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0-12 15:14:06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好!今天很高兴能在这样一个周日的下午聊这个话题。我觉得这可能是家长们感兴趣的话题,这也是我自己这么年来,通过陪伴孩子成长,陪伴自己成长很想说的一个话题。感谢亲近母语这个平台。我要讲的题目是《要了解孩子,先了解自己》。这是必然的,你不了解自己,你谈不上理解孩子。首先,我想强调一下语言的力量。我们很多家长都会说“我其实都懂,但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我知道说没用,但我还是要说”。这是你自己意识层面的东西,如果你知道你的话背后是什么,你一定不敢轻易说出这样的话来。
从心理学上来讲,比如说,孩子通过你的非语言的一些反馈和语言的反馈来形成自己。你是他的镜子,你的语言是一小片镜子,你的眼神,你对他的整体的这种状态,是不是接纳,你作为一个整体的镜子,在反映着你的孩子。孩子从父母这里看到了,我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所以,父母经常说“我心好,我是为他好,但我就管不住”。你的镜子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招人烦的自我。孩子从你的镜子里看到的是一个不喜欢他的人。你的心在哪里?你自己的所谓心和语言到底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所以我觉得这都是我们的一个说词。我们成人很擅长在意识层面哄自己,给自己一个逻辑,让自己的这一套行得通。因为绝大部分成人只会这一套,我们很多人只是在自己的逻辑里面活着。你必须要让这一套逻辑合理化,然后你才能立得住。在往下讲之前,我首先想强调的就是,你管得管不住嘴,不是你的问题,是内心的问题。
我讲一个例子。一个幼儿园孩子的妈妈,她从小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里长大呢?她的妈妈是一个厂里的生产能手,很能干。爸爸不像妈妈那么好强,爸爸不是那么上进,喜欢打牌。在妈妈的眼里,这个爸爸不是很有出息。从小妈妈就跟女儿说,你看到了吗?咱们家你必须靠自己,你必须要强,你必须好好地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妈妈这一辈子就这样了,你爸也就那样了,你一定要出息。这个女孩果然如妈妈所愿上了大学,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孩。大学毕业以后,最后跟她谈恋爱结婚的,也是一个班上相对愿意服从她,敬佩她这种强势的男生。这背后一定有一种匹配原理。然后,他们结婚生子,过几年以后,这个女士就发现她的命运不是特别好。虽然她老公读了大学,不像她爸爸一样,从很世俗层面讲,在工厂里待了一辈子。但是,她老公也不像她们班其他男生那样,在社会上能冲能闯,有出息,能给她争光。所以这个妈妈就想,她的命也不好,然后他们生了一个儿子,生儿子以后,她非常担心她儿子成为她老公那样的人,成为她爸爸那样的人。于是,她就很在乎。在幼儿园的时候,如果碰上,比如说,抢秋千,别人都抢,她儿子不抢,她就会很担心。或者别人拿了一堆玩具,别人都要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时候,她儿子往后躲。她就说,你去拿呀!她每这样做一次,意味着什么?她想让她孩子强,想让她孩子能冲能抢,背后总是提醒他。大家知道吗?这背后意味着什么?就是说孩子接受到的信息是什么?我不行,我不能冲不能抢,我在妈妈那儿不行,所以妈妈一再提醒我。妈妈每一次准备要让他强的时候,他每一次感觉到的,就是他不行。于是,这个孩子就在妈妈的作用下,准确地走向了妈妈最害怕的那个方向。背后是什么?背后是妈妈的情结在起作用。而妈妈不知道有这个情结,这个情结是她的爸爸、老公积累在她身上的。
生活中我们不知道的部分还有很多,如果把意识比作冰山一角的话,很多人就是冰山体。所以,我想跟大家先说一下情结。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结,了解情结对你的作用有多大,情结是完全在无意识层面工作的。如果你意识得到肯定不敢这么做,因为你做的每一件事就是把孩子推向你最害怕的方向。所以我们会被情结控制而不自知。而情结流露出来的就是在生活中你总是困惑,比如说梦境。我们可以想一想,在梦里,某一个阶段,我们经常会做一个主题类似的梦,但是你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还有一个人的关键词,一个人的说话方式,你都可以观察。我觉得可能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这个人最常提到的一些词,他不一定意识得到,比如说,有人就说我这人特大方,我不太在乎。你一定要小心,这是一种,尤其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反向形成。一个人越强调他不是什么,他越是什么。还有一个人无意识中流露出来的东西要特别注意,所以跟大家先大概了解一下情结。
