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点灯人教育:邱凤莲:如何引领孩子亲近名著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9-08 09:58:17

      文学作品卷轶浩繁,灿若星辰。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如沙石,逐渐被河水堙没了,被流水冲走了,有些却如珠玉,经过激流的冲刷,发出格外璀璨的光芒。阅读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可以训练孩子们的一双慧眼,更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一颗慧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已证明,少儿时期的文化启蒙将决定人一生的精神价值取向,所谓素丝初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经典的作品长久以来滋养了无数读书郎,对他们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华,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引领阅读,首先要激发兴趣,将孩子们带进阅读的门里,让他自己在里面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而不是一口一口喂给他吃,逼着他吃,那样可能会消化不良,更糟糕的是可能会令孩子产生厌食的情绪,一些家长对孩子说:“读啊,读啊!”孩子看到书心里却感到畏惧和厌烦,为什么?这就是消化不良了。所以正确的引导能激发兴趣,而一味地硬性要求却只能带来负面效应。

      那么如何激发孩子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进而引领孩子们亲近母语呢?我想谈谈以下几点:

一、注重教师自身与文本的对话,避免对文本的曲解。

      马克思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对当前所要教学的文本的熟悉程度。我们教一篇课文需要吃透教材,我们和孩子一起读名著,更需要花费时间去熟悉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而不是凭借媒体对文本的介绍,凭借以往耳闻的一些细枝末节。只有对文本有了较完备的整体把握,我们面对学生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底气。不要以为孩子好糊弄,实际上孩子和我们共读的时候,他能感觉到老师的才华、思想、情感等等。

      比如《彼得·潘》这部名著,作者詹姆斯将荒诞的幻想、惊险的情节、细致的心理刻画、有趣的讽刺和幽默,以及成年人为泯的童心都编织进一连串的故事中,引人入胜。虽然这是一个传奇的童话故事,可是最令我感动的却是这个故事中从头至尾弥漫着的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而淳朴的感情,那种人间烟火味:比如永无岛上孩子们的那个地下之家里,温迪这个小“母亲”的形象,她的薄怒佯嗔,她做针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小母亲的感觉,孩子们对她的依恋;

      比如永无岛的形象,它救彼得·潘时,因为彼得·潘不能理解它的语言而非常生气,但是却执拗地一定要帮助彼得·潘,因为彼得·潘以前从不让他手下的孩子们伤害它;再比如彼得·潘在孩子们面前的霸道和他的恪尽职守,还有他的聪明中的那小小的狡猾,这点在《回家》一章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让叮叮铃关上达林太太给孩子们留的窗子,是想留下温迪,但是当他看到悲伤的母亲后,他的主意改变了。这并没有破坏彼得·潘在我们心中的可爱形象,反而因此觉得他更真实,更可以理解。这是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得来的。

      比如《三国演义》,和学生谈谈刘、关、张,老师们都能应付自如,但是如果教师没有读过《三国》,学生问起一些不太有名的人物,谈到他们,教师可能就会卡壳,比如刘璋的暗弱、魏延的悲剧形象,不读原著,怎么会明白? 

      教师通过和文本的对话,可以比较便捷地就文本本身与学生对话,这样,就实现了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沟通和碰撞。 

二、注重学生与文本的直接接触,消除对文本的隔阂。

      孩子心中对文本的隔阂源于他们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定势。在视听媒体中长大的这一代,比他们的前辈见多识广,可对这一切却是一知半解。他们似乎习惯了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懒得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追根求源。于是投其所好,一些穿着“书”的外衣的、非正规卡通读本通过一些不正常渠道反而占据了孩子们的书桌,蒙蔽了家长的眼睛和孩子们的心灵,有的甚至堂而皇之地站在书店的架子上。 

      有些时候,我们的教育是高高在上的,是生硬的,于是孩子们宁愿在电视机和游戏机前消磨时光,宁愿接受五彩缤纷的卡通书籍。因此,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有了兴趣,学生才愿意与文本直接接触,并且在接触中不断获得新的体验和认识。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觉得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1.接触文本前,调动积极的情绪。学生对一个全新文本的第一个认识,就是那是一本厚厚的书,有一点望而生畏。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打开书、走进去的愿望。调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简介书中的精彩片段,比如讲一段故事却不说完,或者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等等,这些都因书而异。总之,你不论想什么招,能起到调动孩子的情绪,使他觉得不读不快就成了。

2.接触文本时,保持轻松的状态。在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不要将成人化的理解强加给孩子。允许孩子不求甚解、一知半解。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它本身就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作为指导者,我们应将这份鲜活注入学生的心田,而不要让孩子觉得名著的面孔是严肃的,经典的东西是那么高不可攀的。要引领孩子进入阅读这扇门,我们不能老是站在里面说:这本书能教给你什么什么,能教育你怎样怎样。这都不如说这里很有趣更能吸引孩子。

      因此,在孩子接触文本的过程中,我们所做的指导,还是应扣住“趣”字,找一两个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讨论讨论,就可以了,不能照搬语文课的模式。让孩子保持轻松自由的阅读状态,这很重要。孩子读名著,他可不是为了接受什么严肃的教化,他可能只能为了追求情节的曲折有趣,我想,这很好,这正是引领孩子叩开阅读之门的一块敲门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失去了兴趣,老师们的循循善诱、苦心孤诣都是徒然无用的。因此,我们应放下名著经典严肃的面孔,只把它作为一本有趣的故事书去引导孩子读,吸引了孩子,就真正走进了文本。 

3.接触文本后,扩散阅读阅读的效应。比如让孩子来介绍最喜欢的书,举行读书交流会。这是追求阅读的一个扩散效应。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方法,比如和家长共读讨论一本书,向伙伴讲讲书中有趣的故事,小组共读后讨论,做人物卡片,进行相关书籍的推介等等,目的就是浓郁读书的氛围,让孩子经常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觉得读书是一件好事,是件快乐的事。

三、注重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内化,忽视对文本的解剖。 

      阅读名著时,你不用担心孩子们只是追求情节,实际上,孩子在追求情节的同时,在那个孜孜阅读的过程中就进行了语言的积累内化,只是这是隐性的。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大学生,也许他对于文本早已熟悉,老师精妙的剖析能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可是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解剖的越多越深入,他可能越是陷在迷雾里。所以课堂上的分析不宜太多。要实现孩子的语言积累,我们在指导阅读时,应做到这两点: 

1.重激励,少甄别。就是说教师要激发孩子的主体意识,注意激励孩子,比如读书专心啦、朗读有感情啦、会思考啦、读书讲究方法啦等,而不要对孩子读书的状态、能力加以过多的甄别,说“小王好,小李不行”这样的话。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罗森塔尔做的那个“期望效应”实验,他在班中随意抽取了几个学生,告诉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过了一段时间,等他再来到这样学生考察时,他点名的那几个学生确实成了最优秀的学生。他给老师的暗示,使老师在不知不觉中肯定这些学生,赏识这些学生,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所以这些学生走向了成功。我们在实践中,应注重对孩子的欣赏,对孩子点滴进步的肯定。

2.重赏读,少分析。“赏”是对文本的欣赏,赏读的形式很多,老师范读,学生自己读,个别读,小组读,轻读、默读,大声朗读,但在具体操作时,要因人因文而异,比如对于胆小的孩子,对于读书能力不太强的孩子,要鼓励他的朗读,可能他读得不好,但是老师和学生的表扬对他很重要,对他某一方面的肯定,就能激起他的勇气。还可以选择写得较感人、较适合朗读的片段进行范读、学生赛读等等。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