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第一期种子教师研习营】经典诵读版块专题帖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0-09 11:19:59

第五天 8月9日(星期四) 上午

经典诵读

学术主持:邱凤莲

1.儿童诗教学:《夏天》四年级丁云(邗江实验学校)

2.儿童诗欣赏和教学 (丁云)

3.交流互动

4.古典诗词欣赏 (黄晓丹)

【专家介绍】

邱凤莲: 1973年生于扬州古运河畔,先后就读于扬州师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现任教于扬州邗江实验学校。15年的教师生涯,她和孩子们共沐书香,共同成长,“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亲近母语》自读课本副主编,亲近母语大声读实验主持人。著有《大声读给孩子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阅读从倾听开始》《给孩子另一双翅膀》等二十多篇文章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

【学习准备】

《大声读给孩子听》 邱凤莲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为什么要为孩子大声朗读?朗读能给孩子什么?当你打开这本散发着清香的《大声读给孩子听》,你就会听见一个亲切的声音向你娓娓叙述一个母亲、一个教师为孩子读书的种种收获、点点心得。这本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声读”指导用书,以清新流畅的笔调带给关注孩子成长的老师和家长们全新的阅读教育理念。

《日有所诵》 薛瑞萍 徐冬梅 邱凤莲 / 主编 长春出版社

内容提要:

      《日有所诵》为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精选适合各年龄小学生诵读的童谣、童诗、古诗、现代诗歌、散文诗等诗性文本,经过两次修订以后隆重推出的用于每日诵读的读本。让诗心永驻,让童心飞扬……

【营地快讯】

      9日上午,首先由亲近母语课题组的丁云老师,执教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童诗课,引导孩子们欣赏童诗,创作童诗。接着,丁云老师又做了题为“童诗的欣赏与教学”的讲座,从自己读诗、写诗的经历谈童诗的欣赏与教学。

      苏州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黄晓丹,为我们讲述了“从意象入手读古诗”。从对固定意象的分析与讲解中,我们发现,厚重生涩的古诗离我们不再遥不可及。

【研习共享】

童诗教学《夏天》教学设计

邗江实验学校 丁云

目标预设:

1、通过欣赏名家名作,提高学生对童诗的认识,感悟生活就是诗。

2、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3、呵护学生的大胆想象,自由创作出童诗。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相关童诗

师: 多媒体课件

课程实施:

一、 谈话导入,激起学生对夏天的多重感觉。

二、读名家的诗,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了解诗人是如何诗意地表达生活的。

1夏天这么热,太阳就像发了烧。唉,真想吃个冰淇淋。你会怎么跟妈妈说呢?看谁说的最有创意,最能打动妈妈的心?

出示:

妈妈,冰淇淋在正午的巷口叫我

妈妈,冰淇淋在正午的巷口叫我

指名读。齐读。

冰淇淋在叫什么呀?

出示:

他们说:夏天是炎热的季节

他们说:夏天是炎热的季节

读一读。诗人为什么这样说?再读,体会想吃冰淇淋的心情。

妈妈会不会给我买冰淇淋呢?一定会买的哦!我吃了冰淇淋,冰淇淋还会叫吗?叫什么?

依次出示:

妈妈,冰淇淋在我肚子里唱着

妈妈,冰淇淋在我肚子里唱着

他们说:夏天是冰凉的季节

他们说:夏天是冰凉的季节

出示全诗。这就是台湾著名诗人林焕彰先生写的《夏天》。

指名领读,感受重复带来的诗味。

小结写法:让冰淇淋去说话,说出我们的想法。多有趣的写法啊,写诗好像也不是很难的哦,有时候只要我们用有趣的方式去描写我们的生活,就可以写出好诗来的。

2、听一听,树上什么最热闹?看着不停叫的知了?你想对他说什么呢?我家的院子里有许多树,树上知了整天在唱“知了,知了”。我就想到:

(出示相关诗句)

有一天,我走在树下,问问他们:

(出示相关诗句)

听着知了不停地唱知-了-,你还想问什么呢?

继续出示 诗句。

出示整首诗。读一读。喜欢吗?分男女生读一读。诗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诗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只要我们留意身边的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就可以写出好诗来的,对不对?

