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证着这个时代一息尚存的古典精神。
10月的北京,中华吟诵周。来自世界各地的吟诵团体、吟诵学者以及民间的吟诵者齐聚一堂。他们或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或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同时站到了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我们惊奇地发现,这群人在曼声长吟中竟是如此陶醉,如此享受,仿佛追寻着遥远的、恍若隔世的精神之梦。
吟诵,这曾是传统中国人精神世界中拥有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文化中属于个人性的吟诵是陶醉在自我精神世界里的美学享受,而作为教育手段的吟诵则不光是私人的美学体验,它要经由美学体验走向母语的“内心”。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对吟诵抱有的态度,首先应该是抛弃成见,了解并研究它,结果也许和您的想象并不一样。譬如语文教育,吟诵的视野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内容,像朗读方式——当下的教学中,我们强调朗读要读出感情,无论是个人读还是齐读都是感情充沛,却常常因为内容形式不合而表现不当。还有课堂里统一的“话剧腔”,当“舶来品”大行其道时,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却被遗忘得一干二净。如今如果找回来吟诵,孩子们是否会多一些选择,我们的语文课堂风气是否会更加自由、活泼一些?琅琅书声与风雨谐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另外,形式有时候是重要的。从形式入手,一点点积累,或许能够启发我们继承传统、学习语言、语文的方式,或许能改变语文教育的现状。而对于推广吟诵而言,这同时也是建立起普遍规则、破除思想壁垒的过程。慢一点不可怕,对待母语的态度一定要是审慎认真的。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通过吟诵找回来的不应当是古老的外衣,而应是属于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优雅的美感。吟诵不是目的,它是陶醉在语言、文学、音韵美中的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成分,它是我们亲近自己母语的独特方式。
对于教师而言,吟诵何尝不是改善语文素养的契机呢,传统文化中浸淫、涵咏的工夫说到底是一种文学的生活方式,我们知道,要改善教师的语文素养,根本还在于改良教师的生活方式……
吟诵之美,善哉!
原文出处:http://www.yinsong.org/bencandy.php?fid=41&id=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