说完情结,可以提到家庭基因。所谓基因,就是你不知不觉中复制下来的东西。就像刚才说的幼儿园孩子的妈妈,她的妈妈还有她自己的妈妈,她们家的祖祖辈辈,她后来往上数,她姥姥也是,她家都是母马家园,基本上都是母亲强父亲弱。我们其实很好理解,你不能给出你身上没有的东西。你从小看到的就是一个说话算数,咄咄逼人,勤劳吃苦,靠山一样的母亲,一个懦弱的,边缘化的父亲,你怎么会尊重男人?怎么会跟一个强势的男人搭到一起?你身上流露出来要强的气息,必然决定了你要匹配一个肯跟你这样性格平衡的一个男士。所以,简单来说,家庭基因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复制下来的,强迫性的复制。这个妈妈所做的事情,其实每一件事情都是同一件事情,归纳起来说,就是孩子你可千万别懦弱。不断这样说,每说一次“你别懦弱”刷一层标签,每说一次刷一层标签,最后“懦弱”这个东西就牢固地长在她儿子身上,由她亲手贴上的标签。这个东西怎么中断呢?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这个妈妈有心理学头脑,她知道性格无所谓好与不好,每个性格都有它的特点,每颗种子都有它的将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她会怎样做?假如这个儿子天生性格就有点弱,因为这个东西有一半的遗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通过一个公共场所观察,你会发现有的孩子会静静坐在那里看你,这是先天的一部分。这部分我们不用管它,大概是有一半生物遗传的部分。另一半,如果她有心理学头脑,她会怎么做?假如说这个孩子相对安静,不像她期望得那样能冲能闯,她会这样去解读孩子,她会很接纳地看着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或者告诉孩子说,你懂得等待,你遵守秩序。孩子就很认可,是啊,我是遵守秩序,他们抢是他们的,但是我愿意排队,我不觉得必须第一个去做就是一件怎么样的事情。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更舒服的是我通过排队去荡秋千。这个妈妈总是说“你会等待,你遵守秩序,妈妈很认可孩子这部分”。那这个孩子从妈妈这里得到了什么?这个孩子从妈妈的镜像中反映到的是你挺好的,他们能冲能抢是他们的事情。我挺好的,我并没有因此觉得我弱我不行。一个自我感觉被接纳的这样一个孩子,跟同学在一起会怎么样?他也不一定能冲能抢,因为他能体察,这样一个孩子,我们知道延迟满足最大的意义是他可以管理自己。所以,他跟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他不一定是头,但是他绝对是受别人欢迎的人,他不会让你烦燥,不会有争夺别人空间的那种举措,他会是一个受欢迎的状态。那样一个人在任何一个团体中,如果是这样一种状态的话,他还会怯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吗?他还会懦弱吗?所以,妈妈的解读改变了这个孩子。即使他是一个相对不冲不抢的孩子,但是他很安于接纳自己,我们作为成年人来说,其实我们对于孩子很多要求都是我们太焦虑以后得出来的一种理论化的结论,我们在生活中真的很喜欢身边有那么一个能冲能抢的人吗?还有我们喜欢这个人,他能懂得别人,能够体察别人的感受,并且愿意跟别人共赢,分享空间。说到这儿,就是当这个妈妈用这种心理学,这样解读了孩子的性格以后,她担心的那部分东西就中断了。所谓的强迫性、重复性的事情在她这一代就不会再发生。
我们太多的焦虑,我们有很多一厢情愿的设想,我们恨不能孩子什么都行,但是你扪心自问自己行不行?一个人只要一点行就可以了。说完家庭基因,说完情结以后,我们大概了解一下情绪。我的观察是,中国的家长不善于说实话,但是非常善于借题发挥。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亲子之间,都是这样。夫妻之间,比如说我要的爱明明是这个样子的,你没有给我那样的爱。你刚才的话伤害了我,但我通常绝不会说,你伤害了我,我很难过,但是会说你怎么把饭又做成这样了,夫妻之间会这样。亲子之间,妈妈通常不会说“我今天特别累,我在外面忙了一天,我没有精力搭理孩子”。我们不会说“妈妈今天状态很不好,这半个小时,你不要来找我”,而是说如果孩子来找你,“你看妈妈这么累,你能不能懂事一点”。