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醉品古韵吟啸行

作者:  发表时间:2015-03-25 16:24:3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首《定风波》,我常记心头。在宣传和推广古诗词吟诵唱的实践中,虽无东坡先生那样的烟雨之苦,料峭之寒,也还是听到“穿林打叶”之声,有过“梧桐更兼细雨”之寒,更有过“寂寞开无主”的冷冷清清……当然,更多的还是有“竹杖芒鞋”、吟啸徐行的体验,还有过“山头斜阳却相迎”的兴奋和激动。且让我“回首向来”吧!

独吟初行前四年(2000—2004年) 

      80年代初,纯粹出于猎奇,我向萧善芗老师偷学了两首《诗经》的吟诵,开始了我的吟啸之行。也是出于教改探索的愿望,我在课堂里尝试着用《伐檀》、《硕鼠》的吟诵,去点燃学生思维火苗。效果意外地好!然而,我只会两首吟诵,江郎才尽,浅尝而已。仅仅为了让学生的古诗词知识系统化,同时,又保持我的特色,于是,我在2000年9月,开始了“吟啸徐行”教学的正式征程——开设了“中国古诗词吟诵唱鉴赏”的选修课(以后的“拓展课”)。截至2004年6月为止,先后完成了四轮教学,我的“吟啸”,颇受学生的欢迎,而同学们吟诵、涵咏的兴致之浓、热情之高,也出乎我的意料!我似乎不太冷清,因为至少有拓展课的学生陪我同歌,有古人与我“谈心”。

      2004年6月,在附中举行的“首届古诗文吟诵唱教学研讨沙龙”会上,我汇报了四年中自己的实践收获:完成了教材的第一次修改;完成了一篇论文《古诗词吟诵唱刍议》,完成了第一张吟诵光盘。完成了两堂不乏特色、颇有意义的公开课:《读尽婉约说尽愁──欧、柳、李愁词唱、诵、吟鉴赏》和纪念校庆45周年的《古诗词吟诵唱鉴赏》。前者是我首次向全区推出的一堂“吟、诵、唱鉴赏课”,而后者又是我向任教过的历届学生代表推出的“纪念课”,听课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我的第一批学生——高中67届学生(当时有的已经退休),最小的是我当时正在任教的学生——05届高一学生(年仅十六),尤其令我意外的是他们中还有携带自己的孩子、妻子来听课的!这济济一堂的古诗词吟诵唱教学氛围特好,意义特大!

      这起步的四年啊—— 

      我初尝甜头。

      我以激越的感情,迂急变化的节奏,顿挫有度的吐字,抑扬起伏的语调,尝试着教学,以一气呵成、吐自肺腑的诵读吟唱,让师生一起进入了吟古诗、诵古人,感悟古意、对比现实的思维流程之中!我真的感受到与先贤对话的甜蜜,陪古人唱歌的痛快,在酣畅淋漓的有声阅读中,品味了经典诗词的深长意蕴。学生也初尝其味,有了继续品读诗词的兴趣。每有吟诵,往往得到学生掌声的回报。或会心的一笑,或动情的宁静,都让我感受到幽深的甜蜜,仿佛会晤了语文教学真谛…… 

      “伊人”犹在。

      一年又一年的吟诵教学,让我深感经典诗词的神韵犹在,吟诵——这一传统的学习方法魅力犹在,推广和普及传统文化的曙光犹在。四年的实践,让我蓦然回首,发现“伊人”犹在,于是我的信心犹在。 

      任重道远。

      毕竟只有四年,我的实践范围还局限于本校,局限于很少数的学生。我犹感势单力薄,犹感“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加上自己年已花甲,更有一种强烈的迫切感和使命感。于是我想得最多的是——怎样让更多的中青年教师学会吟诵?怎样走出校园?怎样深化吟诵唱的理性认识? 

齐诵共唱又三年(2005—2007年)

      2005年初,带着在美国享受到的古韵之喜,我探亲回来了,重又开始了我的“吟啸之行”。

      美籍华人作家李岘听了 我的吟诵光盘以后,非常震动:对我们的吟诵很感兴趣,并向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关系暨太平洋研究图书馆、东亚图书馆程健馆长,热情推荐我们的光盘!

      这一天,在圣迭戈分校校园的咖啡馆里,程健馆长接受了我的光盘,并说:“你们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啊!而且,你们的光盘是可以流传下去的呀!”他还说:“我会出具一份正规文书,表示我们接受你的光盘。一盘供外借,一盘将在图书馆永久保存。”

      在我即将离开美国的前夕,圣迭戈市唯一的一份华人杂志《华人》编辑马平女士,专门约请了经常为杂志撰稿的华人作家聚会,并请我简单介绍了古诗文的吟诵唱,十几位华人作者兴味盎然,在太平洋的彼岸,我收获了由衷的欣慰和难以抑制的喜悦!

