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女士在第十五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演讲
什么是中文分级阅读
什么是中文分级阅读?我不认为儿童阅读,只是对读物的分级,单纯的根据儿童的认知语言发展来做书目匹配。我认为中文分级阅读,是指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读物,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促进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精神成长。
儿童中文分级阅读的研究和实践,有多方面的意义:
1.科学性
对儿童的阅读素养进行评测,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读物和阅读建议。
2.指导性
帮助家长或者老师、图书馆人员或者相关人员,更好地开展阅读,和进行更有效果的教学或者互动。
3.促进性
对童书创作,童书出版,童书推广、阅读教育等行业发展,有较好的促进性。以让儿童可以享受更优质的读物和更好的阅读服务。
国内外中文分级阅读的描述
我们来看一下中文分级阅读的国际整体情况,我拿了三个比较重要的体系做了比较。刚才朱自强教授主持的对话,嘉宾们提得比较多的是蓝思分级阅读。实际上国外还有不少很有影响的分级阅读体系。A-Z指导性阅读分级体系以及发展性阅读评估分级体系就是其中的两个。
不光是英语系国家,还有其他语系的国家,包括芬兰和德国、日本,他们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分级阅读理论和应用实践体系。他们的研究都是非常深入的,不仅仅是对图书进行分级问题的研究,像美国的阅读促进计划在北美以及很多国家都有深度的实践和应用。国内的分级阅读研究和运用,有两个向度。一是以蓝思、牛津、培生等英文分级阅读的引进和运用。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中文分级阅读的发展,在国内,可以表述为两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以“阅读+出版”为模式,以出版社为主体,研发中文分级阅读读物。以南方分级阅读和接力出版社为代表。
• 第二个阶段,以考拉、攀登阅读、悦读家园等为代表,用“阅读+科技”的模式,以科技公司为主体,进行中文分级阅读互联网产品的应用探索。
我觉得中文分级阅读的困难是非常大的,可是《蚯蚓的日记》里小蚯蚓说了:“尽管很危险,但总得有人去做。”在母语背景下,儿童中文分级阅读的难点问题究竟有哪些?很多,例如:
1.中文分级阅读标准如何建立?
2.如何科学评测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阅读素养?
3.汉语的儿童语料库怎么建立?分级阅读应该涵盖哪些阅读文本?
4.如何进行读物的科学分级?
5.如何界定和促进各个不同年龄段,儿童应该达到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刚才讨论中,有老师说中国古代教育没有什么分级的概念。不是这样。我们古人的教育体系是很完善的。比如说《三字经》的出现,就意味着从古人到宋代已经有了比以前进步的儿童观。让儿童先读《三字经》,从三个字三个字的韵文开始,《千字文》,四个字四个字的韵文,而不是让儿童一下就从《论语》开始学习。从蒙学馆到私塾到乡学、大学,到后来的书院,中国古代教育,不仅是教育体系,更在课程设置和个人修学上,建立了很好的次第。
但中文的测评和文本的分级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在这里列了一个表格,其实我只列出了几个参数,并不完整。对于中文而言,这些参数有一定的意义。我个人也主张拥抱科技,让科技和阅读深度融合,让阅读推广更普及。但因为中文的特质。并不是短句子就一定是表意简单的句子,篇幅短小的也不一定就是浅显的文本。
今天的中国,对科技,对人工智能有天然的信任,认为那就是我们的生命和科学要去的方向,我们的生活可能全部被数字化、智能化。我们可以相信科技化和数据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对现在一个领先的分级阅读互联网产品做了一个测试,这是我们得到的数据:
《草房子》和《苏菲的世界》分别是870和880,从你的阅读经历和对儿童的理解,你觉得这个分级合理吗?《三国演义》和《楚辞》的分级参数大致也相当。你觉得这个分级科学吗?当然,客观上,古典文学文本和诗歌文本是非常难测评的。
我们今天好多的儿童阅读推广人都是儿童默读推广人,他们只带领孩子们读儿童文学,读整本书,这是不够的。我们的母语的音韵是非常重要的,在童年让孩子有充分的诵读和吟咏,是孩子们学习母语必须的内容。这不是为了让他们多背几十首诗歌的问题,这背后有很深的教育学原理。
所以《亲近母语·日有所诵》,每年有三四百万的孩子诵读、使用,有这套书的理念、选篇和大量的持续实践的原因,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有诵读、涵咏母语的教育传统。
《日有所诵》
(小学1-6年级)第五版
亲近母语的研究及成果
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中国中文分级阅读阅读的研究。打个比方,生产一辆汽车需要生产轮胎、发动机等很多配件,同样我们试图去开发儿童母语分级阅读,也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和研究。
例如《日有所诵》是儿童诗歌的分级诵读,《我的母语课》是儿童的文学文本的分级阅读,《阅读力测试》是对儿童阅读评测的研究和探索。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我们就做了“儿童阅读应该分级吗?”这样的讨论。经过了这么些年的研究和开发,关于儿童中文分级阅读,我们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果。
01亲近母语儿童阅读分级体系的参照标准:
02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阅读的相关体系
• 第一部分,分级阅读测评首先要对其阅读水平进行测评。他的阅读能力达到了什么程度?如何科学测评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 第二部分,如何针对儿童推荐适合的分级阅读读物?这就是大家通常认为的文本分级。
• 第三部分,如何让孩子在分级阅读中获得更好的阅读能力和素养提升?在这一点上,老师们日常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和兴趣、习惯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在家庭场域下,如何跟孩子交流阅读感受,也是一样。
会后,可能不少朋友,会提这样的要求:徐老师,可以把你的分级阅读标准分享给我们吗?我只能说很抱歉,这个暂时不能公布,为什么呢?