我觉得我们不太善于直截了当地说实情,我们从小的教育没有受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就是人家说在论坛上看中国人讲述事实,没有讲述客观描述的过程,全都是主观的判断。我们平常生活中经常这样,我不会客观描述现在的状态和情绪,但是我会说你惹烦我了,你怎么样?夫妻之间容易,就是你借题发挥的东西只能让事情越来越乱。亲子之间呢,会让孩子混乱,孩子就会想我怎么才能懂事一点我是不懂事吗?我想妈妈回来以后,我过去想亲亲妈妈,是因为我不懂事吗?这个时候,你散发出来的东西绝不是爱,是假的爱。你说出实话,孩子就知道没戏,客观事实会让孩子清醒。但是你要是说“你要再懂事一点”,会让孩子糊涂。所以家长在对自己情绪的识别和情绪的表达上,我觉得存在很多问题。
了解完情绪以后,我觉得还有一个要求就是你还要有力量去引导。这对家长的要求太高,但是如果你想成长,你想让孩子陪伴,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的土壤,就得往这个方向努力。有力量引导是什么?家长说“我天天陪我们家孩子做作业,但他就是不做,最后一刻我跟他急了,他才做”。这怎么回事?我觉得我们可以问一下你是怎么陪的。通常我了解的,有一个妈妈很忙,她是个记者,一天到晚想选题做策划。她是拿着她的电脑在孩子的房间里头干自己的事情,这个是不在场的。你的心不在孩子身上,你的心在自己的工作上。但是,当你不抓狂的时候,心在孩子身上,孩子5分钟就做完了。所以,不要说我天天陪你。不是的,你每天有多长时间全身心的跟孩子在一起,没有把其他东西带进来?孩子能很准确地知道你的心是不是在,所以说你要把心放在那儿。怎么介入?你要真在场。我知道小学的家长面临着做作业的问题,北京的小学也是这样,我们这所小学还不错,北京的小孩经常要做到10点、11点。怎么介入?这就叫方法论。确定的人,确定的时间、地点、可预期的程序。不要以为一年级的孩子就可以随便一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仪式化的东西对人的整理功能实在是太强了,从宗教层面来说,仪式化是可以进化一个人的。比如说,运动员,大家说运动员是特别有毅力的人,他说我就是习惯。这就是仪式化的东西,一个习惯的养成30天,30天以后,大脑沟回发生改变。这是心理学研究表明的,抑郁症患者天天跑步可以减轻抑郁。大脑沟回是这样构造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模式,神经反应模式。
比如说,抑郁症患者永远是悲观消极地解读问题,当是但你跑步的时候,你体内分泌出来的多巴胺让你兴奋,大脑沟回就开始因为兴奋而改变。你平时生活中自己的这种消极思维模式不分泌的东西不断地来冲刷,像冲刷一个河床一样,刚开始小小的信息流,每天冲刷,每天冲刷,30天之后你每天进来的东西让这个河床加深、加宽,30天以后这个河床就形成了,你会感觉到你从没有体验过的愉悦。在病理层面上,在临床上,是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治疗抑郁症的。一个孩子做作业再难,你这半个小时在场,心和孩子在一起,你不懂可以怎么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我们今天晚上,我们半个小时之内,将有哪些事情?三样事情。我们将怎样干?完了以后,说完就完,没有任何超出孩子预期。孩子这30分钟根本不是在做作业,背后在养成一种积极主动,有系统地完成任务的一种能力,完全不是在做作业。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小学阶段,尽可能的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这样的训练。我觉得我们的学校,还有我们,把作业太当回事了,作业本身是无趣的,把作业当成作业本身的做法,背后是训练,你要让孩子养成这种学习习惯。
刚才讲完大概几个方面,首先要了解情结,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表达方式,你还要有力量去引导,以及怎么样去引导。接着,我们还要大概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长规律。因为今天在座都是小学家长,所以我觉得0到1岁就不用看,直接进入6岁到青春期,主要对应的是小学阶段。进入小学以后,其实就是慢慢开始完成与家庭的分离。小学开始有规矩了,有上课、下课的铃声,有学校的各种要求,还有同伴之间的关系跟老师的关系。我觉得现在的学校可能会更为复杂,有很多东西进来,对孩子来说,这些东西都要了解。所以他与家庭分离,当与家庭不分离的时候是不存在家庭规则的,这就是我。但与家庭分离的时候,这种家庭就是哪些是我的,是我必须完成的,哪些是家里可以指望的。