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中国教育报:吴非:当老师,要试着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06-23 14:44:03

摘要:曾有人访问,想了解我在教学方面有什么“建树”,那意思像是觉得,从教多年,应当有一套特别的“某某教学法”。我则总是疑惑:作为教师,能依据教育教学的常识去做,就不错了,我能有什么“建树”?退休后,有时间细细想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生命中那么多时间在课堂上度过,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师是否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这是著名杂文家、语文特级教师吴非老师记录在新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当中的思考。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培养。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多种有效的保障:教师的专业技能,课堂的组织形式,学习观念的培养,社会评价文化的认同,等等。教师的专业技能决定了他在教学中的地位,否认这一点,“教学”也就不存在,不能简单地喊一句“把课堂交给学生”。过于简单、意在吸引眼球的口号,会招致有害于课堂教学的浮躁,无益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师要有爱心,更要有智慧

     教育不能仅仅凭借爱心,更需要智慧。仅有对教育的热爱,未必能胜任教学任务。曾和一位心脏外科专家交流,说起爱心与智慧的话题,他说:“我不太同意社会的一般看法,我认为智慧比爱心更重要,医术高超,病人的痛苦就少。以儿童心脏手术来说,胸腔打开的时间越短越好;仅仅有爱心,可能不行。”行医与教学未必是一回事,但他的话也令我深思。行医是“救命”,千钧一发,而“教育”将长久地影响人的一生,要提高生命的质量,点点滴滴,滋润人的心灵。

     对一名富有爱心的教师而言,他可能更得有智慧。

向所有的人学习

     “了解自己”,是学习的起点。我深切感到,我的智慧是有限的,好多领域的知识我不了解,好多应当读的书我没读过,这就让我把继续学习当作生活的主要内容。

     每位教师都可能有自身的教学优势,要敢于“扬长”,但也要敢于“不避短”,善于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当然也包括向学生学习。——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学习他不是为了成为“他”,而是为了成就“我”。

     有这样的意识,就能不断开拓学习的新途径。我在50岁时参加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在长期的工作中,认识了很多比我年轻的教师,我只注意他们强于我的地方,这样,我丰富了视野,学到了更有趣的知识。如果我倚老卖老,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时有感悟。

教师的阅读生活

     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很正常的事。有时我想到,教师的辛劳,不在于个人的兀兀穷年青灯黄卷,而在于要花更多的时间,想方设法地劝说孩子们读书。比这更难的,是明白教育的进步,需要有一个“学习的社会”,教师得走出教室,劝说更多的人阅读。然而,最难,也最令困惑的,是现今要劝说教师阅读。

     教师不阅读,教育没希望。

     作为一种生命方式,阅读只能是“个人”的追求;阅读只有“个人”才能完成,只有“个人”才能在阅读中思考,因而只有“个人阅读”才能真正获得教养。

     我的一位青年同事应约把读书笔记结集出版,书名用了帕慕克的话——“把自己和书关起来”,这对是我重要的启示!很多教师回顾自己的成长,也都很重视读书静修的经历。

     “文革”中我在农村插队8年,被剥夺上大学的资格,为借一本书,往往要走几十里路,如饥似渴,当年独自在油灯下读书的幸福感至今难忘。我认识的几位前辈回忆最有价值的读书,竟然都是在监狱里!现在各方面条件比较好,是教师专业进修的好时期,如何抵御诱惑,拒绝平庸,需要有明智的选择。

     因为阅读是充满个人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因此它不大可能受行政措施的干预或管理。所以,阅读需要一个“静”的环境,没有必要“集体行动”。读书需要交流,可以有读书会、书友会,然而前提必须是个人的阅读。个人的阅读是自由的阅读。

教育要“适量”,不要“大量”

     常听班主任或教师说,对“问题学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何辛苦云云。为什么动不动就要“大量”呢?“适量”最好,“大量”未必好。学生心有郁结,情绪不稳,他或许想独处一阵,他认为自己没有妨碍他人,他希望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可是,班主任每天找他谈一次,而且是当众把他请出教室,站在走廊上谈话,同学隔着玻璃窗能看到老师的“苦口婆心”或“喋喋不休”,这能有什么效果?

     经验和教训告诉我:要“适量”,还要看“机会”。对一些有问题的学生,我后来很少谈话,只是在他来找我的时候,在他的眼睛望着我的时候,把早已考虑好的话告诉他。

     那些“难教”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道德缺陷,而仅仅是“青春病”——有些是对课堂厌倦,有的则是家庭不幸,有的是想懈怠一下,他暂时对一切失去热情,而不止是学习。

     多年前的一名学生,书香世家,许多名人都见过,教师在他耳边聒噪“成名成家”,能有什么用?他无动于衷。很多老师认为他是典型的“教不好”,我为此也耗费很多精力。总是好上三天便故态复萌,他也很苦恼。20年过去,没上过大学的他人到中年,见多识广,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的见解。这有什么不好的呢?如果学校评价教师,把所有的学生都“教好”,不仅“一个也不能少”,而且要“规格统一”,那种教育必然也是失败的。

不要让课堂上无意间的话,伤害了学生

     大而化之的教学,往往在于把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事想得太简单。如果能想到,课堂教学无意间的话语,会给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就不能不慎重。

     我曾对一位老师说,上课不要用“寡妇”这个词,老师疑惑地说,课文上是这样的。我说,不得不说,你就说“守寡”。有什么不同呢?“寡妇”这个俗称缺乏对人的尊重,而“守寡”则是成年女性的某种状态。没有别的目的,是考虑到这个班有一两个同学家里有“情况”,可能会引发某个学生伤感,那就不读这几句,不动声色地跳过去。再如,即使讲课时不得不涉及“离婚”,也要考虑个别学生的感受(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小学生),因为几乎每个班都有单亲家庭的学生。我也会在课上装作无意地说“离婚率高也是社会文明的特征”。

     教师的表达要注意,不能贬低任何职业,教师的语言也要有教养。有个老师说“没想到一个农民工字写得这样好”,可是他的班上,有几位同学来自“农民工”家庭。教学中最好不要用“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这样的词,我们这个班,除了汉族,还有其他民族的同学。

学生在看我种地

     我说,我是个农夫,在自己的地里劳作,这一小块地,也要受“天时”影响,这就让我不停地流汗。如果要说这和其他职业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有近百名青少年,每天盯着我,看我是怎样种地的。

     我对学生说:“你们信不信?如果我去食堂,我会是最好的厨师;如果我做清洁工,我会是学校最好的清洁工。”教室里沉默,学生盯住我看,大部分学生默默地点头。

试着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

     职业倦怠来得过早,可能是因为我们对教师职业的期望过高。我之所以能比较平静地待在课堂里,是因为我很早就不相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这句话的人,或是传这句话的人,大部分没有太多的课堂经历。如果他每天沉浸在课堂里,如果他眼睛中有学生,也许未必会说这样的话了。你试着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如果你能用学生的眼光揣摩自己的教学,可能就会感到新奇了。——不是一天,是每天,每天如此。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