      带着这份欣慰和喜悦,我回校,重新开始了我的“吟啸徐行”!

      我的主阵地还是拓展课课堂,只是教学内容又作了几次探索:变“诗歌发展史序列”,为“专题式序列”,直至后来 的“知人论世”专题——“奇人英魂苏东坡”。听课学生多则73人,少则12人,平均为30人左右。

      七年前创建的附中唯一的海鸥朗诵社,逐渐成了我推广吟诵的骨干队伍。尤其在2007年,多次成功举行了古诗文吟诵唱活动。其中“高歌轻吟华夏诗韵”的语文公开课——费时38分钟的朗诵报告,更是受到专家和同行的热情肯定。5月份的学校艺术节上,朗诵社的吟诵唱《血泪钗头凤》,同样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 

      三年中,我更大的欣慰和喜悦在于:有更多的学生学会了古诗词的朗诵和吟唱。

      一首陆游的«钗头凤»(昆曲),硬是让每个朗诵社学员学会了,又在他们强烈要求下,我“被逼”为唐琬的«钗头凤»谱曲,并教授他们吟唱。这就造就了艺术节上«血泪钗头凤»的成功演出!那堂名为“高歌轻吟华夏诗韵”的语文公开课上,一个又一个学生登台诵读吟唱。而某一人的吟诵,居然又潜移默化地推广到他人,收到了意外的普及效果! 

      也有更多的年轻老师,学会了古诗词的朗诵和吟唱。

      期间,我在市二初级中学,策划、撰稿和具体指导了三位年轻教师执教的语文公开课——《高歌轻吟华夏诗韵》。一堂汇集二三百人的师生诵读吟唱古诗词的语文课,震撼了现场听课的专家和同行。我为三位年轻教师诵读古诗词的水平明显提高而激动,为几百名初中学生的吟咏诵读古诗词的热潮所震撼!每当想起那古韵热涌的现场,我真想告诉前复旦附中校长过传忠老师的是:“我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啦!”因为过老师曾深为感慨地说:“他(彭老师),还不认识自己的价值啊!”

      我蓦然惊悟:原来,我的背后站着好多好多的年轻人啊!

      这三年来,我在本区和外区的讲课日益增加。

      期间,我到过虹口、闸北、普陀、金山、闽行、浦东等六个区宣传和推广古诗词的吟诵唱;

      2005年在徐汇区教育学院,举办了年轻教师的吟诵教学培训;
      2006年6月,我还在上海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在该馆搞了六个星期的教师培训(每周一次)。培训了本区和外区的部分的年轻同行,培养了一批吟诵教学的新生力量。
      2007年秋我应西南位育中学的邀请,为该校开设了古诗词吟诵唱教师培训课,徐汇区教学指导团的新学员同时参加,闵行区梅陇中学也有老师参加。
      同年,为全市青年语文教学研究会的成员,上过一堂吟诵教学公开课;
      同年,我还继2001年赴福建厦门、泉州、福州三地讲学之后,到了江西,为参加赣州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年会的教师,讲课并上了一堂吟诵教学公开课;
      同年6月,应邀为陕西延安的老师讲了三次讲座、开了一个“人啊人”朗诵报告会、上了一堂“高歌轻吟华夏诗韵”的语文课——这是我带教当地师生共同完成的语文课;
      同年10月,又随徐汇区赴滇专家团,去云南省红河自治州的蒙自、屏边、泸西等三个山区县城讲学、上课共七次:有的是学校的校本培训,有的则是全县性的教师进修。有的用公开课的形式,有的则用讲座形式。三年中,我听到了好多堂年轻教师的古诗词教学试验课,吟诵唱进了课堂,得到了师生的热情肯定,那优美的吟诵之声,深深地打动了我,激励了我!
      回首往事,我感慨万千,不经意间,我的后面,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地形成了一支古诗词吟诵唱的师资队伍,我确信,还有一支我所不知道的无形的队伍,也将逐渐生成。
      期间,我还在郭传忠老师的热情支持下,不仅在上海图书馆他的古代诗人讲座中,吟诵亮相,博得了现场听众的热烈掌声。还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里,高歌轻吟两首古诗词,并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诗会”栏目中播出。
      2006年端午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陆澄老师,邀我参加由松江区委宣传部和上海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端午诗会,朗诵了«桃花源诗» ,并在电台和电视中播出,这使我的古诗词吟诵唱热情倍增。
      2007年3月陆澄老师不仅邀请我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播了我的古诗文吟诵唱的专题节目。还在“。诗情乐韵”栏目中,连续四次邀我当嘉宾,宣传、讲解了古诗词的吟诵。此后又在上海朗诵艺术节中的朗诵艺术研讨会上,邀约我作了题为“继承绝学,迫在眉睫”的发言。

      我发现,原来自己身后还有着好些前辈和好友的有力支持!这才使我的古诗词吟诵唱,进一步走向了社会!我身后的队伍,更加扩大了!

