的课程相结合,让孩子们有长期的浸润。“汉字文化教学是求真、求美、求善的过程。让孩子们从原来死记硬背的过程中解放出来,回到天地大教室中,探索汉字的本源,感受先民造字的智慧。”

寻访明城墙上的书房

品茶论道

  玄武湖畔,明城墙内,此处别有洞天,乃台城书房老崔茶馆所在。

  踏入书房,炎热褪去,喧嚣渐止。

  赏茶道、品香茗,静心安坐一番,天宽地阔,欢喜不禁。

  三杯茶,一杯奉给吉教授,一杯奉给长者聂老师,还有一杯奉给儿童。

  踏上明城墙,在夕阳中踱步,猛然间发现,今年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坊就仅剩一期。不舍又期待,11月,福建武夷山儒释道和茶文化工作坊再会!那会是怎样一个秋啊?!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