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点灯人教育:李怀源:图画书的阅读指导——以《活了100万次的猫》为例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8-24 09:07:03

      阅读是需要引领的,同时也需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判断、去想象。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引路人,要引导学生读到他们自己读不到的东西。阅读指导应该是“阅读——交流——指导——提高——更广阔的阅读”的过程。因为图画书与其他书籍有所不同,因此,在阅读指导的时候也有其独特之处。

凭借图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

      图画书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以文为主导型;以画为主导型;图文统一型。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图画书,图画在叙事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图画的线条、色彩都会带来文字所不能代替的感受。引导欣赏学生图画,观察图画上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对理解图画书的内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观察图画,看懂图上有什么;通过观察图画的细节,感受到人物可能在想什么;凭借具体的细节,想象将要发生什么,会有怎样的结局。

      《活了100万次的猫》属于图文和谐统一的图画书,图和文完美结合在一起。因为这本书的图和文字不在同一个页面上,因此教学时可以这样进行。

1、教师出示一幅幅图画,让学生观察每一幅图。只是观察,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和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图,并且在头脑中把整个故事展示出来。

2、教师指导观察。注意观察每一幅图上猫的眼睛,你从猫的眼睛中看到什么?你觉得它心里在想什么?

      也可以等讨论结束,再次观察图画,看猫的眼睛,感受一下猫在想什么。因为学生通过了解整个故事,已经可以猜到猫的内心了,学生这时看得很准确,也有很多发现。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刚才我们没有发现,而现在发现了呢?让学生养成一开始就注意观察图画的习惯。

通过阅读,让儿童学会讲故事。

      图文分开的图画书最适合让学生凭借图画,发挥自己的想象,构思情节,用图画讲述故事。先让学生观察图画,然后讲出自己根据图画想到的故事,再把图画书的文字呈现给学生,也可以用图画书的形式写故事。

1、在自由观察图画,自编故事的基础上,出示题目:《活了100万次的猫》。根据这个题目,回想刚才的画面,想想这应该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出示一幅幅图,引导学生再看一遍)

2、同桌互相讲故事。

3、把故事讲给全班听。

4、教师给学生讲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在适当的地方进行停顿,让学生接下去。

      图画书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的重复,学生喜欢这种重复,因此在重复了几次之后,可以让学生接着往下说。有的在关键处有所转折,让学生在转折处想一想下面将会发生什么?在《活了100万次的猫》中有这样一处:说到一半的时候,猫问白猫:“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教师有意识停顿,猫问白猫什么呢?让学生猜测。通过猜测,学生可以提高兴趣,对情节的发展有一定的预测,也能感受到作者这句话蕴含的意义。图画书的结尾,往往是画龙点睛的时候,这时候停下来让学生猜测,故事会怎样结束呢?

      教师通过适当的停顿,把握讲故事的节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学生慢慢地就会对故事的结构发生兴趣,慢慢就会懂得应该怎样讲故事了。当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停顿的时机要适当,停顿次数不宜太多。

阅读指导是把阅读引向深入的过程。

1、阅读后要进行交流。

      任何一种阅读形式都应该有不同阅读体验的碰撞,所以要用交流话题促使学生思考,把阅读引向深入。低年级的孩子虽然生活经验比较少,但是他们对故事本身具有天然的敏感力,尤其是对图画中表现的情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因此,图画书阅读以后,用不同形式让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通过和学生交流,对阅读进行指导。

      低年级孩子同样可以写阅读感受,可能只是一两句话,但是可以表达他们的感受,并且有利于养成他们思考和动笔的习惯。这是一些二年级孩子听完《活了100万次的猫》写的感受:

      这只小猫,真是太可怜了呀!如果所有的小猫都这样度过的话,那有多么残忍呀!(陈睿佳)

      我想说: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从未哭过。他经历了风风雨雨,活了一次又一次。虽然他从未哭过,但他的“爱人”死时却大哭,他是一只不平凡的猫。(满绪凤)

      我觉得这只猫很傻,因为白猫死了,他不会找别的猫吗?还哭什么呀。(周中斌)

      讲完故事就让学生把听故事的感受写下来。让学生写了以后再交流,为的是把最真实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而不受他人的影响,这样的交流才是真实的。