      虽然后继有了些人了,但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开始思考:如何认识我的吟诵责任?如何传承吟诵?

      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做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大事。我在做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素质教育的好事!我似乎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责任,心头开始萦绕着三个字——“传、帮、带”! 

      我的“传”——

      我要继续推广传播古诗词的吟诵唱,不只在中学,还要在大学“传”;不只在学校,还要继续在社会上“传”。此后,也确实在上海师大和自己所在的居住小区里,讲过课了。 

      我的“帮、带”——

      在龙华中学任教半年,我带教的一位年轻教师,继我之后。也开设了吟诵唱鉴赏拓展课。平日里,又帮助指导更多的老师开课、上课。

      面临退休(65岁退休),我觉得亲自开设一门拓展课的可能性小了,但是“帮、带”的力度应当加大!我的能力和精力,日渐减退,而事业的需求,日趋增大,因此,道远而任重、力不从心的感觉,愈加强烈。“老骥伏枥”,不敢“千里”,但愿多行几日吧,只盼着能尽快“帮、带”出年轻的接班人!

      七年实践之后,我深思的是“如何促成‘吟、诵、唱’,‘传、帮、带’的有效进行”、“如何打好古诗词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擦边球?”当然,也想到过“如何总结和研究自己的吟、诵、唱特色?”

群体探索近四年 (2008—2011年)

      如果说,前七年的吟啸之行,只是从一个“个体操作”阶段,逐渐走向“零星散户”合作阶段。但是,从2008年春开始,我的吟啸之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合作社”阶段,俨然成了一个“大户”。

      2008年4月,徐汇区教育局命名的“彭世强名师工作室”宣告成立,十五位学员,一位助理,还有几位“编外学员”,和我携手吟啸,拉开了“小组唱”的大幕。

      2010年工作室结束,学员毕业,为保留一支吟诵教学的骨干队伍,我又建立了徐汇区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下属的“徐汇区海燕吟诵社”,团聚了40余名吟诵教学的爱好者,继续着我们..的吟啸之行。

      工作室的两年实践中,我们共上了十篇古诗词课文的吟诵教学探索课,参与教学试验课的人次多达五六十次,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有声化、有情化、有效化”的“三化”探索课题。我也亲自参与试验,当然更多的是帮助学员探索研究,上好试验课。

      2008年5月,我带领工作室学员,上了一堂题为《读懂‘人’字” 》的特别语文课,这是以活动课形式出现的语文课,结合“汶川大地震”的重大事件,我将一首映汶川地震的现代词作《遥望汶川》,谱成曲,边诵边吟,诵吟结合。不少现场的听课者,听后潸然泪下。其中,诵读、吟唱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和李清照的《乌江》,也获得了很好的渲染效果。这是工作刚刚成立一个月的成果!

      是年4月,我和学员一起完成了一本名为《中国古诗词吟诵唱鉴赏》的徐汇区区本教材,这是一本来自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拓展课教材,教材还附有一张吟诵唱CD光盘,可供教学使用。两年中,总共开过两次关于吟诵教学的研讨沙龙,在学员间交流了吟诵教学的真切体会。

      2009年11月22日,我们在上海图书馆进行了一场题为《我骄傲,我的母语,我的古韵》的吟诵专场展示,学生、教师、专业演员同台吟诵,全场陶醉于母语古韵的魅力之中,为我们古诗词吟诵活动的推广普及,拓展了新的局面。这是一堂面向社会的大型语文课,吟诵普及课,民族文化普及课!

      2010年5月,结合学员的毕业考核,我采用开门考核的办法。全体学员同题试验陆游《书愤》一词的教学。在此基础上,推选了初、高中各两堂课,赴福州,与当地的同行交流。同时又排练了一场题为“让民族血液流淌心中”的吟诵报告演出,在接受本区教师考核之后,又接受了福州当地同行的考核。

      工作室两年中,共举行了四场次的朗诵吟唱报告会(课),我意外地发现这是教师吟诵业务进修和提高的有效途径。期间,有的学员结合教学和演出,学会了《归去来辞》和《岳阳楼记》的长篇古文的吟诵,其他学员中也有人也在排练和旁听中,学会了该文的吟诵!推而广之,许多不是自己参与的古诗词吟诵,也旁听学会了!这样的“语文课”备课累,不宜也不能多搞,但是它的辐射影响,始料不及!

