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南方周末:课堂革命静悄悄 体制内外的语文对话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5-18 15:08:53

摘要:编者按:从高考到录取,从大学去行政化到教育家办学,从教育财政投入到教育平权,各种宏观的教育改革讨论,已经很多。但对中小学尤其儿童教育的关注,在公共媒体上呈现得很少。这丝毫也不意味着中小学教育就没有高等教育重要,恰恰相反,如果中小学不能让孩子们葆有善良,懂得敬畏,养成强烈的好奇心和广泛的探索兴趣,在自我、经典与世界之间形成活泼泼的基本关系,大学阶段的教育,很可能已经太迟了。

      母语教育可分解为四个层面的目标:一是让孩子们具有成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此基础上,语文教育还应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学的教育,培养未来公民的心性、情感、想象力。其三,还应包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以及第四,文化中内含的生命智慧,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意趣等。

打手电在被窝里读的才是好教材

      “欢迎教材主编张庆、朱家珑公开回答。”

      给孩子们的公开课结束后,杭州越读馆语文教师郭初阳面对台下六百多名体制内外的语文老师,对《鞋匠的儿子》一文里的插图提出疑问:是不是把一张“9·11”后反恐时用的图,用作了林肯总统演讲时的图?

      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对小学语文教材提出质疑。早在2009年7月,“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就与郭初阳、特级教师李庆明等组织了一场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大讨论,两天半讨论的成果之一,是出版了一本《小学语文教材七人谈》。

      在这本书里,徐冬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问题,仍是从学拼音、字、词、语法等出发,“科学主义、工具主义占主导”。郭初阳提出,一本能让小孩子愿意打起手电在被窝里偷偷读的教材,才是好教材。

      这样的教材,内容主要应是童谣、童诗、故事、童话、神话等。如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朱自强所言:儿童上小学前已听了很多故事,从学前阶段到小学阶段,教育不能脱节,要利用学前的根基,“就是小学语文教育要儿童文学化”。

      现在流行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都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郭初阳、蔡朝阳、吕栋几位70后一线语文老师概括出三套语文教材的四大缺失:

      第一,经典的缺失。缺少好文本,即使来自经典,也多被改编得面目全非;第二,儿童视角的缺失。“大部分都重在说教,极少有真正符合童心,富有童趣的”;第三,快乐的缺失;第四,事实的缺失。比如,几个版本的二年级下册都有的“爱迪生用智慧救母亲”的故事,经考证,是虚假的。

      与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这种批判呼应,20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套“民国老课本”。这套课本,是1902年由当时的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的第一套近代成功的新式教科书。此次出版,编选者将其分为启蒙、常识、歌谣、修身、故事、童趣六大类。看分类即可知,与现行语文教材的编选思路差别巨大。

      譬如启蒙卷第一课,是一个硕大的“人”字。不是人世间孤零零的一个人,而是配了一幅大人们穿着长衣短褂的家庭图:有爷爷奶奶,有父母,有兄弟姐妹。

      再如《晨起》课,简单十余字:晨起,见父母,问安。兄弟姊妹,相见,问好。人文精神植根于家庭的孝悌和礼节,正是中国人最基础的生活形式。

      冉云飞一直研究废科举以来的语文教材,他有段话总结20世纪上半叶的语文教材编纂情况:

      教材的编写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大出版社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世界书局、北新书局等争相延请诸如蔡元培、张元济、陆费逵、舒新城、叶圣陶、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傅葆琛、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赵景深、姜亮夫、蒋伯潜、蒋维乔、庄因等名家编纂教材,其竞争之激烈,有目共睹。由于大学是自行招考,故不需要全国统一教材,因此,教材的编辑出版充满活力,老师甚至学生成为教材是否畅销的终极裁判。

      徐冬梅在2003年创办了“亲近母语”研究院,研发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文本,如诵读教材:《日有所诵》;文学教材:《我的母语课》;写作教材:《我的写作课》等系列,并将这些文本课程化。

      但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依旧提“课外阅读”,徐冬梅说:“我不同意这个概念。阅读必须进课程。”

语文课与批判性思维

      但现实不容乐观,一本教材教到底的老师很多。少数老师的课堂教学,超出了一本教材的内容。2014年10月31日,在郭初阳上的这堂《鞋匠的儿子》里,除了课文,他还选用了一篇刊发于2009年《南方周末》的文章:《我接受了<纽约客>的核查》。

      课堂中,他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启发他们对“事实核查”的各种理解,随后现学现用,请学生了解他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对《鞋匠的儿子》一文中的各种细节,进行事实核查。结果他们发现,林肯跟父亲关系并不好,课文所写这次林肯的演讲,及那位嘲笑林肯的参议员,存在虚构,此外,也没有史料可以证明林肯的父亲做过鞋匠。这堂课,让台下观课的一些语文老师感到“震撼”。随着他对台上学生的提问,有人在台下投入地小声回答。

      这样的语文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并不多见。“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问题,表现在课堂教学,是长时期地、大面积地出现教学内容的不正确、不合适”。王荣生是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第一位博士,这段写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自序”里的话,是他对语文教育的一个整体判断。

