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吟诵教学的理性思考

作者:  发表时间:2015-03-25 16:17:18

      第一次在课堂上,吟诵《诗经•伐檀》,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是好奇的尝试;第一次有意识地从事拓展课的吟诵教学,也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是有意识的探索。如年届七旬、退出讲台的我,不时地指导年轻教师开展吟诵教学,这是又一种有责任、有压力的尝试,于是,更多的思考随之而产生了……

思考之一:如何起步?

    有人探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模式时说:“中国模式的哲学观主要是实践理性。”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吟诵教学的探索,当取实践理性的模式——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吟诵教学的实践中探求一条合乎现实的吟诵之途。

    曾有过这样的思考:先搞清什幺叫“诵”、“吟”、“唱”,先搞清理论,辨明概念,才能正确起步实践。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反倒使自己裹足难行!

    回顾改革开放之初,关于“社”、“资”之辩,关于“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大讨论,热闹非凡。结果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旗一挥,改革航船收碇起航,走出了一条世人惊叹的新历程!可见,今日的吟诵教学,当务之急也是鸣锣开场,让古诗词教学的课室里,响起琅琅的“吟诵”之声。在大力推广、普及吟诵的基础上,逐渐厘清“诵读”与“吟唱”的区别,厘清吟诵教学之困惑,在持续的航行中,不时调整航向。

    十年来,我曾走过“知识化”、“系统化”的吟诵教学之路。它起步于拓展课(选修课)之初,走的是大学中文系的“诗词教学体系”的老路,以时间为序,从古至今地教,遵循的是诗歌发展史的体系。结果是“蜻蜓点水”、“大站快车”,历朝历代名家名作,都只能点到为止。总觉得课时有限,效果不佳。

    继而改为“以人为本”,重点“推敲”,如选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人的作品,以其生平,带其作品,走“知其人、论其世、学其诗”的教学之路,同时,强化有声阅读(即诵读、吟唱),显其特色,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深入的思考是:与其求全,不如求深;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点上开花;与其广种薄收,不如试点丰收。因为,知识的海洋广袤无垠;因为,我们搞的是基础教育。

    如今,我的进一步思考是:若以“实践理性”为基点,那幺中学的吟诵教学,应该摆脱苛求概念、强求系统的观念束缚,灵活多样地启用诵读、吟唱手段,在语文教学,乃至艺术教学中,发挥其特有的感染效果。可以在基础课的古诗文教学中,不时插用;可以在拓展课上,以吟诵为主要手段进行诗词欣赏;更可以在课外实践中,开展诵读、吟唱的读书会、朗诵吟唱会、主题式朗诵吟唱比赛。将这种传统观念中的“有声阅读”活动,演化成兴趣更浓,受众面更大的教学活动。

    新的思考,引出新的挑战:能不能探索一条“吟诵教学”特有之路?即以诵读、吟唱的难易度为区分,铺设一条由浅及深、由易及难的吟诵之路?先学诵读,后学吟唱的吟诵指导步骤,是否更符合学生实际?在拓展课(选修课)中,专门开设这样的“吟诵课”?

思考之二:吟诵教学的定位。

    中小学的吟诵教学,应该怎样恰当定位?这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笔者从来不敢奢望,吟诵教学成为一门基础课(必修课)。在课业负担十分沉重,应试压力沉重的相当一段时间期内,吟诵教学,只能成为一门拓展课(选修课),或者只能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局部。吟诵只是诗词教学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在大力倡导“有声吟诵”的同时,与默读深思的学习方法,和平共处。

    掌握吟诵的方法,在拓展课里,可以成为教学的目标,但在基础课(必修课)中,只能是一种大力推荐的学习方法,尽力普及的品赏的手段。前者是点上的“培植”,后者是面上“撒种”。换言之,拓展课要求落实到位,使每个学生会吟诵若干首诗词;基础课则尽量促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和欣赏吟诵,也尝试学一点吟诵。只要让吟诵的种子,播入学生的心田,有朝一日,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年轻人,萌生吟诵之花,结出吟诵之果!

    通过努力,要使吟诵成为师生中人人知道、多数喜欢的传统而又实用的学习方法,并借助于吟诵教学,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变“怕学”为“乐学”,变“死学”为“趣学”。不使“吟诵”断绝,定使“绝学(绝妙之学)有人学!

    唯此,才能令教学的管理者、教学者和受教者,普遍接受!才能使吟诵教学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园地里扎根、存活。

    至于期待吟诵教学,进入应试轨道,则是可悲亦可怕的愿望,一旦如此,强大的应试网络,完全可能绞杀吟诵,使之变形,自由化、个性化的诵读吟唱,就可能衍化成规范划一,机械牵强的“夺分手段”,吟诵的音乐性、艺术性,可能被扼杀;吟诵教学的灵魂——品赏诗词、诗意熏陶——可能被泯灭!