      2009年首届“中华吟诵周”在京举行,明年初,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正式成立,这对我们工作室的吟诵教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与会的五名成员,将吟诵周获得的收获,转化为大家的教学实践。

      两年的实践,转瞬即逝,也许学员的总结语,可以反映出我们携手吟啸徐行的的受益:

      “走近工作室,是出于对彭世强老师古诗词教学魅力的折服;走入工作室,是由于受到古诗词吟诵唱的神秘面纱的吸引;置身工作室,陶醉于母语音韵之美和语文教学情趣之美;深爱工作室,永记师徒同袍情深谊长、传承文化任重道远……”

      2011年1月,海燕吟诵社挂牌成立,我们这支吟诵队伍,不仅没有解散,反而团聚了更多的成员。我们的方针是将重点转移为基层学校的吟诵教学,与此同时,也考虑到现代诗歌教学已经被边缘化的现实,我们也兼顾了现代诗歌教学的“三化”探索。

      将近一年中,我们的吟啸之行如下:

      3月—5月,举行了三场题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的大型朗诵吟唱语文课,分别在三所普通中学——市二初级中学、位育初级中学、紫阳中学——举行。

      举行过五场古今诗歌朗诵辅导报告。其中一场邀请了话剧表演艺术家娄际成老师,为社员作了精彩的指导。两场是我为区里推普员作的古今诗歌朗诵辅导报告。还有两场是我应市教研室邀请,为全市艺术教师作题为“高歌中华诗魂,心涌民族热血”的古诗词吟诵鉴赏的培训辅导。与艺术学科的联手,走出了一条吟诵教学横向拓展的新路。

      6—9月里,我们也积极参与区语委的推普活动,参与中小学红色经典诗词的朗诵比赛的评委工作,参加年度推普开幕式的朗诵演出。

      一年来,带着诗词教学的“三化”课题,我多次下基层学校,听课、备课也亲自实践上课,。感觉到了老师们在古诗词教学方面的热情,了解了他们的困惑,体味了深化探索的意义和和困难。

      四年中,我的吟啸之行,没有停止,有了新的脚印、新的思考——回顾和整理自己的吟诵之路。

      我的吟诵,起始于传统的吟诵。从老教师萧善芗老师那里学习了《诗经》二首,这是唐文治先生传下来的传统吟诵调,又从萧老师那里学习了她的《如梦令二首》吟诵调,近年来,自己又有意识地学习了一、二十首各种传统的吟诵调。渐渐地,我开始有意识地修复和改编了部分传统的吟诵调。十分可喜的是,我不仅学到了陈以鸿先生的上海方言的《岳阳楼记》唐氏吟诵调,还从退休老校长潘光博先生那里,学到了上海方言的古诗吟诵调,弥补了我的吟诵空白!

      我还在坚持自己风格的古诗文原创吟诵调,其中《岳阳楼记》、《陋室铭》、《师说》、《归去来兮辞》等古文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城子》(十年生死两忙)、《声声慢》(李清照)、《破阵子》(辛弃疾)《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几十首篇目的吟诵,比较成熟,经受了课堂教学的检验。

      直接用曲艺、戏曲的曲调,融化演变成古诗词的吟诵调,我也有过尝试,其中的评弹《山居秋暝》、昆曲《钗头凤》(唐婉),越剧《蝶恋花》(柳永)获得了师生的认同。但是,这不是我今后的主要探索方向。

      我在吟诵的意义和效果的探索上,有了突破,便是关于它的“心理共振效果”(另文专述)。

      我在吟诵队伍的建设上,有了一点体会,在吟诵教法的思考上有了一点成熟的想法。

      然而,最大的遗憾是我毕竟年届七十,精力和体力的不济,使我特别关注起吟诵教学的深入承传的问题了……

      我的耳畔,经常响起的是我“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吟啸之声,我没有东坡大师那样的气派,不敢妄言今后的吟啸之路无晴无雨,然而我敢断定吟啸之路已经开辟,谁也不能人为地阻挡设障,只要我们齐心努力,路,会渐行渐宽,吟者渐众,啸声渐响,是可以预见的!

原文出处:http://www.yinsong.org/bencandy.php?fid=41&id=746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