      郭初阳的另一堂《愚公移山》的课件也流传甚广。在那堂课里,除了让学生读通课文,激发他们理解《愚公移山》的文本意图,他继续让学生基于文本进行发散式解读。学生的解读花样繁多,诸如:“生了个女儿,然后就断子绝孙了”、“移山这是愚公他本人的行为,而他的子孙可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可能有些人不愿意去参加搬山这么傻的活动”……

      在这些课上,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落在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公民素养的形成。这跟陈寅恪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脉相通。其实,对教材进行“事实核查”,也是在履行公民,而不仅是一位教师的基本权利。

      公民教育在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刚刚出版的《盗火者》一书载:“根据教育学者杨东平的回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恢复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题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被提起。根据中央指示,上海的初中曾在80年代后期一度开设过公民课……”。

      “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把母语教育分解为四个层面的目标:一是让孩子们具有成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此基础上,语文教育还应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学的教育,培养未来公民的心性、情感、想象力。其三,还应包括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以及第四,文化中内含的生命智慧,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意趣等,“这是四位一体、不可分割课程的目标,也是我们母语教育的一个体系”。

从语文能力培养到生命智慧养成

      除了独立思维能力,中小学生的生命还有更柔软和丰富的维度。在这次“语文对话”论坛上,同为“体制外”老师,成都华德福学校的吴文冰带来的,是一堂教育如何顺应孩子整体生命发展节奏的讲座。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主张尊重孩子天性和生长节奏,融入自然,追求内在生命自由的教育体系。非常强调以艺术等方式使孩子的“身、心、灵”与世界发生整体连接。看起来,跟中国传统主张的“天人合一”或孔子主张的“君子不器”、“从心所欲不逾矩”式的全人教育有相似之处。这次讲座的题目,就是《华德福课程中7-14岁孩子母语中的民族魂教育探索》。

      华德福的创始人、奥利地人鲁道夫·史丹纳认为,人的生命发展基本以7岁为一个阶段。0到7岁,要让孩子们相信世界是“善”的,“虔诚的心,是我们当代最缺乏的”。7到14岁,是“美”的发展;14到21岁,是理性、“真”的发展。

      与丈夫黄晓星、朋友李泽武三人在成都创办中国大陆第一所华德福的张莉曾如此介绍具体课程:一年级以童话为载体,没有时空概念。二年级让孩子发现,人不是那么美好的,有性格上的缺陷,像狐狸那样狡诈,像狼那样贪婪,于是要学寓言故事。三年级,孩子进一步觉醒,发现是“活在这个世界中”的,要学习世界是怎么来的,可以讲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四年级,孩子们会发现有不同的性格特质,有时就像冰与火的碰撞,才有北欧神话里比较浓烈的对比。五年级后,孩子还需要知道人类是怎么发展的,不仅只是关于“我”的问题。

      华德福有一个人类文明经典的大纲,但没有很固定的教材,具体教什么内容,由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两个七年级的老师可以上得完全不一样,只要在整个人类的意识范围内就可以了”,“教师是什么人,比教什么更重要”。华德福的课堂有个特点:没有传统的分科制度,主课都是融合语文、数学、艺术等内容的综合课程,教材以经典作品为主,“比如说学埃及直接就学《亡灵书》,三年级就读《圣经》,有的是原文”。

      “华德福非常强调孩子自我的建立,不断有独立的能力,思考的能力”。一个人只有有了内在的自由,才会有创造力。吴文冰强调:“他要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爱好,即使所有人都看不起”。

      这句话,容易让人想到孟子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都是讲自我认同,只不过,孟子有“自我反省,理直气壮”为前提,与“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爱好”颇不同。

      但吴文冰其实也很强调中国文化的“力量”,推崇儒释道的经典。在她所在的华德福学校,学生从六年级开始背《老子》、《论语》、《诗经》。

      全国优秀教师朱爱朝的讲座《用艺术的方式与世界连接》,充满了华德福的味道。她让孩子们“用吟诵把孤立的个人结合成一个整体”,又带领孩子们观察自然变化,以七十二候、二十四节气为基本线索,用图画和文字做自然笔记,使三年级的孩子体验到活泼泼的人与天地融通一体的生存感。

玩出来的“发现”课

      “再玩一会呗!”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博士的一堂《大脚丫跳芭蕾》,让孩子们舍不得下课了。整堂课,以“发现”为核心,从书的封面,孩子们“带着好奇与猜测”,从故事情节到文字表现,从人物特点到画面颜色与构成,从对书本主题的理解到发言学生“中断跳舞”与“画得太丑”的自我经历,从角色表演到上台绘画,一直探索到书的封底。刚开始,学生还举手要求发言,到最后,基本就在抢话筒了。

摘录部分课堂内容:

老师:同学们好!……我以一个附小语文老师的身份,向同学们来推荐一本书。今天我们走走停停,先从书的封面开始,带着好奇与猜测看下去。让我们聚焦封面,注意哦!我发现——