第一,亲近母语的中文分级阅读标准已经基本完成建模工作。我们十多年来致力于中文分级阅读的研究,尤其在这三年当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国际标准研究和具体的应用实践研究,但是还很不完善。
第二,大家知道做这项研究和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现如今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还非常的薄弱。亲近母语虽然有很多的知识研究,但是我们在技术上、在运营上还不完善,因此我们很多研究的成果,我希望能够完成知识产权保护之后,再更充分地和大家交流。
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互联网产品——小步读书
亲近母语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了一个儿童中文分级阅读互联网产品——小步读书。
我希望这个产品未来能够完成三个目标:
第一是相对比较科学地测评孩子的阅读水平;
第二是为儿童匹配适合他当前阅读能力的文本;
第三是提供专业的阅读陪伴和指导。
这个产品的基本内容原型设计是这样的:首先,使用的孩子先做一个测评,以确定其阅读水平;之后,我们每天给孩子一篇文章。每天的阅读评测时间预计是20分钟,如果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天都能坚持完成一个20分钟的阅读加测评的过程,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小学时段可以读到多少文本?这些提供阅读的文本并不完全是文学文本,其中20%是信息类的文本。
孩子们花10分钟左右读完文本,我们就会对这篇文本的阅读程度做一个测评,会有相对应的题目需要孩子来完成。孩子每个月读完一本书,也会有闯关和测评,并且有一些阅读陪伴和服务。一个学期当中还会有两次阶段性的测评。
小步读书这个分级阅读产品为什么最终选择用年级来作为阅读文本的分级呢?事实上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完成分级工作,我们目前的技术也还没有完全达到这样的标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所以在如何科学选择文本的问题上,我们综合实际情况考虑,只是制定了一些基本的原则,并在这个基础上,亲近母语根据十多年的研究和内容积累,给孩子们提供了近两千篇质量较高的,适应各个阶段的文本,和小学阶段推荐孩子们阅读的72本整本书,以及更丰富的两百多本书。
比如说文体,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哪个应该先看,哪个应该后看呢?理论上应该还是儿童故事在先。再比如类似《小王子》这样的童话,带有一定的哲理的小说应该出现在哪个年龄段?还有一些题材和内容还有语言的表述方式相对简单,更通俗化的阅读文本是否应该放到低级别里面?这都是需要我们研究和细化的。我认为做中文分级阅读如果不做诗歌测评是不科学的,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
针对于《巴喳—巴喳》这首诗,我们有这么几个测评题用来帮助孩子理解这些诗歌。
▲以上三张图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儿童阅读的第一个要点就是要把好玩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作家洛贝尔就写过一篇大家都非常喜欢的故事,名字就叫《讲故事》。
▲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这个故事讲完,孩子都会觉得很好玩,因为所有的趣味和幽默都在故事里,那针对这个文本我们能做哪些测评呢?
1.蟾蜍为了能想出故事用了很多的办法,这些办法是有一定顺序的,你能排一排吗?
2.有的同学认为蟾蜍很笨很没用,你赞成这样的看法吗?
3.青蛙讲的故事好听呢?哪里好听?你能够像青蛙这样原原本本地讲一个你和好朋友之间的故事吗?
