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0-15 17:17:57
大丰市第二小学 郑锦虹
金秋十月下扬州……
带着几份困惑、怀着几许期盼,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来到古运河畔扬子江边,参加“2011亲近母语儿童教育论坛”。这是一个跟古城扬州一样浪漫一样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盛会。会上,国学经典、散文解读、课堂教学、家教沙龙……无一不冲击着我的心灵。
一、精彩童声诵读 内心强烈震撼
坐在扬州市维扬区政府宽敞的礼堂里,看着“散文”、“立人”、“儿童”、“母语”、“论坛”……一个个温暖而又发人深思的字眼,看着一群对母语有着炽热情怀的为中国儿童阅读点亮一盏又一盏灯的从事儿童阅读推广的工作人员在会场里忙碌穿梭,心生感慨,他们对母语教育有着怎样的情,对儿童阅读的推广事业有着怎样的爱呀!
当各级领导逐一致辞之后,台下突然有个声音由远及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群活泼可爱孩子拍手诵读着《三字经》从会场两侧走上台来,顿时台下鸦雀无声。《老子》、《论语》、《诗经》、《道德经》、《庄子》、余光中、泰戈尔……整个会场只有孩子们稚嫩的童音在回荡,从代表祖国悠久文明的国学经典到具有时代气息的诗歌散文,从国内名家的优秀作品到国外经典的儿童文学……台下的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心灵受到了强烈地冲击!“天对地,鱼对虾,落日对流霞……”孩子们的声音伴随着整齐的步伐、欢快的节奏渐行渐远,许久,我都在为孩子们精彩的诵读而感到震撼!我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语文是什么?难道就是每学期教给孩子的那二十几篇课文吗?这才是真正的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这些年都在做什么?华夏文明几千年的积淀是那一本薄薄的教科书所能承载的吗?不是因为听了专家们对教科书批判后的人云亦云,在与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透射出纯洁清新的童真童趣的儿童文学作品相比较,那二十几篇选材平庸的课文又怎能传承古老而又深厚的中华文化?!
二、解读异彩纷呈 立意发人深省
此次盛会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中华书局《小学语文》教材编委蒋军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朱煜、青年名师郭初阳、刘发建、张学青在这个盛会上奉上了风格迥异的精神盛宴,他们的课有的如清风拂面温婉自然;有的似滔滔江河激情澎湃……
1.如沐春风余音不绝。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青年名师郭初阳的课。儒雅的书生形象,清新自然的教学风格,平实的语言中透射出深厚的文学功底。他对于勒.列那尔作品的解读精辟透彻,他与孩子们的对话处心积虑而又不动声色。
这节课主要是品味于勒.列那尔的两篇散文,然后指导学生写作。教学过程中,郭老师先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富有感染力的读感受两篇散文的美(学生可以自由组合,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民主的课堂;然后再引导学生探究写法,由浅及深,丝丝入扣。用郭老师在课堂上的话说:“这两篇文章好比是两台制作精良的机器,我们先把它们拆卸下来,仔细分析研究,然后再完好无损地组装起来,从而找出列那尔的写作秘诀。”他就是这样带领学生一步步“拆卸”、一步步“探寻”、再一步步“组装”。
激励性语言在课堂上频频出现:在研读《蟋蟀》时,郭老师让学生找描写同一个声音的三个句子,抛出问题的同时加了一句“超难的问题哦”,学生准确地回答以后,又感慨“天才的学生啊”。学生的智慧此时被唤醒,学生的激情此刻被点燃。
2.循循善诱,开启心门
《趵突泉的欣赏》一文,蒋军晶老师运用对联引出叠字的妙用,然后围绕“老舍连用三个冒字究竟要强调什么”、“趵突泉冒了多长时间”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到作者对泉水的爱和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叹,孩子们在不断地探寻中既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又领略到了三字连用的绝妙,还通过还原“老舍修改文章过程”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让母语的深厚植入了孩子的潜意识之中。
吴江市实验小学的特级教师张学青给我们解读沈从文先生的《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时,因为所选文章形式比较散,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有难度。张老师在课的开始让孩子们说说生活中的朋友,说说这个朋友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孩子们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说起。聪慧的张老师以QQ好友印象为例,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他们兴趣盎然滔滔不绝,在孩子说出对人物的印象并作出解释的同时,感受了丰富多样的人性。
