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3-19 14:51:23
在阅读课上,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读起书来津津有味,而那些中等生、后进生却兴致不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好学生已经养成了比较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容易进入状态,而中等生、后进生这方面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进入状态比较慢,有的时候,他们刚刚投入到阅读的情境中去,却已经下课了。我尝试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利用好前者的阅读经验,调动起后者阅读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小组学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自选的某一课题进行的研究、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并向全班宣布的一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可分为同质小组、异质小组。同质小组是将同类或知识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编排在一组,并为各组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异质小组是将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分配在同一小组,共同收集资料,发表见解,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好这两种小组学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在班级范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巧用异质小组学习,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现代认识心理学研究指出:新知识的有意识的获得是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的结果,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学生个体之间和小组之间的交互式学习,使学生很难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易养成被动听课的习惯。对于后进生而言,更是丧失了很多练习的机会,因而提高总是显得很慢。
而在异质小组中,这样的情况就得到了改观。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带动和感染其他同学,在帮助其他同学的同时使自己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另一方面也能使基础差、兴趣低的学生受到激励和帮助,形成以强带弱,以弱促强的格局,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
在阅读课上,我经常使用这种学习方式,把前后桌四个处于不同知识、能力层次的同学编为一组,进行阅读训练,要求组员分工明确,并且每人至少发言一次,指定每组派出最需要帮助的一名同学作为汇报人汇报阅读体会。每当采取这样的方式的时候,我都给出充足的时间让每组进行准备。这时,组内强的同学总是立即投入到阅读的指导中去,而作为汇报人的弱者因为要担任本组的汇报工作,又有“智囊团”的协助,自信心也就增强了。阅读的动力有了,阅读的兴趣自然也比以前提高了许多。课堂上,一个个小组井然有序地忙着练习朗读,抢着发表意见,争着夺取机会。
陆雅是一个性子缓慢,对什么都难提起兴致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她很难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可在这样的阅读课上,她成了本组的主角,在组员的协助下,她终于举起了自己的手。虽然,她的发言是那么简短,但对于从不举手的她来说,是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中,她的阅读能力一步步提高了。这是她在阅读了《 燧人氏钻木取火》之后,在组员的帮助下抒发的感受:“路上的艰险虽然不断,但勇敢的他为了别人的方便与快乐,用惊人的毅力克服了无数的困难。”
像这样的同学还有郑亚冕、蒋静娴、许冰倩、周浩宇、蔡静、陈渠、黄天一、朱炳文等。陈渠同学内心想法很多,但是一直羞于表达,而异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他成为本组帮助的对象,让他“破釜沉舟”式地挖出自己的潜能。这是他读了《咸菜慈姑汤》后,在组员的鼓励下,红着脸说出的一段话:“慈姑虽然不是美味佳肴,但作者现在吃到慈姑,就想起了过去,想起了童年。虽然身在外地,可吃了慈姑,就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温暖的家 。在作者心里,那苦苦的慈姑代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啊!”
正是这种倾向于中等生、后进生的小组学习方式,使这些“小闷子”们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毫无负担地投入到阅读中来,而优等生因为充当了“智囊团”的角色,也有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异质小组学习因为贴近了学生的阅读实际,因而成为阅读课上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活用同质小组学习,提高阅读的整体水准。