思考之三,吟诵教学的推广、普及途径。

    顾名思义,吟诵教学的推广普及之路,似乎应该是课堂。其实不然,因为,毕竟今日之语文教学大环境,与当年的私塾教育,差异甚大。私塾教育,是教师的小规模的个性化教学,语文(当年称为国学)是理所当然的老大。而今天的教育大环境中,语文学科处境维艰,数理化和外语教学,大军压境,咄咄逼人。学科之间的“夺分”、“夺生”的争斗,十分激烈。语文教学尚处于谋求生存的地位。而诗词教学,乃至古诗词教学,有可能被边缘化。所以,吟诵教学得以生存的空间,是不容乐观的。

    唯此,笔者以为吟诵教学,要策略性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吟诵教学,要策略性地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基础课空间,要着力于调动更多的学生的积极性,切忌滥用极易引起“抗药性”的应试手段。对吟诵的要求,要根据“自由化、个性化”原则,不必苛求学生刻意模仿,而要求学生动心、动情地根据诗意,有体味地琅琅发声。不用划一刻板的标准,规范学生的吟诵。切忌用音乐教唱的办法,束缚学生。

    在拓展课里,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尽可能摆脱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前所述,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都可以大胆创新。有位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师,自己五音不全,教授吟唱,确实困难,就让个别学生跟会吟唱的老师学,从而成了小老师。

    拓展课的教学,应该尽量地多些师生互动,琅琅书声应该成为每堂课的“主旋律”。笔者还尝试过新的考核方式——采用面对面“联欢”的方式,让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诵读、吟唱,以反馈自己学习之效。这样考核,类似面试,亦非面试,考官却不是教师一人。甚至于在此基础上,让拓展课学生,共同排练诵读、吟唱的“节目”,在全校艺术节上亮相,接受全校师生的考核!其实,这是考核、是面试,又是一种推广、普及!有的老师,连续三年拓展课教学,在多种场合让学生亮相,面向校内,也面向校外,甚至下到了社区,为社会居民吟诵,以至于,他们的诵读、吟唱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他们确确实实成了一颗颗十分宝贵的推广吟诵的“优选良种”。

    由此可见,拓展课的教学空间,早就突破了传统意义的课室,给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探索余地。

    吟诵教学还有一个空间——活动课空间。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人们已经注意到语文活动课的存在,并以此为实施语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因此,吟诵教学同样的应该注意到吟诵活动空间的拓展!

    多年来,我和我的工作室的弟子们,和吟诵社的社员们,在吟诵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并开拓了这一空间。我们开始重视了吟诵活动。

    传统的吟诵,的确是一种有效的诗歌学习方法,可是,它又确实是在语文课堂里,销声匿迹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用旧观念从事吟诵教学,很可能就局限于吟诵理论的系统化教学,忽略了它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可以断言,离开了必要的吟诵活动,吟诵方法的掌握,还是非常有限的。必须在更大空间,使学生在各种吟诵活动中,巩固已有的吟诵知识,并将它转化为吟诵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捶打夯实,非通过活动不可。但是,仅仅将吟诵工具化,能力化,也是不够的,因为吟诵活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吟诵,让诗歌的人文因素和审美因素得以结合,用声音使之形象化,让学生从有声化的诗歌教学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传统观念里的活动课,总是被看作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更有甚者,被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补充。语文教育的活动,亦然。所以,吟诵活动,也必然如此。然而,笔者以为,吟诵活动不仅是吟诵教学的必需,而且还应被看作是一种吟诵教学。坦言之,吟诵活动,也可以成为吟诵教学课!

    尽管诵读、吟唱经典古诗词的活动,几乎年年开展,但是,它还是被视为一种课外活动、竞赛活动,为了拿荣誉、夺奖牌,而精选部分学生,去诵读、吟唱,恰恰没有重视吟诵者的审美感受。

    笔者觉得应该提倡的是着眼于学生审美感受的吟诵活动。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用思想性带动艺术性,让学生在吟诵活动中,感受到特别美好的审美意境。

    吟诵活动,应该是着眼于一线的群众性教学活动。有的老师在课堂吟诵教学的基础上,举行了有广泛参与度的吟诵竞赛,有班级规模、年级规模,还有全校规模的。登台吟诵的部分同学,在吟诵排练的过程中,就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当他们站在台上引吭高歌时,又是有效的吟诵推广。吟者、听着都或多或少地获得了一种对诗歌的直接体验,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内心冲动。一种有声无形的吟诵声波,推向全场,形成诗歌的意境和气场,促成双方心理脉搏的共振!而经常性的吟诵活动,会将这一时的共振,推向稳定,内化成古诗词学习的内驱力。那种为活动而活动的敷衍式的朗诵比赛、吟唱表演,就会将吟诵活动的实效,降低到最大程度。

    我们的实践没有停止,我的思考在向纵深发展,常思常忧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更多的教师,爱学、愿学吟诵?如何让刚刚开启的吟诵教学的航船,持续航行?还有……

    我思,以求更多同行的赐教!

原文出处:http://www.yinsong.org/bencandy.php?fid=41&id=747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