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8-21 18:09:09
国内一项调查表明,80%的家长认为教育子女最主要的是家庭的责任,但有60%的母亲在孩子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家庭只有1%。中国的传统家庭是“严父慈母”,如今“慈父严母”却成了潮流。为什么会这样?在家庭教育中,“慈父严母”模式对孩子成长又有怎样的影响?
家庭教育压力和责任造就了“严母”
昔日令孩子惧怕的“威严父亲”,如今在孩子眼里越来越和蔼可亲,母亲却动不动颐指气使,“河东狮吼”。严父慈母何时变成了严母慈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演变?
一般来讲,男性收入比女性高,现代男性的首要任务是工作,因此,诸如家庭教育、抚养下一代的任务便落在了女性肩上,为了更好地管教孩子,许多女性不得不板起面孔,变为“严母”。而平时因没时间管教孩子的父亲,女性责骂时孩子时会表现出更多的宽容和怜惜,于是传统意义上的“严父”就变成了“慈父”。
如今的女性,除了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家务和教养孩子的压力外,她们还要与男性一样承担来自工作的压力。另外,女性在包括亲情在内的人际关系上要求更高,加之许多女性已不再是封闭的家庭妇女,她们大都有文化、有工作,因此她们对这个社会的残酷竞争和生存压力有了切身体会,内因和外因碰撞,她们会更倾向于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进行严格要求。随着孩子的成长,女性的焦虑期遭遇孩子的叛逆期,如果不讲究教育的艺术,为孩子付出最多的母亲,很可能成为孩子心中的“坏人”。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家庭的地位逐步提高,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男性在家庭里的权威和责任逐渐在弱化。“因为看到丈夫无法强硬,妻子就必须狠下心肠。再加上女性的心思大多比较细腻,对孩子的要求较严格、期望值也高,所以不知不觉就成了‘严母’。”河南省心理学研究会理事孟玉这样说。
“严母慈父”模式的出现可能与男女思维模式不同相关。男性可能注重主要方面,对于长远的事情看得重些,所以对于细节和当下的一些事情不是太在意,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相对粗线条一些,因而显得相对宽容、慈爱。女性相对男性而言,更注重细节,更细线条一些。因为关注细节,甚至执着于小事情,所以自然容易纠结、难以放下,所以显得不太宽容。所以可能不自觉地就严格一些,这是执着心态之下的自然表现。
“严母慈父”或导致中性化孩子偏多
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若隐若现”、母亲在子女抚养、教育等方面付出很多,这种对子女教育的不均衡,会导致严重后果。它破坏了正常的家庭结构和关系。
“严母慈父”这种颠覆传统的家庭教育分工的模式是否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有一种理论认为,“严母慈父”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令孩子无法体验女性(母亲)的温柔与体贴。这对他们的成长会形成种种性别认知的障碍,比如女孩男性化、男孩女性化。专家普遍认为,“严母慈父”的家庭教育模式可能导致中性化孩子偏多,甚至会使孩子的发展偏离正常的轨道,造成心灵扭曲。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一所小学二年级的一次班干部竞选中出现了这样一幕:参加候选的女生个个大胆泼辣、坦率直接,而原本就为数不多的参选男孩却显得畏畏缩缩、胆怯拘谨,缺少应有的帅气和勇敢。
孟玉说:“孩子是有样学样的。‘严母慈父’的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性别特征的形成具有负面影响,既不利于男孩培养男性魄力,也不利于女孩认知男性的阳刚与理性。所以,现代社会仍需强调‘严父慈母’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孟玉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同的。男性更多地为孩子提供成长的“主干”,母亲的细心和耐心则为孩子提供了枝叶与养分,只有“粗细结合”,孩子这棵“小树苗”才会长得主干挺拔,同时枝繁叶茂。
由父亲来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自立能力,比较符合孩子的心理基础。由母亲来负责培养孩子的情感、道德意识和心理调节能力会更合适。“此外,父亲更加勇敢,有利于维护孩子的探求欲与好奇心;母亲相对胆小,可提供更多的安全感。过多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会使孩子胆小怯懦、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一般而言,男性活动范围大,可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外部环境;女性更倾向于观察细节,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耐心。”孟玉说。
家庭教育“宜粗不宜细”
影响孩子性格的因素是综合性的,有家庭、老师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如果父亲对孩子的缺点宽容大度,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男性气质的体现。但如果父亲过于“软绵绵”、一味“迁就”,没有任何原则,这对孩子的性格成长必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幼儿,因其接触范围小,家庭影响力更显著。
教育专家认为,在子女面前,女性要帮助男性树立其父亲角色的权威形象,要鼓励男性多做决定。时间久了,男性自然会更多地参与到子女教育中来。此外,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是“严”或“慈”,父母双方要多沟通,达成一致,不能一味的“严”或一味的“慈”。
家庭教育“宜粗不宜细”,应分清“主干与分支”,不可本末倒置,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孩子是父母双方的责任。但在单亲家庭或者夫妻双方分居的状况下,失去父亲的孩子会缺乏父亲的教育,这时该怎么办?孟玉认为,此时母亲千万不要去乱填补父亲的角色,可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男性亲属。孩子对男性的学习,并非一定要来自父亲,这种状况下的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