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关于瀑布的一首诗。“瀑布”二字为双唇阻的破裂音,“口程与鼻程同时闭塞,阻遇住气流,然后骤然间解除口阻”,气流由口强力透出。”“飞流”的“飞”,“直下”的“下”,均为气息外达的送气字。“声义相切”,瀑布自声音中呈现。入声的“直”与“尺”,气流的骤然收住,仿佛瀑布在绝壁上的陡然飞落,触到地面时的轰然巨响,让人不仅看到画面,还听到声音,“惊耳动心”。入声的顿挫,也如诗人在“直下三千尺”的飞流前的惊叹。
七言绝句的后三个字,第一句的“生紫烟”,第二句的“挂前川”,第四句的“落九天”,字面的配置相同。具有活动力的“生”“挂”“落”,让静止的文字下也有了瀑流的汹涌。紫烟缭绕与瀑布飞落,是柔美与力量的融合;“挂前川”,山的青与水的白,是色彩的融合;“落九天”,是想象与现实的融合。动词的点睛,诸多物象的衬映,加上“日照”的光芒和动态的夸张的想象,使瀑布格外清晰地浮现。
第三句的“三千尺”,三字相联一贯,与其余三句的字面配置不同,避免了呆滞的节奏。节奏的变化中,第三句在诗中得以凸显,“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直逼到读者的眼帘前来。
这是一个自由的生命,面对自然中另一个自由的生命时的感动。我们的视觉与听觉,被诗歌带到山川之中,瀑布之前,与诗人一起,惊叹复惊叹。
(二)
“用声音来强化效果,使声与情、声与物、声与事,都有着奇妙的摹拟作用,才是妙谛。杰出的诗人能静听内心或外界各种情态的节奏音响,用敏锐的感觉”,“将各种抽象或具体的情状捕捉下来”。
《中国诗学. 鉴赏篇》中的这段话,让我找寻到走进《望庐山瀑布》的路径。
阅读《中国诗学》,正是我深爱着诗而又有诸多疑问与困惑之时。
从《设计篇》到《鉴赏篇》,再到《思想篇》《考据篇》,一本又一本,惊叹复惊叹。
我常常想快快地读完这四本书,但又常常会停留下来,一读再读。文字中的金石之声,更让我常常要发声朗读,吵扰到同室阅读的儿子。
阅读的过程,是心灵逐渐敞亮的过程。《中国诗学》四册已读完,但我忍不住要把这旅程再走一遍,开始了第二遍的阅读。《中国诗学》是作者四十岁时所写的书,在三十年后再增订出版。是光阴,让这套书既有“笋尖的嫩”,又兼具“蔗根的甜”。《中国诗学》让诗歌从神秘与模糊中走出来,以从未有过的清晰而明朗的面目出现。“抽象的美具体起来,隐微的美显现出来,可以意会的,都可以言传”。中国诗歌永恒的美,扣动阅读者心弦。作者极广的阅读,化入无痕,读这四册,亦随作者遍览群书。
《中国诗学》让我对诗歌充满了更多敬畏。“如果鉴赏完全是以读者个人趣味为中心,这种印象式的鉴赏,是人人都能的;但如果要透过字义诠释的层次,透过结构美感的层次,透过性向风格的层次,透过道德判断的层次,直与作者的心弦发生生命的共振,则这种鉴赏断非人人皆能。”
(三)
一首与自然有深切关联的诗,自应努力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
从香炉说起,到陈崇瑜上台画出外婆家插着三根香的香炉。孩子还细致地画出了香炉的双耳及袅袅的轻烟。之后请看到过真实瀑布的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接着诵诗、吟诗。延宕的“烟”,让烟雾自声音中缓缓升腾。平声的“看”,慢慢将孩子们的视线引到瀑布之前。第三句短促有力的 “尺”之后,紧接着吟第四句,是孩子们最难突破的。但,一旦突破,文字所展示的真切画面,声音中涌生出的无限动感,让孩子们经验世界中的共鸣逐渐强烈。
这瀑布挟着诗人的惊叹,在孩子们的声音里,手势里,自九天而落,飞泻直下。
吟诗为什么特别适合儿童?
诗不虚泛,不抽象,让孩子们进入切身实感的境域。诗富有韵律。孩子们在手的助力下,触摸到古老诗歌的韵律。与诗人一起,在“日照”里,看紫烟升腾,看“飞流直下三千尺”,惊叹复惊叹。
原文出处:http://www.yinsong.org/bencandy.php?fid=41&id=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