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
孩子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学语文课本上,课上进行字词句篇的语文训练,课后做大量的习题,付出无数精力,到头来语文成绩却不好。
低年级时这还看不出来,孩子即使仅凭刻苦,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随着年级增长,学习任务逐渐加重,孩子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而且常年的死记硬背早已让孩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越到后来越不愿意学。成绩别说进步了,想保持住不一落千丈都很难。
语文怎么就这么难学?
学习的方法错了。
学语文,一定不能变成学课本、做习题。
学语文,学的是我们的母语“汉语”本身,根本是提升母语素养。
悠悠华夏五千年,汉语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浩瀚的海洋,而课本上的内容只是滴水,根本满足不了孩子对母语的需求。
课本的内容,即使掰开了、揉碎了,喂给孩子全部消化掉,孩子也难有素养上的提高。
只有从“根”上学好了语文,考试才能游刃有余,不在话下。
所以,学语文,不仅要学课本上的内容,还要学课外的东西。叶圣陶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些例子。”
从这个“例子”出发,举一反三,同步拓展,实现学习迁移。由教材的单元内容延伸开去,增加阅读篇目和阅读量,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北大教授钱理群说: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没错,课外学习,最关键的就是课外阅读。
统编教材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说:
没有课外阅读,语文学习就只能是“半截子”。
缺乏阅读,将成为孩子和优秀生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