比如说学习,学习习惯还有刚才那种仪式化的过程,是家长在帮助孩子逐渐建构他这部分工作的能力,这是与家庭分离以后,他自己要建构的东西。孩子还试图从外面找亲密感,因为我们都是社会关系的动物。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我每一个的好伙伴都是一面友好的镜子,照出来一个可爱的我。如果我生活在一个,全班同学都不喜欢我,对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这个世界是不欢迎他的。所以,他现在还要从班上建立亲密关系,寻找自我感觉。怎么建立?怎么寻找?他要懂得识别别人的情绪。
比如说有个小女孩,她有一段时间闷闷不乐,但是她的同桌,一个小男孩,丝毫没有觉察,还是打来打去。后面的小男孩就说,最近你是不是伤心了?这句话对这个闷闷不乐的小女孩来说,我觉得像甘泉一样,这个孩子就会觉得有人看见了我的伤心。我知道在心理咨询中,你有时候什么都不用做,你看见我做了什么,你看见了我这个人的存在,我本身就会得到治疗,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像一个悲伤的人,如果你全身心陪着他,让他知道他的伤心有人看见,并且有人愿意陪他度过,你什么都不用做,这个人就会得到正面的力量。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会这样体察别人的情绪,并且他会把这种对别人的关心表达出来,这就是情商。这样的孩子非常珍贵,这样的大人也非常珍贵。所谓的小朋友之间的关心,或者是除了送小礼物什么的,你们要表达你对别人的关心,然后你要分享别人的高兴和喜悦,如果我们的家长能让孩子从小就懂这些,那你真的是在建构一个人格方向完整的人。
要帮助孩子建立对事物,对人,对整个社会关系的认识。通过老师、家长对他的反馈,然后他逐渐澄清,形成自己初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说的有点空,举个例子。比如,有个六年级的小女孩,她很有同情心,她们班组织评选“校三好学生”,他们班投票投了她。她们班有一个家长比较有能力,让全班重新投票,因为这个名额很重要,当选人可以被推荐到很好的中学。这个老师就找了借口说重新投一次,班里有同学站起来了,说我们为什么要重新投一次?这是我们投的结果,我们没觉得要重新投一次。就这个事,因为有这个小男孩站出来,这个事就停了。后来,这个小女孩就回家说,这个问题是怎么回事,老师为什么要重新投一次?其实她后来问她家长,是因为她听到有人告诉她,有个家长找了老师。她知道了内情,但是她需要从家长这儿得到一个确认,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家长很犯难,我告诉她实情还是不告诉她实情?最后还是告诉了她实情。对有的老师来说,这个就是一个饭碗。所谓的饭碗就是能带来利益的。那把这个名额给那个孩子可能带来的利益就更大。她这样做违背了做老师的行为准则,但是就是有这样的老师在这样做。告诉完以后,这个孩子什么反应呢?她说原来是这样啊。这个东西没有刺激到她。家长会觉得这是社会阴暗面的东西。我觉得,这其实是人性的东西。你不告诉她实情,你编个什么谎呢?你编出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很多家长害怕告诉孩子实话,其实孩子是最不怕听实话的。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有一个妈妈有两个孩子,大女儿9岁,小儿子7岁。有一次她眼看女儿欺负了弟弟,她很愤怒,但是她又不说。她说,我特想批评她,但我又害怕,她有一个情结,经常会说妈妈你偏心弟弟。我说这是两码事,偏心不偏心我不知道,但是欺负弟弟这件事情是确凿的,你不说她,你被她的威胁绑架了,我明明看到你刚才怎么欺负弟弟的,我很生气。我说,没关系,你说吧。她说了以后,女儿什么都说,女儿认帐,她通过妈妈对她的反馈,感受到妈妈是有力量的。这个妈妈其实是一个从事教育的人,她有很多种纠结,她害怕不是伤害这个就是伤害那个。我说你就事论事,平时女儿会对她抱怨,就是因为她纠结太多。其实这是一种对她能力的评价,就是你做的不好,但是你该做的好一点点,你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做,你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不用害怕因此得罪她,孩子不会被得罪。所以就是说说实话,要说实话,但是说实话也有背后情绪的那种负面能量。客观地说实话,我就是很生气,我看到你欺负她了,而不是说“你怎么是这样的人”,要就事论事,不要归结到这个人怎么回事,不要上纲上线。