学生:我发现这个跳芭蕾的人脚特别大。

学生:老师,我补充,我发现她的动作做得非常到位,而且很优雅。

学生:我发现她的腿长,胳膊也长。

……

老师:大胆猜测,这是一个关于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这是关于一个芭蕾舞女孩跳舞的故事。

学生:我更觉得这是一个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励志故事。

……

老师:这么一双大脚要转起来,立起来,很困难,但她依然这么努力,跳得那么好。……其实,贝琳达不觉得自己的脚有问题。可参加一年一度的芭蕾舞表演选拔时问题就来了,评审委员一看到她的脚就大叫:“暂停!”“天哪!”男爵三世说:“你的脚大的像条船”。评论家乔治说,“简直和海豹的鳍差不多了”,贝琳达难过了好久,她想或许那些评审委员说得对,我的大脚真不适合跳舞。

学生:我发现评委们光看她的大脚,没看到她试跳就不让她跳,可以看出评审们光看外表不看内在。

学生:我觉得那些评委说话的时候完全伤了贝琳达的自尊心。

学生:我发现贝琳达躺在浴缸里,上面滴着一滴水就像她流的眼泪。

老师:你们是不是看到了?这个同学有个优点……他发现了细节,第一次掌声送给他。一个画家小小的点,你就发现了这是她的眼泪。

学生:我还发现就以这幅图为主,在书上是灰色调为主,也反映了贝琳达的心情是很难过的。

……

老师:我们还可以再想……她这样难过,如果要为这幅画面配乐,你打算配出什么样的旋律?

学生:我会配那种比较悲伤的像暴雨在乌云下面的感觉。

老师:你听过吗?能起个曲名吗?

学生:《天鹅湖》。

……

学生(朗读):大都会芭蕾舞团的指挥听说了这件事,他朋友的朋友叫他一定要去看贝琳达跳舞,他去了。他很惊讶,他非常赞赏。他觉得好感动。

老师:好啊,亲爱的同学们,故事情节到这儿了,这可是剧院的芭蕾舞团的大指挥……现在我就扮演这个大指挥,你们现在就是朋友的朋友,一定要让我去看贝琳达跳舞,你得说服我。开始了!

学生(表演):兄弟,你一定要去看贝琳达跳舞啊,人家都说她跳得好,有句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现场的人连猫和小婴儿都很仔细地看,连厨师烧饭时候他也情不自禁地都打起了节奏来了。

学生(表演):兄弟,据说在费莱迪的餐厅里面有一位舞者,她跳得非常好,并且奇特的是她有一双大脚,而且跳得非常好,你一定要去看。

……

学生:再玩一会呗!

……

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还要研究这个画家创作的意义、背景。你会发现,《大脚丫跳芭蕾》原来只是其中的一个前传,她还有这么多传呢,人生的成长怎么可能一次就成功?想不想继续看下去?……所有的故事都似曾相识,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所有的故事都是你我的故事,就让我们全体同学起立,学着这贝琳达优美的舞姿,来一个左转,让我们优美的谢幕吧!

学生:老师再见!您辛苦了!

亲近母语:将好文本课程化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教材问题。窦校长的这堂课,用的是绘本,不是指定教材。对教师来说,一篇好文,一本好书,能使“一堂好课”有最起码的基础。

      重印民国老课本,开发“亲近母语”系列课本,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儿童母语教育课程化?怎么与国家课程标准衔接?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是“亲近母语”的实验基地,在江苏省特级教师岳乃红的带领下,从2002年开始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

      其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即以儿童为本位,阅读为核心,文学教育为路径。“当这些美妙的文学作品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时,当优质的文学开始点燃他们沉睡的心灵时,真正的教育就开始发生了。”岳乃红说。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丰富课程形态。2002年,岳乃红在语文课时中拿出一课专门手于《亲近母语·自读课本》的教学,到2012年,他们又带着孩子读《我的母语课》。2006年,亲近母语课题组开始研发《日有所诵》,儿童诵读课程开始走进课程体系,其间,整本书阅读课程和图画书阅读课也走进了学校的语文课程。

      这种以阅读为核心,重新构建整个语文课程的做法,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将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如何科学有序地规划和安排这些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类型课程的教育的效益?

      他们的做法是,八节语文课,五节做国家课程,主要教教科书,三节做以阅读为核心的其他课程,比如整本书阅读交流、图画书教学、读写互动等。另外,还有零散的课程,如“日有所诵”,每天坚持诵读一篇诗文,老师每天给孩子们大声朗读10到15分钟的书,一周后,再一起分享所得。2012年,最早上新课程的学生毕业了,他们是这些课程真正的受益者。

      2014年10月24日,对基础教育改革失望乃至绝望的钱理群先生,依然在《南方周末》的访谈中提出“影响一个算一个,帮助一个算一个”,靠“真正的教师”“联合起来做好事”,使“静悄悄的教育存在变革”。

      这些真实的变革,正在继续。本文所述,只是中小学教育变革中的少数例子。所有这些真正热爱教育的人,是中国教育慢慢涅槃重生的动力所在。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