3、夏天的夜晚,我们最讨厌的就是蚊子哦!蚊子让你想到了什么呢?不过,在诗人笔下,讨厌的蚊子也写得很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 《我家的蚊子》

自己读一读。好玩吗?我和你们一样,读着这首诗就会笑出声来的。这就是童诗的魅力。

你最喜欢哪些诗句?读一读,说一说。喜欢吗?我也很喜欢,我想和你们一起读,好吗?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师生配合读。读起来什么感觉?(很舒服,很顺畅)这就是诗歌的节奏美。有了节奏感,诗歌才会诗味哦!

蚊子也让我看电视、不让我读书、不让我睡觉,多淘气啊!特别是最后一句它只要我和它,玩打仗的游戏。就让我们想起来晚上,我们噼里啪啦打蚊子的情景。

三、集体创作雷雨诗,体会用上能声音增强节奏感,提高对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不好,天变脸了!看一看,听一听,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果我们把这些有趣的声音记录下来,就是一首诗了。

我们一起来试试,大家一起来写这首雷雨。

依次出现各种象声词。

雨停了,你想到什么?

完成全诗。

小结。

四、个体创作

图片欣赏,激发创作灵感。

出示夏天的图片 学生欣赏

小结:注意哦!选取好自己写的景物,大胆去想象,用有趣的方式写出我们的发现,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想法,再你的诗歌有节奏感,就一定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好诗哦!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 欣赏品评,交流鼓励

交流,佳作展示,教师点评。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聊了夏天这个话题,我们忽然发现,我们的生活处处有诗。诗是一朵花、诗是一粒种子、诗是一声鸟鸣、诗是一阵风声……只要你们用诗意的目光去生活,你就会拥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黄晓丹老师讲座纲要:

从意象入手读古诗

探讨主题——中国古诗的核心概念:意象。

      “歌对舞,德对恩,犬马对鸡豚。龙池对凤沼,雨骤对云屯。刘向阁,李膺门,唳鹤对啼猿。柳摇春白昼,梅弄月黄昏,岁冷松筠皆有节,春喧桃李本无言。噪晚齐蝉,岁岁秋来泣恨;啼宵蜀鸟,年年春去伤魂”

——《声律启蒙》

      巴普洛夫:条件反射。

      这一反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对于音律的无师自通,第二,对于特定事物与其背后连接的文化传统和情感色彩的敏感。

      《声律启蒙》做到的这两点,其实就是中国古典诗歌最核心的两个要素:音律和意象。音律是古诗形式的核心,意象是古诗内容的核心。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论中就有的概念,但是现在诗学批评上运用的“意象”一词,它的内涵基本是从西方文论中译介过来的。

      在古典文论里,“意象”常常是一个偏义复词,唐以前一般偏于 “意”,刘勰的“意象”与“声律”相对,应着重在于“意”,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意象。

      我们可以认为,意象,首先是一个具有实体性的文学形象,它一定是某些物,或者某些事,但这一事物又经由了主体情感和思想的投射而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总的说来,与其他文学形象相比,意象具有多层性、稳定性和复义性。以此为标准,我们就能够区别意象、典故与一般文学形象。

请看下面的例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张志和(一般文学形象)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典故)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南。——汉乐府《江南》(意象)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下,意象规定了诗歌的基调、色彩和感情,它是稳定的。通过嵌入或者围绕意象来组织诗歌是最普遍也最成功的写作方式。而且,仅凭意象也能组成诗歌。我们熟知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之所以能够单以一系列名词,一系列形象传达出作者的感慨和思考,那是因为,他们不仅是名词,不仅是形象,而是意象。试想如果不是“楼船夜雪瓜州渡”,而是“巨船夜雪扬州渡”,“战马北风嘉峪关”,那这句诗一定会淹没在古诗的茫茫大海中,而不为人们传颂。

      上面我们说到,意象是稳定的,意象是有多层含义的,意象是为诗歌奠定基调的,意象是把中国诗学和中国审美传统深深植入我们内心的表意代码,那么,了解意象的由来,为它们的原始意味感动,并用我们自己的生命滋养这分感动,让它不断生长,就是学习古诗的最好途径。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诗歌意象的形成条件和基本分类。

      一、神话、传说、先民观念:杜鹃、广寒、星槎、牵牛、湘竹、碧血、青鸟、烂柯、沧海桑田、巫山云雨、鱼、鹧鸪

      二、礼俗、事故:砧杵、折柳、折梅、登临、燕台、吴钩、山阳笛、铜驼、金谷

      三、经典文本:黍离、梦蝶、涉江、南浦、莼鲈

      四、地域、节令、物候:春水、秋水、南风、哀猿、鸿雁、木兰舟

      五、习成意象:芳草、浮萍、飞絮、落花、流水、江枫、寒鸦、乌桕、菊花

      总结一些最为常见的核心意象:

1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诗陈风衡门》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鱼戏莲叶南。

——汉乐府《江南》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于鲂,相教慎出入。

——《枯鱼过河泣》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蔡邕《饮马长城窟行》

油碧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晏殊《寓意》

2

又闻子规啼月夜,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无题》

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

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

——元稹《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

3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

——《巴东三峡歌》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李白《长干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4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欢。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6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楚辞招魂》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在这飞速变化的时代里,到处是拆迁,到处是破坏,我们的家园到底在哪里?我想,是在母语里。汉语里的这些看似平凡的单音节词,说出来只是嘴唇的一次颤动,但是它记录了从远古以来,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历史书忘记了的,它记得。你读懂它的过程,其实就是向文化的血脉认祖归宗的过程。只有读懂了它,记住了它,为它喃喃自语,情不自禁,我们的内心才会有真正的归属感。

【互动现场】

【活动反响】

梦儿:拜读过邱凤莲老师的文章,受益非浅!我已经开始每天给六岁的儿子读书了,已经给自己的一年级的学生们读书了。在众多的书目中,觉得《小猪唏哩呼噜》非常适合给孩子大声读,读给儿子听,读给学生们听,也读给自己听,更能领略文本的独特魅力。请朋友们再推荐几本适合大声读给孩子们听的经典书,谢了!

紫藤树下

月落

你的课听了

原本有一些想和你探讨

但时间匆匆

还有在场的大多老师都没教过童诗的

所以

还是留在以后

和雪野聊了几句

他让我们把光盘给他研究

可别忘记啦!

 

龙霞

看着月落

行进在童诗之旅

很是欣喜与感动

喜欢月落的清新、自然

还有坚韧与执著

噜噜

      关于读经典,争论很是激烈。支持者众多,反对者众多。看云是反对者之一,我呢!是她的对面。

      研习营上和看云老师就这个问题做了交流。现将我的观点整理如下:

一、亲近母语的宣传口号是“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有四千五百年的载体是古文,如果不读古文,这个根从何谈起。

二、小语就喜欢用大师的话来压我,说商老反对读经,可我找来书,一细读,发现他的观点并不是不读,而是怎样读的问题。我们应用批判的眼光去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点不单指读经,这应该是我们读任何书的态度。

三、很多人反对读经的理由是太难,孩子不感兴趣。我个人认为,如果真是优秀的东西,我们教师应做是,怎样培养兴趣。而不是整个否定。

      比方,我们班的做法是,读古文,每天早上由我带读,每天十分钟。在音乐的陪伴下,孩子读得很投入,虽然他们不懂其中意思。唐诗,我们是用课前两分钟背的,预备铃一响,学生陆续走进教室,班长起头。一边摆放文具一边跟读。文具放好,正式铃声响起,停止。一天六次,一天一首。

      说得看云老师点点头,从我的对面走过来。真好!

晓秋回复ssheep

      为什么很多的大人都想让孩子一下子就自己读书?真的没有必要担心,孩子在倾听中不仅可以享受亲情,还可以积淀语感,积累词汇,阅读从倾听开始。而且就在这种倾听中,孩子对书的隔阂没有了,觉得书本是可亲的,这有多么重要!

      相信我——愿意听家长读故事的孩子将来必定会是一个优秀的善于自主阅读的孩子。

秋天的鱼

      呵呵,我觉得听人读书是非常享受的事啊,所以推己及人,认为孩子也会喜欢吧。孩子是喜欢听的,只要有机会。给孩子读书,在我自己,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每日生活琐碎单调,柴米油盐地重复,累人,有时还不免烦恼,只有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我最能放松。真的,只要打开书,一发声,所有的烦躁顿时烟消云散,清净、美好、安宁的时刻啊,怎能不让我珍惜。所有的操劳,因为有这样的时刻,都显出意义了。

      回头看,才猛然发觉,我其实是很自私的,给孩子读书,似乎更多的是出于我自己的需要,我从不曾考虑有何实际的益处。当然我也从不曾逼迫过孩子就是了。结果是,孩子高兴,我也高兴,皆大欢喜。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