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发展主题就是勤奋与自信。如果解决的好,这个孩子会是什么样的人?他会有丰富的社会技能和认知技能,不充分解决就是缺乏自信,充满挫败感,这就是刚才为什么说仪式化你要介入,要领导,要形成一种好的习惯,所以这是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大概说一下青春期,我们节省点时间。中国家庭大概模式,一个是低分化,谁也不像谁,爸爸没有爸爸的样子,妈妈没有妈妈的样子,孩子没有孩子的样子。父母过度替代孩子,就是孩子没有空间了,所有事情都替他做好了。他什么都不用做,他的发展空间被剥夺了,以爱的名义被剥夺以后,他寄生于父母。心理医院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你问怎么回事,然后家长就说小时候可能替他做的太多了。最后他就是这样一种完全跟父母还是共生的状态。对于这样的孩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从来没有出生过,他一直被妈妈的细胞包围着,没有从妈妈的细胞里面诞生过。
还有强大的母亲和懦弱的父亲,刚才我们说的那个幼儿园的例子就已经大概是这个模式。这个要说的,除了第一条之外,其他强大的母亲通常是造就。因为你强大,你总是居高临下做的话,这个孩子不会自己往上成长。比较麻烦的是,男人生存的感情是通过做父亲,通过陪伴一个生命成长习得的,母爱是天生的。而男人的深层情感没有被激发出来的话,这个男人始终还是一个小孩。就等于强大的母亲不仅造就了一个弱小的孩子,还造就了一个弱小的丈夫,通常是这样。然后孩子呢,因为从心理学意义上,母爱代表着接纳,代表着完全的大地般的依恋,而父爱代表着理性,父爱代表着社会权威,你做的好我就喜欢你,你做的不好我就批评你。生活当中经常有这样的观察,很多妈妈担心说,我要出差了,我们家孩子会不会和我老公起冲突。她就害怕两个人又干上了,或者是老公欺负孩子什么的,但是回来以后发现两个处的特别好。老公说,你走了以后,孩子特别懂事。孩子说,你不在的时候,爸爸带着我干了什么。当孩子跟父亲在一起的时候,他自动会激发这一部分的东西出来。但是,如果你太强大了,你不让这个父亲成长的话,他没有这种实现价值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男孩女孩受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强大的母亲塑造一个同样强大的女儿,但是将来她的女儿也会找一个相对懦弱的伴侣,然后孩子也许就复制了懦弱的爸爸,通常是这样。
另外就是顽固的父亲和软弱的母亲。父亲永远理解不了孩子,这个孩子永远觉得他爸爸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有一个男孩,小升初时考得非常好,中考的时候却没考好,考到了一个不好的学校。他爸爸就说,就是那一次小升初骄傲了,这三年都不好好学习。孩子很愤怒,说爸爸我跟你说了多少遍,我不是骄傲了,我根本没有骄傲,而且我也不是运气好,是因为我好好复习了。首先我好好复习考上了这所学校,但是我考上这所学校,迷恋上一个大型游戏,一天到晚跟一帮人在一起通关,我知道我错了,我绝不是这样。但是他爸爸还说,你就是骄傲了。这个孩子就觉得他爸爸听不懂说的事实。我能理解,我觉得不存在一个超常发挥。在一个重大考试中,一个平时不学习的孩子超常发挥,所以这个爸爸的解读是他自己的,他的逻辑就是你骄傲了。这个孩子说,平时还有很多例子,这个爸爸永远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妈妈怎么办呢?妈妈和稀泥,因为妈妈希望家庭和睦,哄老公也哄孩子。但是在感情上,母子连心,妈妈觉得孩子可怜,觉得这个爸爸太不尽人情,在情感上倾向儿子,母子之间是有结盟的。两个人都有点怨恨这个爸爸,怨恨这个老公,觉得他这么不尽人情,这么听不懂他们的话。这个父亲的理性,固执的背后,我是碰到过不少,我觉得他们的那一套东西来自什么呢?就是孩子都强调多少遍了不是这样,但是爸爸说就是这样,这套东西来自什么呢?我觉得这个都需要家长去想一下,尤其是爸爸去想一下,当孩子说爸爸你根本没听懂我的话的时候,他到底在说什么?
然后妈妈的这种顺从和懦弱背后是什么呢?其实妈妈是最重要的人,因为老公烦了找她,儿子烦了也找她。这个妈妈是一个非常无能,非常懦弱的人,但是呢,她是一个归属。通过讲这些,我们大概认识到了父亲很重要。我觉得家庭当中父亲很重要。几种养育模式中,强调一下权威和民主之间,很多人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孩子选择都是情绪化的,所以父母要帮孩子做出选择。孩子的问题永远是时间性的,不要上纲上线。相信孩子的背后是什么?请大家回去以后继续思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