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儿童吟诵课程方案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4-15 17:46:23

一、课程概述

1.项目界定

儿童吟诵课程是指以《我爱吟诵》(小学初级、中级、高级)为班级实践用书,探索吟诵在班级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探索吟诵与儿童言语发展、生命成长之间的关系。

2.项目背景

吟诵是古代汉语诗文最主要的创作方式,唯一的诵读方式,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自先秦开始,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吟诵在古代主要通过教育系统(私塾和公学,前者为主)传承。随着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难,吟诵首次受到打击。其后,汉语朗诵定型,取代吟诵。近百年来,随着吟诵退出课堂,吟诵渐被国人遗忘,并面临失传的危险。

一大批著名学者、教育家一直在呼吁吟诵归来:唐文治、赵元任、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直至周有光、朱东润、赵朴初、南怀瑾、叶嘉莹、戴逸……2008年,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发起成立中华吟诵学会,开展了大量的抢救、整理、研究、宣传、教学、展演等活动。2010年,由中央精神文明办、国家语委、教育部联合启动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资源库”拍摄了800篇古诗文吟诵的录像,免费提供给全国的语文教师制作课件。2010年,国内第一套小学吟诵教材——《我爱吟诵》出版。在吟诵传统濒临失传,中国人对吟诵已很陌生的背景下,《我爱吟诵》是吟诵回归小学课堂的重要抓手和坚实基础。

3.课程实施的意义(表述吟诵对于儿童语言和精神发展的独特意义)

吟诵让儿童感受到汉语言诗文最初、最真、最美的声音,感受到母语的韵律。吟诵是儿童体验中国文化的一条路径,让儿童汲取来自根部的营养,并促进着儿童发展的平衡。

二、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理念

儿童吟诵课程是以促进儿童言语发展和精神成长为目标而构建的适合儿童的吟诵课程。其基本理念如下:

(1)从儿童出发

课程设计以儿童为本位,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以儿童的言语发展和精神成长为目标,课程实施重视儿童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感悟。

(2)从声韵出发

中国的诗歌,其涵义不仅仅通过文字来表达,更重要的是通过声调、韵律、节奏、曲调等声音的方式来表达。声韵是有涵义的。吟诵将诗的意蕴传达出来,与喜爱旋律、节奏的孩子相契合,让诗的种子轻柔地落入孩子的心田。吟诵让古诗文教学走上了循着声韵的回归之路,打开了儿童传承传统文化的一扇新门扉。 

2.课程设计思路

(1)学吟。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吟诵将诗的意蕴,诗的无以言说的深层含义传达出来。离现代孩子有一定距离的语言,经由吟诵,儿童得以领略其中无以言说的意蕴,与诗人做深微细密的交流。吟诵是一种实践的艺术,不是可以从理性学习的一种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让儿童跟随教师或《我爱吟诵》光盘中的吟诵名家录音学习吟诵。

(2)缓慢推进。

吟诵离开学校教育已有百年,在儿童最初接触吟诵的阶段,不宜操之过急。各实验学校宜从《我爱吟诵》(小学初级)开始,每周吟诵量定在一篇,在缓慢前行中让师生浸润于其中,感受吟诵的力量。

(3)形成节奏。

通过早自习,语文课前的几分钟,每周一节吟诵课等方式形成儿童学习吟诵的稳定节奏,培养其养成吟诵的习惯。

(4)适当指导。

《我爱吟诵》第一次把小学古诗文的声韵意义揭示出来,在教学中,应运用书中的“吟诵建议”,把吟诵的效果与声韵分析相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文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引发儿童的兴发感动,教师可根据儿童认知水平,对古诗文写作背景简要介绍,对古诗文意思进行简单疏通。

三、课程目标

1.总目标

让儿童经由吟诵,感受汉语言诗文的韵律,并将根扎进中国文化的土壤里。

2.分年段目标

(1)低年级:培养儿童对吟诵的兴趣,让儿童爱上吟诵。

(2)高年级:培养儿童对于汉语言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并逐步养成吟诵的习惯。

四、课程内容和实施方案

1.课程内容

使用国内第一套小学吟诵教材——《我爱吟诵》。全书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所选篇目,基本涵盖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篇目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课标两次修订的《小学必背古诗80首》和《小学必背古诗70首》中所有的诗词;二是教材(主要是人教版)中的古诗词;三是中华经典诵读(包括蒙学)的内容。

说明内容安排的基本原则

课程书目(见附件)

2.课程实施

(1)实施时间和方式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吟诵教学时间。通过早自习或固定的吟诵课,每周学吟一首诗。

吟诵是口耳相传的一种艺术,因此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聆听别人的吟诵。《我爱吟诵》所附光盘上的吟诵是由中华吟诵学会组织多位吟诵专家进行录音、筛选和审定的,每篇作品都配选了不止一个吟诵录音。教学中,应让儿童有充分的时间跟随光盘学习吟诵。教师也应积极学习吟诵,以自己对吟诵的热爱点燃学生对吟诵的热情。

教学模式(教学流程)

1、导入,引发兴趣。简单介绍诗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心情下写下了这首诗。简单疏通诗意。

2、学诵:依照平仄规律诵读古诗。

3、聆听老师吟诵或聆听吟诵光盘录音。

4、学吟:跟随教师或吟诵光盘录音学习吟诵。教师可让儿童根据平仄符号边吟边做动作,让儿童在依平仄而舞的有韵律的动作里更好地学习吟诵。教师应安排充分时间让儿童反复吟诵,并与儿童一起学吟,以身示范。

5、结合古诗写作背景或诗意,带领儿童更好的领略吟诵的声音中所传达出的意蕴或情感。

6、儿童脱离老师或光盘,齐声吟诵。

(2)基本课型和典型案例(案例见附件)

基本课型:

目标:通过反复学吟,让儿童更深入地领会古诗文的意蕴,养成吟诵的习惯。

要点:

1、反复聆听,反复学吟。

2、教师应以身示范,与儿童一起学吟。

3、将吟诵与简单的背景介绍、诗意疏通相结合,更好的领略吟诵的声音中所传达出的诗歌的意蕴或情感。

典型案例:

教学内容:《我爱吟诵》(小学初级)第二首——《渡汉江》

教学目标:

1、通过吟诵《渡汉江》,使儿童感受到漂泊者特有的心境。

2、激发儿童对吟诵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1、教师简单介绍诗人是在什么时代,什么心情下,写下的这首诗。简单疏通古诗意思。

︱  ︱ -  —— ︱

岭 外 音  书   断 ,

-  —— · · ——

经 冬  复  历   春 。

︱ ——  - ︱ ·

近  乡  情 更 怯 ,

·  ︱  ︱ —— ——

不 敢   问  来   人 。

2、儿童依照平仄规律诵读《渡汉江》,边诵边依照所标记的平仄符号做动作。

(1)教师带领儿童反复诵读。

(2)齐声诵读。

3、聆听老师吟诵或听光盘录音。儿童边听边依照所标记的平仄符号做动作。

4、反复学吟。

儿童跟随教师或录音反复学吟。在学吟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儿童边吟边依照所标记的平仄符号做动作。

5、结合古诗写作背景和古诗意思,让儿童体味吟诵的声音中传达出的意味。

6、全班齐声吟诵数遍,边吟边做动作。

(3)课程评价方式和建议

儿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进行吟诵,并提交吟诵视频或者音频给教师,由教师给予评价。

五、课程资源

1.教学资源:《我爱吟诵》课程用书与光盘

2.教师用书:《我爱吟诵》课程用书与光盘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