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无锡钱家人,有点文化传统。我父亲在光华大学教书,对我进行了学前的古文化教育,五岁的时候我在上海就读于唐氏小学,4年级时候因为抗日战争停止了学习。家里的规矩是不能在民族大体上有愧,绝不进日本人的学校,所以全家回到了无锡。我住在叔父杨一德先生家里,他当时72岁,每天早上就在八仙桌旁带着我这个8岁小孩念书,一开始念《孝经》,后来是《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还有《诗经》里的几篇。所以直到13岁的下半年开始学画之前,我都只会古文。
在无锡教我学画的那位先生一开始就告诉我,“不要做画匠,而要做画家,而画家必须要诗书画,首先要学会做诗,然后要书法写得好,最后你才能画得出来。”他为我专门请了一个会作诗的姓俞的老先生,专门来教我作诗。于是我开始背诗韵,就是广韵。广韵把母音归成一个体系,当时就跟背字典一样,一东二冬三江……。接着是做对子。做对子最基本的就是懂得平仄。平对仄,仄对平。我是无锡人,平上去入分得很明显,马上就清楚明白了。广东人,福建人也分得尤其清楚。
现在的普通话没有入声了,只有平上去。那么没有入声又有一个什么大问题呢?没有入声以后没办法作诗了。有的入声归纳在去声里,但是很多的入声字不是归纳在这里头,比如国家的“国”,“国”是入声,“kot33”。但现在“国”是阳平啊,平仄完全是两回事了。
普通话作为语言交流工具的发展来说,很方便。但是普通话没法继承语言的生动性特点,我用吴语吟诵,也用普通话吟诵,就我的体会来说,吟诵必须分出入声,可以用把它变成是去声、短声这么一种唱法。平声的长与入声的短配起来,非常好听。吟诵入声字,起码念成去声,并使他保持短声。我建议区分入声字比较困难的人,去学一点有入声的方言,这样才能保证吟诵的节奏分明。
原文出处:http://www.yinsong.org/bencandy.php?fid=42&id=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