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让吟诵如雪莲般绽放

作者:  发表时间:2015-03-25 16:07:21

一、播种篇

      2010年11月克拉玛依市文明办特邀徐健顺教授为我市教育、社区、企业等各界代表作了《吟诵之美》的专题讲座,这是我们边疆的油城人第一次聆听到吟诵的声音。

      我校领导借此契机,邀请徐教授一行来莅临我校观摩指导经典诵读工作并召开座谈。观摩活动期间,徐教授为我校师生现场展示了诗歌吟诵。可谓一鸣惊人!这种充满音韵之美的表现形式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吟诵真美!自此,吟诵就如一粒远方飘来的种子,轻轻落在了我们的心里。“吟诵进校园”计划就此诞生了。

      为更好的在我校推广中华吟诵,我校以团体的名义加入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并向学会提交了申报“中华吟诵实验学校”的申请。2011年春节期间,又派遣我和我校三位老师一行四人,在北京护国寺小学参加了中华吟诵协会第八期培训班为期十天的集中学习。

      在北京的那十天中,除了认真学习之外,我们几个探讨最多的就是:如何使我们取得的吟诵“种子”在我们的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让更多的老师和孩子感受它的芬芳。我们的冯校长对此次学习十分重视,学习回来后,他在第一时间与我们进行了座谈,对我们的设想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支持,这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和勇气开展吟诵教学的尝试。

      在冯校长的建议下,我们四人成立了“我爱吟诵工作室”,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进行吟诵学习、交流。同时,在学校资源共享网上建立了吟诵资料库,上传了我们带回来的有关吟诵的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供教师共享使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在语文教师中率先开展吟诵播种行动——在两周一次的语文教研活动中开设吟诵学习专栏,向全体语文老师讲解吟诵方法,并传授吟诵调。得到了同仁们的积极响应,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吟诵教学树立了信心。 

二、雨露篇

      3月底,我们成立了“我爱吟诵”兴趣班,准备以兴趣班为起点,开始吟诵教学尝试。汲取北京景山学校吟诵教学名师朱畅思老师的经验,在开课前,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栏和校园广播进行了宣传。为扩大影响力,方便学生学习,我们采用完全开放式教学,不限定上课名额,不论是老师、学生都可随时参加。第一堂课前,我们是非常忐忑的,不知道究竟能来多少学员。或许是我们的宣传比较充分吧,我更相信是徐建顺教授的第一次吟诵亮相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兴趣班的第一堂课竟来了50多人,这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这堂课,石清华老师引用了朱畅思老师的“唤醒”课,孩子们听的很认真,看的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已经在他们心中滋长。随后陈琴老师和学生的《木瓜》展演视频给这堂课带来了学习的高潮。孩子们觉得吟诵是挺有意思的事。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没错。第二周的吟诵课,来的孩子更多了。还没教呢,这些新学员就已经会吟第一课的《木瓜》了。吟诵果然是很有魅力的!

      吟诵是美的。随后的课堂,我们都选择一些旋律比较好听,简单易学的诗词进行传习,我们要让孩子们每一次学习都感受到吟诵的美。

      吟诵是有趣的。朱老师学生的课堂视频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原来吟诵是可以做游戏的呢。

      吟诵是高雅的。徐建顺老师的演出录像,总能让学生们沉浸在悠悠古韵之中。 吟诵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每一次吟诵知识的讲解,都让孩子们茅塞顿开——吟诵原来是这样的啊。

      就这样,一学期下来,我们兴趣班的学员只增不减,发展到了一百余人,授课时间也由每周一节增到了每周两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大部分学员是疆内初中班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学习吟诵的热情让我们很受鼓舞。我想,这或许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认同吧。

      四月底,我市教育局再次邀请徐健顺教授来我市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吟诵专题讲座,同时受邀的还有两位吟诵教学名师陈琴老师和朱畅思老师。我们借机开展了一次“吟诵专家进校园”活动。三位老师不辞辛劳,讲座之后都顾不得休息就先后赶到我校与孩子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看到视频上的老师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孩子们兴奋极了!分别吟诵了从三位老师的吟诵调《橘颂》《木瓜》和《夜雨寄北》表示对他们的欢迎和喜爱。三位老师也非常分别热情的给孩子们进行了吟诵指导。活动最终在同学们与陈琴老师对吟的《木瓜》声中结束了,但这一天的记忆永远不会在我们脑海中消逝。三位老师对我们吟诵工作的支持和鼓励,又增强了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

      除兴趣课之外,我们工作室的学员以及语文老师们都积极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吟诵的展示、宣传。例如:教研组长毛月彬老师在市局优质课展示中,专门选择了诗词鉴赏,一首《峨眉山月歌》吟诵,让全市语文教师惊叹不已;石清华、徐婷老师在我校举办的“班主任和谐育人能力大赛”中与学生一起进行的吟诵展示,掌声如潮;几位吟诵班学员在“汉语口语大赛”中将吟诵作为才艺展示,好评不断;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我们40多位学员吟诵的《橘颂》震撼了全场……