由于学生存在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因而一种阅读方式是无法起到最佳效果的,所以有时我们需要补充另一种学习的方式。而同质小组学习就是一种不错的补充。有些学生因为兴趣相投,水平相当,在小组学习中讨论起来格外带劲,发表看法时也是各执己见,因而他们的发言通常比较长,比较精彩,是一种博采众长式的,这在优等生中尤其明显。而那些中等生阅读能力比较接近,他们更多地选择互相帮助、补充的方式,才能形成比较全面的意见。对于后进生而言,缺少了优等生的指导,正好可以给自己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还可以对同伴进行一番“指点”,将自己少许的经验倒出来,虽然他们可能形成不了或正确或中肯的看法,但是每个人都能均等表现的事实,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水平并不是全班最差,可以使他们保持一点不可缺少的自尊,而这是他们继续努力下去的支撑。同质小组正是因为适应了不同阶层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有益地补充了异质小组学习的不足。
强如冰、张姝雅、孙晓甜、沈志伟是一个优等生合作小组,阅读课上,他们常常以诗一样的语言抒发着自己的阅读感受,同学们也常常报以自发的热烈掌声。读完《与四季交谈》,他们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听,那哗哗雨声;
看,那细细雨丝;
闻,那雨后泥土的芳香;
望窗外,农妇挑织,懒汉酣睡;勤人收谷,智者拾情;
一幅幅和谐的画面,映入眼帘。
雨小,心闷,雨大,心舒。
伴随着阵阵雨声,
丝丝心语从这哗哗的雨声中透露出来。
想听,想打开烦闷的心扉,让自己的心灵放飞。
细听,那雨声有种娓娓的低诉,时而高起,时而低落。
生活的压力将青春涂上灰色,
那就请这一场夏雨将它带走。
明天,明天将是新的一天。
夏日听雨。
那和谐的韵律,优美的词句,深邃的哲理,令人难以相信这是学生们短短20分钟内的作品。同质小组的学习在这里实现了强强联手的效应,组内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思维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袁冰、周妍捷、徐雪羚、聂坚是一个中等生合作小组,她们更喜欢用一段朗读,一段点评的方式将自己的体会融入其中。这是她们阅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方式:
周妍捷读: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袁冰点评:
幸福不一定要富裕,有行动就行。
徐雪羚读: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聂坚点评:
幸福转瞬即逝,要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四人齐读: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周妍捷、聂坚点评:
幸福是无私的,祝愿天下所有的人获得幸福。
这种巧妙的形式是这些中等生的独创,它既满足了学生抒发情感的需求,又不露痕迹地掩盖了他们能力上的欠缺,真是一举两得呀!
周浩宇、黄天一、夏文翰、赵志文是一个口语表达上的后进小组,他们往往选择一人一段感情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读书体会。虽然,这是最容易办到的,但是比起他们只会坐在那儿倾听,已经是一个进步了,这样的改变使人看到了希望。有了小组学习的阅读课堂,绽开了许多艳丽奇异的花朵,使阅读课显示出勃勃生机。
三、创造混合编组形式,实现阅读的多样化。
同质小组学习和异质小组学习具有各自的优点,如果我们把它们结合起来运用,使二者互补,是否可以发挥出最大的阅读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上《幸福是什么》的阅读汇报课上,我试着运用了这两种学习的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用异质小组学习的方式,选择本组最需要提高的一个同学进行《幸福是什么》的阅读汇报,给所有内向的、基础薄的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然后,我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自由编组,进行课外收集的有关幸福文章的拓展阅读汇报,许多学生就选择了同质小组学习的方式。课堂上,各个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以说感受的方式汇报阅读所得,有的以富有激情的朗读感染人,有的以散文诗抒发所感,有的以一问一答的对话渗透文章的哲理。在学生们的笔下、嘴里涌出了这些妙语:
幸福并不需要视觉,而需要用心来感受和理解。安静是个盲童,可她却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难道我们正常人不行吗? (结尾的反问把人引向沉重而又深刻的思考之中。)
幸福为什么会说“瞧这个诗人,他比我本人还要幸福”
你看,今天那暖暖的 照在大地上的 阳光,
今天那可爱的 在草原上尽情奔跑的 马,
今天那美丽的 我爱的 秋天的 花椒树,
都在使我健康、快乐、富足,拥有一生 。
幸福看见了我,便嫉妒我了,才会说“瞧这个诗人,他比我本人还要幸福。”(小作者模仿了诗歌本身的形式来表达阅读感受,将形似和神似巧妙地结合起来,真是匠心独运。)
平时所追求的幸福是那样的简单,简单到只需用自己的一颗心细细地品味。只要我们有一颗细细品味幸福的心,幸福就会围绕在你我身旁。(学生对幸福的理解多么准确!)
幸福的出发点是爱,是这种爱的力量使他们将自己全部投入到自己所专注的对象之中,从而生命得到了升华。正因为这样,他们的心灵便进入了一种安谧、祥和、愉悦、充满激情的状态之中。没有享受过幸福的人生是有缺陷的人生,那就让我们共同去体验幸福吧!(对于议论文,采用议论的方式进行点评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感悟,又何愁他们不能创造出一个幸福的明天呢?)
小组学习的运用,使我班阅读课堂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空前地高涨。常常是下课了,教室里还竖着一双双急于表达的小手。即使是复习期间,阅读课也是学生们“誓死捍卫”的一块乐土,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在书桌左上角工工整整地摆上课外书籍,让你不得不悄悄地收回手中的复习提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想:在阅读课上,运用恰当的小组学习方式,正是弘扬了人的主体性,把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才会突破阅读教学的瓶颈,受到学生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