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9-28 13:13:09
4月初,与白莹、付玉梅两位“读书”校本课题的负责人一起,前往杭州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这次会议是由扬州“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组织的。虽然只有两天的活动内容,但却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氛围和研究氛围,收获了很多。
首先是第一次“亲密接触”了三个新鲜事物。
其一,“讲述”。到达杭州的当晚,接到会务组的通知,让我第二天担任“全国青年教师讲述大赛”的教师评委,着实有些受宠若惊,但因为此前从未接触过“讲述”这一新鲜事物,最终还是婉言谢绝了。何为“讲述”,在第二天开幕式的比赛中,才得以了解到,讲述类似讲故事,但又与讲故事有所不同,更有别于朗读,讲述者的语言风格与原作的语言风格可以不同,生活中的讲述和教学中的讲述也不尽相同。但通过观看“讲述大赛”,可以肯定的是,“讲述”应该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一个优秀的讲述者一定是受孩子们欢迎的老师,大多数孩子是因为爱听讲述而逐渐爱上阅读的。
其二,“大声读”。大声读是一种班级读书会的实验模式,就是由老师朗读故事给孩子们听。它讲究三个一,即“一本书,一张嘴,一颗心”。一颗心是指爱书的心,爱孩子的心。实践证明,“大声读”是最吸引孩子的阅读形式,它给予孩子畅快的阅读享受;大声读是最令人回味的阅读形式,给予孩子丰富的语言积累。
其三,“绘本”。绘本即图画书,是这次会议中出现的“高频词”。会议第一天所作的四节课都是以课外的“绘本读物”作为教材进行设计的。“绘本”不再被认为是“小儿科”,阅读“绘本读物”,当然是指经典的绘本可以培养孩子四方面的能力,即“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领悟力”“丰富的想象力”。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从绘本读物中更容易找到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
除了以上谈到的三个新鲜事物之外,还要讲到出现在本次会议上的两个“大人物”。
其一,薛瑞萍。她自称是“草根教师”,直到现在,她还一直带着一个班的语文课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她的读书和教学经历令人感触颇深。她说:“要做一个语文教师,自己先做语文人!”“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自己要先做读书人;要教孩子听说读写,自己先要能听说读写”。“如果老师有非常好的语言功底,即便满堂讲,又怕什么?学生的语言是听来的、读来的”。
她倡导“海读”,她的读书习惯是:喜欢发声读;好书至少读两遍;最好的书必须写读书笔记。她用她的读书行为影响改变着周围的人,她所在的办公室里,老师们从来不谈家长里短,在一起做得最多的就是一起大声读书。她们一起读了《老子》《论语》,后来又一起读儿童文学。
她倡导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三件事”。一是日有所诵。诵童诗、诵唐诗、诵诗经、诵论语、诵老子、诵泰戈尔。二是手不释卷。读儿童文学、读教育名著、读古往今来的文化名著。三是间有所记。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做过的事,写自己的教育思考。
薛瑞萍的教育文字跟她的人一样十分具有感染力,她所写的《心平气和一年级》和《给我一个班就心满意足了》都成为当年的畅销书。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教育在线上看到她所写的网络班级日志。
此次会议上还必须要提到的另外一个“大家”——王崧舟。认识他是在去年杭州的“情感型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第一节课就是由王崧舟执教的《长相思》,贯穿于整节课的强烈的情感以及教师驾轻就熟、不着痕迹的教学风格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听课人,自此,王崧舟的名字也被我铭记于心,甚至成为我工作中所推崇的偶像。王崧舟爱书如命,勤于思考,甘于寂寞、从不张扬。因为有厚重的积淀,因为心无杂念,所以在他的课堂上,你总会被不知不觉带入情境,你总会心潮澎湃,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他曾在六年级执教过一节《感受死亡》的作文课,让每个孩子把自己最亲近的五个人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后,听老师指令按照自己的意愿一个一个地把他们划去,而划去一个就相当于这个亲人死去,即不再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当划到最后两个人的时候,许多孩子都在课堂上失声痛哭,有了强烈真实的感受之后,王老师没有多余的话语,让学生马上提笔,抒写自己的心情。这个做法曾遭到质疑,被认为太过残酷,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我却觉得这个作文方案新颖大胆,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缺少感受”“无话可说”“无病呻吟”的写作问题,而且与六年级的孩子探讨“死亡”,让他们感受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也是很必要的。据国外专门从事“死亡科学”研究的专家证实,9岁以上的孩子就已经知道,“死亡”同样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死亡不可避免。而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也很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就让孩子们了解,比如:人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在时间的两端,一端是生,一端是死,生与死不是对立的,因为有出生才有去世,要正式死亡。对死亡进行认知、思考,是一种充满人性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儿童智慧的哲学启蒙,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节《感受死亡》的作文课无疑是一节成功的课例,它再一次印证了王崧舟的与众不同和教学魅力。
此次会议上他执教的文章是《鱼游到了纸上》,再一次被他所营造的课堂氛围所感染,所打动,甚至一度热泪盈眶,并不是因为文本本身感人至深,是因为许久以来一直藏匿于脑海深处的,不甚清晰的理想课堂,蓦然间清晰地呈现于眼前,是因为享受到王崧舟精湛的教学技艺而激动不已。我想,在这样课堂中的学生是幸运的,而置身于如此课堂中的老师也是幸福的,所以,无论如何,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都应该把这样的课堂当作自己的追求,那将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回忆我校的书香校园创建之路,转眼间已经四年多了。在四年里,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全校开设诵读课,从诵读《三字经》开始,到后来,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选编我们自己的校本诵读教材,其中包括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唐诗宋词、新童谣等等。2005年,诵读工作步入正轨,学校正式提出,要加大对学生读书活动的促进,每月为学生推荐书目,每月召开班级读书会,倡导“亲子读书”“师生共读”,但比较而言,读书活动还没有像诵读工作一样,做得系统有成效。受益于此次会议,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开展师生读书活动的宗旨是:为了培养终身读者。何谓“终身读者”,就是把读书当作第一休闲选择的人。学校要尽可能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既经典又有趣的读物,让更多老师和学生爱上读书。可能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用秤来给老师和学生评分,用秤称书,根据书的重量给师生评分。
推动师生读书活动,绝非凭借几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办到的。我很喜欢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的一段话————
我喜欢那个种树的故事。它是一个法国作家写的。很多年前光秃秃的普罗旺斯高原上,一个牧羊的男子独自种树。他挖一个洞,把种子放进去。那是一粒橡树种子,一粒白桦种子……一战爆发了,二战结束了。那无数个洞里的一粒粒的籽儿就长出来了后来的普罗旺斯葱茏。高原不是一个人的。可这个故事写的是一个人的高原。我有的时候仿佛也是在高原上。想象着也有那牧羊人的浪漫和辛勤。想象着很多年后的橡树林子、白桦林子……我便开始挖起洞来。结果看见不远处也有别的人正在挖!我就把自己的手心摊开了给他们看:“是橡树种子!”她们也摊开了给我看:“是白桦种子”…接着我们就同时摊开了:“是安徒生童话!”“是《夏洛的网》”我们在高原的风中这样认识,我们把籽儿播种在高原黄土的洞里了。我们是在种植一个阅读的高原!高原不是几个人浪漫的地方。高原就是一个民族的事情,是一个国家的,是以后、以后的很多年。我们有责任让它变得葱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