周益明老师执教的《与虫共眠》这一课,对生活在城市里没有生活体验的孩子们来说,去感受作者刘亮程与虫共眠的乐趣确实很难。周老师在课的开始没有急于展开文本的解读,而是围绕课题能否换成“和虫子一起睡觉”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去感受文题具有诗意的美,简洁而且庄重,从而为孩子们感受作者那与虫子和谐相处的美好定下了感情基调。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周老师又让孩子们分别把自己当做虫子和人进行角色互换,充分感受与虫共眠的乐趣感受“我”的宽容。在剖析人与虫在大地怀抱中的关系时,周老师别出心裁地让学生在大地上写出“人”与“虫”这两个字,并用这两个字的位置表明他们的关系,学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师生对作品的解读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在大地的怀抱中人比虫大不了多少”这一主旨,在理解这么抽象而又深刻的道理时,周老师举重若轻,让“人在自然中是渺小的”这一思想像汩汩清泉缓缓流入孩子们的心田。
3.统揽全书 激趣导读
本届论坛的最后一节课堂教学是刘建发老师执教由他主编的《小学生鲁迅读本》导读研讨课,这也是我此行最期待的一种课型。从教小学语文十余年,一直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品读感悟一篇课文,而对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涉足甚少,甚至就是一个盲区。课上,刘老师从谈对鲁迅的印象入手,随后出示读本中的几幅插图,交流与此有关的内容及感受。课的主体部分是让学生谈谈对鲁迅作品的真实感受: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原因何在?猜猜老师最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引出由于读不懂而不喜欢的那一篇,因觉得有趣而喜欢的那几篇,通过浏览和回顾进行集体赏读,从中感受一个真实的鲁迅:如他的爱孩子(《小红象》《臭鱼丸》等),他的生活情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小时候的调皮可爱(对对子、描绣像),他的幽默(《呆虫》)……随着一篇篇文章的赏读,让我们逐渐感受到一个立体、丰满、令人感到温暖的鲁迅,而不是招牌式、空洞、“伟大”的鲁迅。
课尾,刘老师告诉孩子:读鲁迅的文章,我们的心灵会慢慢站立起来,纯净起来,鲁迅作品是值得一辈子读的,它可以把你带到那无限美好的远方。然后把更大的更广阔的阅读空间留给孩子。从作家到作品,从人到文,学生如何不对读本产生兴趣?如何不迫不及待地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寻找乐趣?如何不如饥似渴地去人文共读?!
这么多的散文研读课中,无论是周益民老师的课更多关注散文的“神”,引导学生入乎其内;还是郭初阳老师的课更多关注文本的“形”,引导学生出乎其外,把握于勒作品对小动物的描写,理解其表达方法,并领悟其语言表达的特点,仿照文本进行练笔;亦或是蒋军晶老师的课则形神兼顾,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他们的课无一例外地把散文的品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学以致用目标明确。这一共同点不得不引起我对平时教学的反思:尽管知道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是写作,但是很少把文本的解读与作文教学结合得如此紧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让我警醒: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材中安排的习作课,作文教学应该渗透到语文教学每一个角落;作文教学的重点也不仅在中高年级,低年级、幼儿园甚至在孩子呀呀学语时就应该渗透语感的训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到母语的深厚母语的博大。如此日积月累,自然会厚积薄发!
三、讲座别开生面 如同指路明灯
在所聆听的讲座中,徐冬梅老师的话最是掷地有声,她说:“我们语文教材中散文大多品质不佳,其中不乏内容空洞,情感虚假之作。好散文应该是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真善美的。我们老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不要做灌输教导的帮手。教学一篇散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唤起生命的体验,分享精神的感动。”作为“亲近母语”活动的创始人,我能从话里感受到她对语文教学那份挚爱。
丁慈矿老师的讲座最有意思,他喜好收藏,最有意义的收藏便是民国课本。他从民国私塾教学开讲,介绍那时塾师与学童的生活及他们使用的蒙学读物;介绍近代小学堂的情况和从国文到国语的演变;讲述小学国语教材的价值,国文与读经的关系,回顾了值得重温的国文课本;他把民国课本中的有意思的小文一篇篇抑扬顿挫地朗读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听,一脸的书生意气。 最后,丁老师作出四点概括:1、让学生感受优雅的汉语;2、重新界定小学语文读物的文白比例;3、“有意思”应大于“有意义”;4、童心、童言、童真、童趣。
《收获》杂志副编审文学博士叶开的讲座《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叶老师因对语文教材的批判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引发了对语文教材的讨论。 讲座中,他言辞犀利,毫不留情的指出当前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一些“令人震惊”的不足。他认为散文应该是“形散神也散”的,但现在小语教材中编入的一些散文,目的性太强,不该那么集中。
…………
此次扬州之行 ,我深刻地感受到:外面的课外阅读已如火如荼,一个书香四溢的大阅读时代已经来临。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努力引导孩子们亲近母语,诵读经典,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让孩子亲近母语,补充孩子的课外阅读刻不容缓!
回首两天半的学习历程,精彩美妙的诵读、书香浓郁的课堂、见解独到的讲座——怎一个“震撼”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