      老师们认真的授课,各类平台的精彩展示,专家们的亲历指导和鼓励,犹如丝丝雨露,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吟诵就如一朵美丽的雪莲花,开始在我校各族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吐露芬芳。 

三、待放篇

      我们是克拉玛依市乃至全新疆唯一的一个吟诵班,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由汉、维、哈、蒙等多民族组成的吟诵班。除了担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更担负着对各民族学生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责任。

      今年5月,经徐健顺教授举荐,我们吟诵班有幸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华长歌行·端午”节目《三字经》吟诵录制。我市宣传部、文明办给予了高度关注与支持。孩子们精神高涨,认真学习、排练。虽然最终因客观问题取消了拍摄,没能走上中央电视台,但这次经历还是给了我们不少收获,孩子们学习吟诵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说一定要好好学吟诵,争取下一次机会,让全国都知道我们吟的有多好。此次北京之行终于圆了孩子们的梦想。再一次感谢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对我们的厚爱。

      这几天,孩子们正在积极准备我市即将开展的中小学社团比赛。这次大赛又给了我们一次新的发展契机。随着学员人数的不断增涨,各类展示活动的逐渐增多,在学员管理、授课形式转变、人才选拔等方面越发困难。借此社团大赛之机,我们决定将吟诵班的开展形式由课堂管理模式向社团活动模式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首先,进行的是社团文化建设。目前,我们已以吟诵学员为中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吟诵社社名、社徽征集活动。

      其次,是社团核心组织的建立。为便于学员召集管理,我们将吟诵社按年级分为三个分社,由学生自主确定各分社社长和总社长。社团宣传、学员管理、活动召集、人才选拔等工作交由社长负责。我和石清华、胡孝泉老师为社团指导教师,主要负责日常授课、活动指导等。

      第三,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吟诵班开办至今,主要活动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也以单一的视听学习为主。随着学员的不断增长,学生课堂展示的机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而社团模式将会给孩子更多自主学习和展示的空间。例如,各分社可以自行召集社员利用周末开展“吟诵角”活动进行交流学习;在各类年级活动中,各分社也可自主编排节目展演;各分社之间也可进行吟诵比赛等等。

      社团化的活动模式不仅能减轻老师的工作量,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更多优秀的孩子能脱颖而出。同时,也将以各分社学员为核心,增强社团在各年级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吟诵学习中来。

      作为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在此次大赛中承担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中华吟诵风采的使命,将吟诵的种子传播给更多热爱中华文化的莘莘学子。 

四、展望篇

      吟诵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学的一枝新芽,在广大师生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这些还只是我校进行吟诵推广千里之行的第一步。对于吟诵教学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面就谈谈我们对下一阶段工作的一些展望吧。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继续开展教师吟诵校本培训工作,适时选派教师参加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组织的“中华吟诵师资培训班”,尽快在校内建立一支能够承担吟诵教学与展示活动的师资队伍,让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吟诵教学实践和吟诵推广活动中来,让吟诵早日走进语文课堂,并成为古诗文教学的常态。
      2、加强与各地吟诵实验学校的交流;适时邀请吟诵教学名师、专家莅临指导,促进我校吟诵教学更好更快的发展。
      3、根据我校教育实情,编辑适用于本校的吟诵教学读本和CD;以校园广播站为平台,开设吟诵学习专栏,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推广范围,努力在我校形成吟诵蔚然成风的文化氛围。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吟诵社团发展机制。选拔培养一批素质全面、特长突出、认真负责的社团核心成员,加强社团的自主化管理,打造社团品牌活动,逐步扩大吟诵社团的影响力。
      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力求在“中华吟诵进校园”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将我校建设成为克拉玛依市吟诵教学示范学校,对我市各中小学形成辐射。
      6、潜心学习,积极探索,充分挖掘吟诵的文化内涵,尝试开展以吟诵教学为基点的中华传统礼仪教育、道德教育、节庆习俗文化传承教育等,发挥吟诵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7、经费保障、长期坚持。学校将“中华吟诵进校园方案”上报市教育局及克拉玛依市文明办,申请必要的保障机制和资金支持。对吟诵骨干师资培训、各级各类的交流和竞赛活动申请专项支持,以保证此项工作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

      “吟咏诗词,诵读文赋;传习雅言之道,养成君子之风;继往圣之绝学,留后世之文脉”这既是推广中华吟诵的意义和宗旨,也是我校吟诵推广工作不断前行的动力和目标。

      最后,再次特别感谢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一直给予我们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继续开展吟诵推广工作,为复兴中华吟诵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中华吟诵早日在天山脚下如雪莲般绽放!

原文出处:http://www.yinsong.org/bencandy.php?fid=41&id=752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