这里的第三个问题就是一个生活运用的问题,学会原原本本的讲故事是一个语言的迁移。所以一个好的阅读理解和测评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们还给孩子安排了20%的信息文本,因为我越来越认识到我们的阅读,我们的文学教育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生活。中国的孩子信息类文本读得非常少,但是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信息类文本太多了,比如当地震发生时的应对策略,比如火车票、飞机票的购买流程,多读一些这样的文本对孩子将来的生活一定是有一些帮助的。
关于整本书的设计,我们是这样做的,就是让孩子们先去听导读音频,目的是让孩子们先对这本书产生兴趣,同样我们也会给孩子一些闯关的阅读测评,给孩子阅读学习单,并且会有老师来和他分享。
前一段时间我听到一种声音就是反对整本书的阅读测评,觉得这种测评就是变相的考试形式,在增加孩子们的负担等等,我非常理解这些看法,也认可这些朋友们的初衷。但是我想说的是,国外对整本书阅读测评这一块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整本书的阅读和实践,不能永远停留在感性、体悟阶段。
亲近母语从2005年以来,在整本书的阅读和测评方面,就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在小步读书中,设置的一些关于情节的、人物、内容等的闯关测评,更多是为了提高孩子们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而一些关于主题、情感、语言、表达方式的测试,则深入到了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鉴赏运用。
在这里,我也特别提醒,亲近母语关于单篇文本的测评,包括诗歌的测评在内,以及整本书的理解性的测评,大家都可以去借鉴、使用。但我们不希望把整本书的闯关测试这部分内容,直接用到学校的考试中去。
小步读书的阅读测评只是亲近母语互联网运用的1.0版,还需要不断实践和完善。今天我来介绍这样一个产品,是希望邀请一部分朋友共同参与这个中文分级阅读产品的公测。我们希望参与测试的用户既能有老师,也有广大的家长朋友们,推广大咖,技术牛人,我相信他们的参与,对这个产品的后续改进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月二日,亲近母语公布了2019年中国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当天阅读量达到18万多,众多公微后续转载。谢谢大家的鼓励。我们也听到了一些质疑。亲近母语欢迎一切质疑和建议,当然希望是善意的,探讨性的。我个人和亲近母语研究团队,当然知道分级不是分年级,但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是不同的。今天的中文分级阅读还需要有人持续地做一些基础性的实践和推广工作,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更希望了解一个三年级,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可以读哪些书,哪些书大致适合他们的阶段。
中国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2019年版)
同理,在小步读书的阅读测评中,我们暂时还是用的分年级的方法。
第一,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以年级来测评和推送阅读文本,更方便实用。
第二,在互联网的情境下,孩子们用二三十分钟,完成一次测评。我们觉得不能根据这个测评就给孩子定级。如果一些孩子做的时候,不够专心和认真,得到的测评不够好的话,随便降级,将影响他的阅读信心和兴趣。
第三,我希望,在孩子们使用小步读书的基础上,我们不断获得数据,记录孩子们的阅读行为,我们能够将阅读分级进行细化,实现更科学的测评。
我也特别希望有一天,我们给孩子们的不光是普适性的文本和书目推荐,而是更个性的文本和阅读指导。
儿童中文分级阅读这件事情,不可能由他人去做,任何国际先进产品的引进也不能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这件事只有我们去做,我们共同去探索,从母语出发的,开发出符合中文特质的中文分级阅读阅读标准、体系和可以服务大众的产品。
这件事情很难很难,就像光宏老师说的,不可能做得很完善,但这件事情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亲近母语愿意去实践和探索。这件事情的产业价值也许没有华为的大,但社会价值、对未来的影响是一样的。华为以及更多的中国企业,想做中国自己的“芯片”,亲近母语以及更多的同道,希望做的,是为中国的未来造“心”。
让每个孩子通过阅读,发现自我,发展和完善自我,认同和热爱我们的母语和文化,关心世界,热爱人类,愿意为未来更美好而努力。
我知道我们的力量还很弱小,我们的产品还很不完善。但我们愿意以此起点。我们行走的道路也是行业的无人区。我们坚持自己的儿童观、阅读观和教育观,希望将人文和科技深度融合,希望探索出更为完善的儿童中文分级阅读,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
亲近母语愿意以此为起点,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帮助我们,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女士在第十五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的演讲速记整理,经徐冬梅女士审核并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