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2-02 10:46:41
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一说到古诗文教学,学生就会觉得头疼。这其实是一件让教育非常尴尬的事情。其实,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美”,体悟“美”,享受“美”,但是随着教育实践导向的日益功利化,学之“美”变成了学之“苦”。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推进,“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树根立魂”说起来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但是足以塑造起一代强健勇毅的中国人,而不是成为随波逐流垮掉的一代。
民族精神是美的,生命是美的,但是究竟美是什么?恐怕很难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但是,对于美的教育,我们完全可以将之渗透在课文的讲解过程当中,以“感同身受”的情感教育方式进行落实。我校黄荣华老师一直强调要以“贯通”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不管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我们都会在一个主题单元结束之后,布置学生撰写1500字的“单元贯通”,来串联看似零散的单元内容。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更是力图通过以下三个“贯通”,来进一步实现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 发现教材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实现古诗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之间的贯通 ◎
古诗文的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所以,疏通语言、串讲课文是授课的第一项工作。但是,这项工作不是古诗文教学的全部。在完成了字词讲解之后,教师应该向学生反复强调,这个时候我们所接触的古诗文已经和其他单元的现代文没有什么两样了,而学习这些古诗文,就是要进一步领会这些古诗文的思想内涵。上海二期课改极其注重的“两纲”教育在现代文教学中往往能够较好地实现,因为现代文教学建立在学生明了文意的基础上,从语言和思想两方面都比较容易切入。如果我们能够打破“现代文”与“古诗文”的人为设定界限,就能减少对古诗文的厌烦、误解甚至是“恐惧感”,用平和的心态投入古诗文的学习。
比如,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课本中有杜牧的《阿房宫赋》,在集中讲解文意之后,我着重阐述作者的写作目的:揭露秦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借古讽今,阐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但是如果只是这样简单讲解,学生的理解恐怕还不够到位,这个时候,我就采用了贯通古诗文与现代文的方法,将本篇课文与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平民意识”联系起来。在这个第一单元的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比如老王,以及马蒂尔德等,他们都“淳厚、坚韧、善良,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自有操守和向往,不乏动人的风采”。既然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培养平民意识,那么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巩固该如何体现呢?只要我们把目光投向《阿房宫赋》一文,在深入解读后,学生自然就可以从中体会到六国的统治者和秦始皇都是因为没有平民意识,失去民心,才会遭致灭族的结局,可见平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其实,不仅是相似的内容可以贯通,我们还可以通过比较来贯通不同的思想内容,甚至可以将中国古代的情况与国外的情况进行贯通。比如高一年级第二学期课本第六单元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拓展教材当中的第六单元“异国恋歌”联系起来赏析比较。这样一来,就把几个单元的学习都联系起来,加强了课程本身的整体性,也发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学得有目标,学得有目的,学得有成果。
◎ 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延续性和承继性,实现古诗文内容与当代社会之间的贯通 ◎
作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典范之作,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既指点社会进退得失之道,家国兴衰治乱之法,又展示个人品德之善恶美丑,具有极高的史学家价值和社会价值。其实,不仅仅是史书具有这样警醒后世的作用,在很多文学作品当中,由入世的儒家人格支撑起来的文人们往往会在自己的文章中书写自己的志向,抨击当时社会的不公和黑暗。我们没有资格轻视古人,他们高尚的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时甚至会超越今人。到现在为止,许多合几百人之力编著的史书,也永远无法达到司马迁著《史记》的一人之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语句从司马迁和张载嘴中说出来,又通过无数人之口流传,在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里面流动,怎能让人不为之热血沸腾?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记忆,甚至依旧在当今国家领导人的演讲中被频频引用,足见其生命力。
在我们的课本中,《阿房宫赋》的教训,到了今天依旧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虽然现在我们身处废除了帝制的民主社会,但是封建的思想依然残留,让人们无法获得完全的幸福生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倾轧,社会的不公都是需要我们积极反思的。引导阅读并深入体会古诗文,既能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也能更好地思考当今社会。
又如《种树郭橐驼传》中顺天至性的观点,《病梅馆记》中对于善待人才的呼吁,《咏史》中对于出身和才能的思考,放在今天依旧有着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学生通过写《小树自述》或者《小梅自述》,将自己纳入这一场大讨论中,表达了自己渴望成才,也渴望获得更好的成才环境的心灵呼唤。此时此刻,学生不是看死几千年前的文字,而是看活几千年前的文化,使古诗文的学习成为学生知识学习的源头活水。
◎ 发现人类生命的丰富性和思维的精彩性,实现古文作者精神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贯通 ◎
“人的生命,如奔腾激流,如傲雪的蜡梅,在抗衡中显示出坚韧和高贵,他们是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复杂综合,既同大地紧紧相连,受到自然的厚赐,又是以心灵为主体的”。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学生并不一定对以上这段话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当进入古诗文学习时,观念的冲突和思维的碰撞就变得激烈起来。
《孟子》中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垓下之围》中的项羽在四面楚歌中奋力突围,兵败之后不过江东,自刎而死。《左忠毅公逸事》中的左光斗反抗大阉之乱殒身不恤。《苏武传》中的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不死不降不辱使命。《读山海经》中的夸父立下宏大志向追赶太阳最后渴死。《〈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辗转流离,在痛定思痛之后写下了21个“死”字。孔子弟子子路为人家臣却遭遇国家动乱,在众人逃命避祸的时候毅然选择前往动乱的中心,指斥叛逆者,捍卫自己的原则,最后寡不敌众,正缨而死。
面对以上这样的生死选择,学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求生的人,大多数学生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对于有的人选择杀身成仁是不少学生无法理解的。项羽明明可以不用自杀而是选择东山再起,但是他没有;子路明明不用前去赴死,无谓牺牲,但是他没有;夸父明明知道自己无法追赶太阳早就应该放弃,但是他没有。
对于不能理解的东西,学生首先的反应是认为他们“傻”。在这个问题上,我不讲子路守“礼”是不是迂腐,不谈夸父逐日是不是不切实际,不论项羽自杀是不是太想不开,不爱惜生命。我们要讲的是:子路恪守小节,临难、临死都要凛凛然像一个君子,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难道不正是如此吗?这是何等的勇毅!夸父为了自己的理想不停努力奔跑,这是何等的浪漫!项羽至死不肯过江东,不仅是被李清照,而且被全天下的中国人至今感叹,“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又是何等的豪情!讲到这里,学生就不再嬉笑了,他们开始沉默,他们开始静思。也许在这之前,并没有什么人给他们这样静思的机会,而此刻就在他们并不喜欢的语文课上,我们要竭尽全力,给他们带去最大的震撼。这种震撼会让他们重新审视我们祖先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折服于他们的高尚气节,从而尊重古人的个人选择。这种震撼会促使他们翻开《论语》《孟子》《庄子》等,走进诸子的思想,惊叹于他们深入浅出的智慧。这种震撼会让他们仔细阅读历朝历代文人骚客写下的不朽诗篇,那些爱国的情怀与惊天的豪情,至今在纸上呼之欲出,令人击节叫好。
人应该活在“美”当中。即使语文教学的现状让我们无法很好地实现美的教育,我们依然要坚守住语文课,尤其是“古诗文教学”这块阵地。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重拾那被遗落已久的古人心境,不要降低古诗文学习的门槛,用讲故事或者俗化古人的方式来取悦学生。让古诗文学习扎实起来。正是通过贯通古今,贯通你我,贯通阅读体验和身体力行,古诗文学习乃至中国人文化性格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