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3-13 16:07:51
诵读的起源和人类文学的起源几乎是同步的。战歌、祷词、劳动号子,当这些先于文字而存在的文学源流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时候,“诵读”就已经开始了。人类的童年是用诵读的方式传播文学的。
儿童的母语习得和我们的祖先一样,也是从耳朵开始的。在一个孩子还不认字的情况下,他已经可以说出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诵读比较悦耳的童谣、诗歌。在言语输入的两道门户——耳朵和眼睛之间,孩子首先用耳朵来吸纳语言。因此,诵读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对儿童的母语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在当下的母语教学中,课本中的诵读篇目无论在质与量两方面都存在严重缺失。虽然近年来各种诵读活动甚至“运动”一次次风起云涌,“读经热”和“国学热”一度让很多人为之鼓舞振奋,但在各种热潮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深入反思:占据主流的从“四书五经”开始、从古诗文开始的诵读,真的适合儿童吗?面向儿童的这些诵经活动,是不是已经沦为成人脚下文化怀乡的那块“望夫石”?
其实,关于诵读的分歧,绝不仅是文本选择的分歧,究其实质,是教育观、价值观的不同。
儿童是生活在当下的独立的生命个体,不是成人的预备阶段。我们认为:相比于传统文化的担荷者角色,儿童——首先要成为的是他自己。儿童诵读,应基于儿童的生命和感受,顺应儿童的天性,契合儿童的心灵,发出儿童自己的声音。
儿童的诵读,需是有“我“的诵读
儿童的诵读,需是“有我”的诵读。这个“我”是指儿童自己。在亲近母语的理念下,儿童不是承载“四书五经”的容器,儿童诵读也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儿童参与母语实践、享受母语滋养、体会语言和生命节律互动的精神活动。
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我们编选了适合儿童的,有节奏、有意韵、具有文学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诗性文本,让儿童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发语言潜能,提升语言素养和母语能力。
我们的诵读从童谣开始: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上的什么锁?金刚大铁锁!城门城门开不开?不开,不开!大刀砍?也不开!大斧砍?也不开!好,看我一手打得城门开。哗!开了锁,开了门,大摇大摆进了城。
—— 《日有所诵·一年级》
在孩子们刚刚接触语言符号之初,童谣儿歌会让孩子倍感亲切、温暖和安全。试想此刻,如果给他读的不是富有童真童趣的童谣,而是一大段陌生、艰涩的古文,他小小的心灵会对文字产生怎样的隔阂?而在贴近孩子心灵的童谣儿歌里,他却能读到自己、看见自己、听见自己。他会感觉恍如回到母亲的怀抱,自在地游戏其中、浸润其中,并享受其中。
童诗与孩子们六年的诵读过程一路相伴:
进城怎么走法?
【加拿大】丹尼斯·李
左脚提起,右脚放下。右脚提起,左脚放下。进城就是这么个走法。
—— 《 日有所诵·三年级》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对诗歌的节奏、韵律、趣味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六年童诗的相伴,是对童年的尊重,也是对儿童天性的呵护。
从童谣童诗开始,顺着一道缓坡,慢慢前行。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鹂对翠鸟,甜菜对苦瓜。狗尾草,鸡冠花,白露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孩子们在《晨读对韵》里感受母语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在泰戈尔、纪伯伦的诗歌里,探寻朦胧和哲思之美。
最好的东西不是独来的,他伴了所有的东西同来。
“天堂就在那边,在那扇门后,在隔壁的房里;但是我把钥匙丢了。也许我只是把它放错了地方。”
这样的诵读,让师生丢开唯一的、明晰的标准答案,走向多义。走向无限, 走向更加广阔的心灵空间。
“日有所诵”的意义
最不简单的事情就是——日不间断地做一件简单的事。
“日有所诵”就是这样的一件事。
以每天10 多分钟的诵读,让孩子用耳朵吸纳,用嘴巴呼出;以富有音乐性的诗性文本让孩子在语言里游戏,在声音里舞蹈。
分组接力读、变换节奏读、唱和表演读、镂空提示读,范读、单读、齐读、齐诵、慢吟、急诵,短短的时间内,孩子已经读到了七八遍以上。“七”是个奇妙的数字,越过了这个界限,孩子就安全度过了和一首诗歌由陌生而亲近的周期,他们中的大多数,就底气十足地觉得自己能够“成诵”了。
熟读成诵,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当中的适当疏释和指导,是让孩子在不求甚解中,建立与文本的联系,让孩子在“文字”与“声音”之间,看见一个重要的媒介——“形象”。这个形象的出现,可以让孩子们不用“死记硬背”,而是活泼地“悟读”,感其形、悟其神,
然后会其意、得其言。
熟读成诵,是一个反复温习的宽松的语言熏习环境。这个“熟”,不仅是一日熟读,还指温故知新。在这样的“日有所诵”中,老师不用担心有人“滥竽充数”,有人“有口无心”,只有为孩子构筑这样圆融的母语环境,孩子才有胆气打开自己,吸收语言、思维的营养。不
同的孩子,不同的力量,我们的坚持,虽然不会让每个孩子齐步并进,却一定向着一个美好的方向前行。
所以,“日有所诵”契合孩子生长的节奏,呼应了孩子成长的需求。
在这样的诵读中,孩子“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而他们所增进的,绝不仅仅是语言的丰富和敏感,还有阅读习惯的巩固养成,思维空间的廓清开放,精神骨骼的强健壮大。
我们可以这样说:“日有所诵”是一种阅读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将文字转化为声音,将语言内化为语感。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日有所诵”是一种生命成长的仪式,这种连续性的活动,叩启孩子的天赋之门,帮助儿童形成精神成长的内在节律。
这就是“日有所诵”的意义。
当诵读的声音在千万间教室响起
每年,大约有150 万名孩子在教师和父母的带领下,使用《日有所诵》进行诵读。这不仅是一个数字,也是一种现象。
儿童的诵读,应该发出的是儿童自己的声音。当犹如天籁的诵读声噙着母语的芳香在一个个屋檐下响起时,我们呼唤的不仅是对“诵读”这种传统教育形式的回归,还有对童年的呵护,对生命成长的尊重。
回到儿童,回到母语,回到教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