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者:  发表时间:2015-03-25 16:31:09

      这两周,我们吟诵《四时田园杂兴》。

      第一首押的是“麻”韵。

      “麻”韵是个挺傻的韵。“花”“家”“沙”“斜”,颠来倒去,就那幺几个字可以用。徐老师如是说。

      “烟笼寒水月笼沙”“远上寒山石径斜”“朱雀桥边野草花”“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呵呵,还真是这样!

      因为《四时田园杂兴》,看云“发现”了两个麻韵字,就是“麻”和“瓜”。麻瓜!呵呵!好像更傻。

      徐老师的“傻”,是简单、率直——或者尾韵听起来简单、率直的意思。《乌衣巷》傻吗?然而这首《四时田园杂兴》真的简单、率直。风调雨顺的太平岁月,庄户人家的紧张忙碌,都在这个土得掉渣的麻韵里了。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昼出耘田——夜绩麻——”“出”和“绩”都是动词,都是入声字。庄户人家昼夜操劳的景象于是活在声音里。“田”和“麻”的长音,又似乎是在强调耕耘纺织的艰辛与漫长。

      “村庄儿女各当家。”次句是首句的解释和继续。正是农忙时节,庄户人家的男男女女,没有一个是片刻得闲的!一个入声字“各”,一个冲破阻塞、简洁有力的舌根音,简洁有力地概括出“个个忙碌”“个个辛劳”意思。

      第三句转而写到啥都不会的小孩子。“童孙——未解供耕——织。”结尾一个入声字“织”,语气促迫,仿佛小孩子急切、羞愧的心情。多懂事啊!“像我们这幺大的小孩子,也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大人都忙坏了,我们能干什幺呢?”老师充满同情地问。

      “也傍桑阴——学种瓜——!”载歌载舞,61个小家伙仰着脸充满自豪地回答。小手的食指轻轻点过的那个“学”字,极短、极轻——仿佛有意忽略“学”,仿佛大声宣布:我们能种瓜,我们会种瓜!

      真正的放松是在紧张之后,经过前一句——其实是前三句的铺垫和造势,末一句的童真、童趣,自豪、快乐得到充分表达。

      这是藏在诗歌里面的意思。

      这是二年级的吟诵课堂。

      经过老师的引导,童孙成了《四时田园杂兴》的主角,一班学生,借由吟诵——进入了田园生活。 

      第一首叙述农忙景象,四句都是忙碌的人影,满纸洋溢着泥土和汗水的气息。第二首勾勒田园风光,诗韵也变成相对悠闲的“ei”韵,让人想起“桃花流水鳜鱼肥”。

      然而,范成大毕竟不同于张志和,这里的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都是农民耕种、劳动的产物——末一句款款而来,歇在篱上的蜻蜓和蛱蝶,也比西塞山前高飞的白鹭,多了人间生活的亲切、日常和温暖。

      “梅子金黄——杏子肥——”第一句没有入声字。无论声调还是景象,都给人一种沉甸甸、满当当、金灿灿的感觉。很有成就很自豪的,是梅是杏,更是人。

      第二句转而写花,“麦花雪白菜花稀。”“麦”“雪”“白”密匝匝三个入声字,使得第二句变得轻灵、紧凑。结尾一个“稀”字,又仿佛有意和前面的“肥”形成视觉上的对照。

      和第一首不一样,这里没有一个人。这里“日长篱落无人过”,四句之中,第三句最为拗口。是这一句的拗口,造成了末一句的舒展、轻盈和悠然。

      黄梅肥杏、麦花菜花、无人篱落、蜻蜓蛱蝶,全诗意境是静谧、素朴的。而那在篱落间无声起舞的蜻蜓与蛱蝶,又仿佛是整个田园的精灵——它们如此眷恋着农家小院。“唯有蜻蜓——蛱蝶飞——”这是全诗唯一的飞动的地方——然而,却飞出了纯写静景不能表达的平安、美满与宁静。真是神来之笔。

      这是享受。这是经过“昼出耘田夜绩麻”的紧张忙碌之后,生活和天地给予农人的回报。

原文出处:http://www.yinsong.org/bencandy.php?fid=41&id=743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