2、阅读指导要用话题去引领。

      阅读指导不是单纯的讲故事,也不是简单的道理归纳,更不是对学生的说教。阅读指导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的细节,引导学生通过眼神、表情等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把情节补充完整等。儿童阅读往往以兴趣为中心,教师的引导要围绕这个中心关照儿童的内心世界和阅读视野,真正的从儿童的角度引导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本身很感兴趣,不容易发现故事的内涵。教师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在讲完《活了100万次的猫》这样问学生:“假如给你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活100万次还是1次?”学生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对这本书表达的主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中高年级阅读指导时,可以让学生写感受,提问题,讨论解决。给四年级上《活了100万次的猫》时,学生听完故事让提出不懂的问题,共有8个问题,猫为什么喜欢白猫?猫为什么能活一百万次?猫为什么没有哭过?猫在白猫死的时候为什么哭了100万次?作者为什么写猫只写了5、6次?……其实没用我解决,很多学生就能自动把有联系的问题一起解决。李晓珊把“猫为什么没有起死回生?”解释为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找到了自己的感情,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他很满足,所以他不想活了……学生的语言比我想象到还要准确和精彩。

      在五年级执教的时候,学生的问题汇总为:猫为什么没有再生?(两种答案——一是他自己不想活了;二是有不可抗拒的因素)猫为什么为了白猫而死?那些猫的主人为什么在猫死后哭?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作者为什么以猫为写作材料?而不是鸟、狗等。

      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的疑问,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各年段阅读指导的重点不同。

1、图画书的阅读,低年级注重观察和想象。

      低年级的阅读以后,可以用图画和文字把自己想写的故事表现出来。在二年级执教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想象其他次是怎样活的?出示其中一段文字,有一回,猫是……猫讨厌……猫死了以后,什么人哭得……把猫埋在……低年级学生完全可以仿照这些句式进行自己的“创作”。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假如猫再活一次,他会怎样活?

      下面是二年级学生续写的故事:

      虎斑猫又复活了,他真希望把他的这条命给白猫,让她起死回生,自己永远在那漆黑的地下安详的长睡着。可是,他办不到。虎斑猫一直坐在白猫的坟墓前,不吃不喝,眼睛盯着一动不动,渴望白猫能够复活。和白猫一起的快乐时光不时在他脑中闪过。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虎斑猫死去了,躺在白猫的坟前死去了,再也活不过来了。

      虎斑猫又活了。他看着白猫的坟墓,他盼望着白猫活过来。住了几天,白猫真的活了,她和虎斑猫住在一起,过着幸福又快乐的日子。他们以后也过着这么幸福又快乐的日子。他们就这么活下去了。(王艺栋)

2、中高年级的阅读指导除了观察想象等,还要注重阅读感受的交流。

      下面是四年级学生的感受:

《活了100万次的猫》十分感人,写出了一只猫渴望得到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感情而活了100万次的事情。我觉得那只猫前100万次都是白活,因为前100万次都没找到真正的自我,最后一次它才得到了真正的自我。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只要活就要活得有意义!(李晓珊)

我读了《活了100万次的猫》这本书,那只猫感动了我。我看到那只猫头一次哭的时候,我也想哭。那只白猫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叫我感动的是,那只白猫死了,虎斑猫就整天哭,白天哭到晚上,晚上哭到白天,一共哭了100万次,眼睛都哭蓝了,最后那只虎斑猫也死了。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就掉下来了。(范晓宁)

生命是宝贵的,不能虚度光阴,要珍惜自己所经过的所有的事情。在世界上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只有经过种种痛苦,才有幸福的事情发生。(王双)

我觉得虎斑猫哭得一定很痛快!他头一次为一只猫哭。我想,他哭的时候如果把自己当作白猫,那么换位以后,他一定不哭了,因为白猫不希望自己喜欢的猫为她而流泪。(武璟璐)

那只虎斑猫虽然活了100万次,但是为了一只普通的白猫而死去。猫很伤心,因为他不能和心爱的白猫永远活在一起,所以猫哭了100万次。可能这就是爱情!(田凯)

      从学生的阅读感受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体验是不一样的。通过交流,可以丰富每一个人的阅读体验。不同年段的孩子应该是不同的,低年级是感觉,中年级是感受,高年级是感动,让每个学生通过阅读指导都有新发现,有新感受。同一本书在不同的年段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需要教师不断调整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想象、理解。交流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碰撞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来判断。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