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0-15 17:04:22
晚上参加“家庭学校·立人的教育”沙龙活动,原定8:30结束,因现场互动热烈,拖延至9:30才止。回宾馆,已极为疲惫,但一天感受颇多,有些鲜活的东西需乘热梳理,故坐下来熬一会儿夜。
(一)两堂神似的课
今日有两节课,分别是吴江实小张学青老师执教的《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选自沈从文散文《湘西散记》)和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朱煜老师执教的《冬天》(选自朱自清散文《你我·冬天》)。
此次论坛开设的几节课,内容均选自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名家文学读本》,目的是将闪烁着人性光辉的优秀作品引荐给学生,拓展儿童的阅读视野,打下良好的精神底色。在此过程中,让孩子获得经典母语的熏染,打下良好的文化底色。
徐冬梅老师昨天说:教什么远比怎样教重要!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还是要关注名师们如何来教孩子学习这些散文的。
张老师的课从与学生“聊”开始,让他们谈论生活中某个朋友的与众不同处,以此与文本关联的话题拉开学习序幕。随后通读全文,抽象概括主人公“印瞎子”的个性特点,并通过描写的语段进行交流验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层次,体会文章层次安排的巧妙;探究主次人物的处理方法,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此过程是教者的主要着力点)。最后,向学生推荐《湘行散记》和她主编的《小学生沈从文读本》。教学过程中,还穿插了长句子及人物对话的朗读指导,题目的选用分析等。
此种教学,与日常语文教学无太大差异,唯技法习得方面突出了一点。何以将课外阅读课内化?张老师在说课时说:“课外阅读全靠课外是不行的,须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给予他们清晰的认识。”
朱老师的课与之颇为神似,只不过在写作技法的赏析方面挖得更深一点。他不但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体会文本中的人伦意义,还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探析作者写作上的三个“秘密”——谈话风、镜头感、整体性,让学生有一些技法的认识。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对于小学生来讲这是否拔高了一点?若是给文学爱好者作一次鉴赏辅导还可。
其后的说课,朱老师主要借用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散文教学观:“有些散文还是要当成课文来教的。”他认为,文章教学是为了提高孩子理解、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涵养精神,形成技能。把课外散文当成文章来教,就是为了告诉学生:这样一篇文章我们该怎样读?要知道些什么?今后自己读此类文章时,也会这样去读了。“平时真正把这种方法告诉学生,然后就是耐心等待。”
我认为,这种取法乎上的观点,应该是有道理的。
(二)两场异样的报告
上午是上海青年名师丁慈矿的讲座《回望与前瞻——浅谈民国小学语文》。
看得出,丁老师在古文教学和民国语文教学方面有着较深的研究,他从民国私塾教学开讲,介绍那时塾师与学童的生活及他们使用的蒙学读物;介绍近代小学堂的情况和从国文到国语的演变;讲述小学国语教材的价值,国文与读经的关系,回顾了值得重温的国文课本;展示了一些民国小学生的作文,与今对比,评析民国小学的语文教学。
最后,丁老师作出四点概括:1、让学生感受优雅的汉语;2、重新界定小学语文读物的文白比例;3、“有意思”应大于“有意义”;4、童心、童言、童真、童趣。
我有两点体会:
其一,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均应有一种儿童的立场。适合的,方是最好的。
其二,优雅而又适合的文言文,应理直气壮进入儿童的生活,以丰富儿童的阅读视野,增加儿童的文化积淀。
下午是《收获》杂志副编审,文学博士叶开的讲座《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叶老师因对语文教材的批判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引发了对语文教材的讨论。
讲座中,他言辞犀利,毫不留情的指出当前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一些“令人震惊”的不足。他认为散文应该是“形散神也散”的,但现在小语教材中编入的一些散文,目的性太强,不该那么集中。对时下语文教学,他也颇有微词,甚至株连到教学语文的老师,导致会场上就有女教师向他“开火”,为在体制内挣扎的语文教师喊冤。
他的讲座,把更多时间花在了介绍他作为一名家长的陪伴经历,以及他在德国做教育考察的体验上,以此告诉我们当前我国小语教育从理念到行动方面的一些弊端。
两场讲座,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感受了小语教材,从而对母语教育有一些省醒。尽管某些观点不一定正确,却可以作为教学时的一个参考。
(三)两个并不满意的答案
上午张学青老师的课后有一个互动。
张老师是吴江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作为一个在操作层面有丰富经验的老师,除了所展示的感性课堂,对散文教学有着怎样的理性认识呢?我很想知道。于是举手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月光启蒙一样,小学阶段的散文教学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启蒙意义,你对儿童本位的散文教学有怎样的理性思考?”
不知是张老师感到现场时间短暂不便回答,还是我的提问唐突了一点,她未作深入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她是有所回避的,仅谈到了对沈从文小人物散文教学的选择,并借用昨天周益民老师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简单表述了教学的策略,提出要带给学生一些新的东西,让学生对散文感兴趣。
说心里话,对这样的解答我并不满意。原本以为,作为一位名师,编辑了名家散文读本,又执教了其中的一篇,在此过程中对儿童本位的小学散文教学应该抽象出一些理性认识,在这样的散文教什么、怎么教上给一线教师一些方向上的指导,而不是停留于某一类文本或某一节课的技术操作层面。窃以为,技术是无止境的,理念和路径却是极珍贵的。
晚上的“家庭学校”沙龙活动由徐冬梅、叶开、冷玉斌、朱煜、丁筱青主讲,邀了不少家长参与,新浪微博同时现场直播,互动十分热烈。
本来我有个问题想提,那就是儿童的网络阅读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进入千家万户,即便是农村,网络覆盖率也有了很大提高。当前中国有网民约4.2亿,其中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互联网已成为学生新知识、新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其中也蕴藏着大量的阅读资源。
但孩子的网络生活却是很尴尬的。当前家庭对孩子上网基本采取三种态度,一是完全回避,不许上网;二是放任不管,任其遨游,导致孩子上网成瘾,影响发展;三是有所约束,适当引导,这类家庭相对较少。
那么,站在立人角度,家长如何面对信息时代、学习共同体建设背景中孩子上网的尴尬?这方面可作怎样的引导?我很想听听大力倡导文本阅读的专家们的看法。
在回答一位教师的提问时,徐冬梅老师穿插谈到了这个话题。她的观点是保守的,建议向孩子关上网络这扇门,避免“过于凶险的网络”对少年儿童的侵害。若实在要查阅资料,也须有家长陪护和监督。
对此我并不苟同。且不说多年前就有“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的呼喊,仅从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看,现代媒体使用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网络学习也是学习共同体背景下一场重大的学习革命。尽管当下的互联网充满“凶险”,但也不能因噎废食,简单的将闸门关上了之。如此,就不会物极必反,激起孩子更强的上网欲望?或偷偷摸摸上网,玩起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关上网络闸门的同时,大量新信息及确实优秀的文化资源也被关在了门外。面对孩子上网的这一尴尬境遇,该如何破解?
这些问题在我脑中萦绕。可惜时间关系,未有机会与台上专家探讨。
沙龙结束时,五位专家的每人一句话总结却挺有意思——
丁筱青:为什么不能将读书当成一种玩呢?
朱煜:和孩子成为父子(母子)是一种缘分,一旦分开了,挥挥手,说一声:“下辈子再见”。
叶开:想象比知识重要。
徐冬梅:要立人,必先立己。
冷玉斌:让家庭成为教育的第一现场。
今日活动满满当当,如琵琶声起,大珠小珠落玉盘,让我们听出了其间不同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