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学前儿童阅读的误区切勿忽视:识字≠会阅读!

作者:  发表时间:2020-05-18 16:08:08

  一、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已把儿童智力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随着我国幼教理论和实际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早期阅读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我国幼教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从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以来,早期阅读教育更是成为我国很多幼教工作者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

  首次将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明确指出“引导儿童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儿童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儿童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儿童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识字多不代表能看懂,3-8岁的孩子的阅读需要分级

  孩子的阅读是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活动,是一个融观察、记忆、思维、表达等多种认知于一体的综合活动。所以,阅读绝不等同于早期识字,其教育内容是全面而丰富的,含:

  *掌握取放图书、翻阅图书的基本技能

  *集中注意地看着画面说、听、朗读

  *理解阅读内容

  *创意和自由阅读

  *随文识字

  所以,只有具备真正意义的分级阅读读物和阅读课程才会对儿童起到积极作用,而很多3-8岁的家长则是忽视了这点。

  在美国加州,幼教和小学就有对孩子的阅读水平进行测试、以及相关等级和记录的要求,并根据个体的阅读水平来挑选阅读书籍。而国内,虽然识字、阅读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家长关注的焦点,很多父母多是在教认字,结果有些孩子即便是在入学前就已经认识了成百上千个汉字、但依然还是读不懂课文、看不懂应用题。

 

  三、分级阅读课程让孩子“会”读书

  分级阅读课程的设计和组织,遵循目标分级、材料分级、教法分级的基本流程,即:

  孩子自己阅读——教师与孩子一起阅读——围绕阅读重点开展阅读活动——归纳阅读内容—学以致用会表达。

  由此,孩子阅读方法的获得和阅读能力的形成则是通过以下步骤逐步实施:

  1、自由阅读

  一般由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自由阅读,也让孩子对故事内容进行猜测,将孩子引导到图书的情节和发展上来,从而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心理依据。大胆的猜测,丰富的想象,让孩子学会探索,激发起他们阅读的欲望。

  例如,蛋壳乐学园“会下蛋的爸爸”一课,就让爸爸会下蛋这个有趣的问题贯穿始终、让孩子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更多的科普内容。

  2、理解阅读

  作为阅读活动的重要部分,其主要是利用分级读物和动画课件实现师生互动,让孩子感受分级读物作品的优美、图画的精美,接受文学作品传递的信息,内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将作品中的精髓转化为自己的口头语言。

  例如,蛋壳乐学园“小静的树叶”一课,不仅读物构图巧妙、画面丰富,阅读内容上还让孩子以第一视角了解角色的性格、内心的想法,感受情感的释放。

  3、学以致用

  在理解图书的基础上,通过创编、讲述、表演、绘画将内容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例如,每一节分级阅读内容读完后,还提供有一些跟阅读有关联的练习内容,这样就可以通过看图说话、连图说话、看图排序等多种活动形式满足幼儿说的欲望,给幼儿创造说话的环境和机会。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