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顺口溜是这样说的:一天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虽说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看过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有个年轻人崇拜杨绛先生,他给杨绛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并倾诉人生困惑。杨绛诚恳地对那个年轻人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因为不读书,所以无聊空虚;因为不读书,所以焦虑迷茫;因为不读书,所以躁动不安;因为不读书,所以浅薄平庸。
余秋雨曾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因此,人生变好,是从多读书开始的。
俞敏洪说:“读书不一定能让你成功,但是什么样的土壤能长出最茂密的森林?有肥料的土壤。对一个民族来说,它的肥料是什么?就是知识,就是读书?”他在《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中,说了他自己的故事。
俞敏洪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北大,他就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学生,穷是经济穷,白是知识少。而且在大三时,他还得了肺结核,这让他更自卑了。他没有谈过恋爱,他非常渴望交到优秀的朋友。
比如王强和徐小平。交朋友是需要努力的,他靠的就是读书。王强是他同班同学,很有才华。他读书的时候,俞敏洪就想办法跟他交朋友。王强出去买书,俞敏洪就跟着他出去买。慢慢地,他们读的就是相同的书,就有话可说了。
俞敏洪在大学里读了800本书,这也为他能交到优秀的朋友打下了基础。这些优秀朋友的策略和安排,成了新东方的指路明灯。他坦言,如果没有这些优秀的朋友,就不可能有新东方的今天。
俞敏洪说:“你要融入一个朋友圈,要么是你得在这个朋友圈有引领作用,要么是你有思想,要么你有服务意识。”
读书就能让人心灵成长,形成自己的思想。当你的思想达到一定的高度,你才能结交到那个高度的朋友,你的眼界和格局也跟着提升了,未来更广阔。
书是绝大多数问题的出口。当你感到焦虑与迷茫,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就读书。总有一本书能指引你砥砺前行。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白岩松说:“读书不仅了解世界,还可靠近人心,更重要的是,越来越知道“你是谁”、“你该去哪儿”、“你到底要的是什么”。
读书不会一夜间让世界变好,但在书中,却可以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人生变好,是从多读书开始的,它让你变得丰富有趣,清醒自明,境界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