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从传统学习中找到文化自信

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当以立人为先

作者:亲近母语  发表时间:2016-12-09 10:04:44

  提及传统,似乎总离不开四大发明、孔孟之道,这似乎就是传统文化的大部分释义。现实中,随着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为历史传承所需被确立,大家会发现,那些原本来自生活、在生活中被普及的东西离普通市民越来越远,有的纯粹沦为曲高和寡的观赏品,有的则是供少数人把玩的投资品。

  上周末,由亲近母语研究院主办,道禾教育基金会协办,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支持的第二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南京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与社会各界关心关注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家长们一起,共同分享和探讨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何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台湾道禾教育创始人曾国俊先生以儿童传统教育做了个形象的比喻:“课程就在生活中,离开生活没有课程。”

  文化传承应以儿童教育开始

  儿童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是什么?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在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看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每一个儿童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并在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成为完整而有智慧的人。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是应该丰富当下儿童的生命体验,让他们小小的生命之流,逐渐汇入民族之源,将来更好地融入族群,增强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并打下扎实的中国根基,未来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血脉,为人类更好地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创造和可能性。

  另一方面,儿童是独特的生命阶段,有着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儿童的生活相连接,用符合儿童心性和特点的方式,更多采用艺术的手段和体验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古,不是为了否定今天的时代,而是为了让今天的儿童拥有幸福的童年、良好的教育。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建立与儿童生活的连接,这样儿童才能更好地体验和理解传统文化。同时,传统文化教育也不是为了让儿童沉湎在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辉煌里,而是为了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更好地发展和成长。所以在进行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必须让儿童拥有广阔的视野、世界的眼光,以使他们能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备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请问在座所有的教育伙伴,各位可能在国际间旅行、交流、访学,有人看过中国国际学校的人请举手。没有是吧。但是你知道吗?在北京,就在我们培德书院的周边就有二十几所国人自己办的所谓国际学校,以及外国人办的学校,包括美国学校、英国学校、德国学校、法国学校、菲律宾学校、印尼学校。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国不同的国际学校。但是你绝对不会在世界任何其他的国度,看到有一种学校叫做中国国际学校。”在论坛的开幕式讲演中,台湾道禾教育创始人曾国俊感叹,看到众多的国人子弟送进别人的学校,以别人的文化做主体,回过头又用这种思想改变生育自己土地的文化,而彻底忘却了自己的母语和我们的文化基因就倍感忧心。“我们知道不管徐志摩、蔡元培、胡适所有的民国初年的一代,对我们当今社会有影响一些大儒、大的学士、大的工作者,他们都有留过学,会英语。但他们在18岁之前接受了非常好的属于我们自己这个国度、这块土地的文化与教育,然后对我们这块土地有情感,对我们的文化有认识。”

  学习传统方能找到文化自信

  几年前,当“端午祭”被韩国申遗成功,我们在诧异之时并没有意识到为何韩国能申遗成功。就像现在一看到剑道第一印象就是日本,其实在三国曹丕与天威将军练木剑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衣服。这个衣服前面有五折,代表着仁义礼智信,后面有两折叫做中枢,这个衣服穿好就叫儒。中国从三国到唐的拼刀术,还有今天相当多的剑术、刀术,都是其中一环,但我们现在对这个大多不了解。在论坛交流活动中,台上专家的发言让在座不少教育工作者震惊。

  论坛上,教育专家还特别解释,为什么用“传统文化教育”而不用“国学教育”?因为,“国学”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国学”这个词最初见于《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周礼正义》:“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也就是说,在周代“国学”只是国家所办的一种“贵族子弟学校”。以后几千年来伴随着王朝更替,国学逐步由小学演变为高等学府。到了清末,国学成为国家最高层次的学校。实际上,国学应该在普通百姓中。有意思的是,近二十年来在民间兴起的儿童阅读推广,也是以向外向更远处寻觅为起点,大量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及图画书由此进入我们的视野。作为亲近母语的创始人,徐冬梅的疑问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真的不能为现在的孩子提供成长的养分吗?我们真的不能在过去寻找未来吗?

  学习传统其实就是找到自己的文化主体,愿意把他放入到我们生活中。如果只是供在殿堂上、在博物馆中,只能说你曾经拥有,而人家只要证明我还活着、我还在用着、我生活中就有这个,这些本属于我们文化的东西慢慢就成了别人的。“大家认为在生活中活着的是,还是供起来的是?不用说当然是活着的是,而不是供起来的是。”参与论坛交流的专家举了个形象的例子,像现在的一些非遗项目,本来在生活中好好的,突然变成非遗后就开始不生活了,供起来了,大家再也消费不了。看起来好像是要保护非遗,实则相反。本来活得好好的,就在民间,日子大家就这样过着,日用而不知,但实际上慢慢就传承下来了。

  “现在一提到传统文化,一个很普遍的观点就是和实用联系起来,这是有待商榷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名誉馆长、博士生导师吉文辉教授认为单纯以现代的科技、现代的物质来要求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要求。学习传统文化就得活出它的现代性、独特性与未来性,而不是再去复古守旧与保守。唐不等于宋,宋不等于元,元不等于清,唐的建筑不等于宋,唐的服装更不等于宋。每一个朝代都要活出属于那个时代文明意识的进化,也活出那个时代的美好。世界有一个非常知名的戏曲大师威尔逊曾说,所谓的前卫,就是重新发现古典。我们要做到的就是,通过学习传统活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自信和文化认同。

  记者 陈彦 仲永

  传统与经典要从生活中找寻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亲近母语系列文本中《日有所诵》二年级读本中的一段歌谣。相较于生硬的知识传授,这种适合儿童的诵读方式,显然有色有味、有画面有喜悦得多,既能让儿童乐于接受,又是最好的传统节日节俗教育。著名古典文化学者叶嘉莹先生认为,孩子们学习古诗最好从吟诵开始,因为只有吟诵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到汉语的音韵之美,只让儿童死记硬背古诗文并不合适。

  随着论坛活动的深入,来自各地本身担负着授业传道的教育工作者们内心那颗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萌动再次被唤醒。一位来自鼓楼区的小学教师在交流活动中提出,在座很多老师都是来自于公办学校,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非常到位,但对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设施可能会非常局限,能够开展课程的能力也受到了局限,虽然很想开展相关课程教育,但为难。这一次,为了自己女儿上学而先后开办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台湾道禾教育创始人曾国俊再次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课程就在生活中,离开生活没有课程。”

  “如果让学校孩子带着他所喜爱的植物来到校园,和全体老师一起,慢慢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了二十四节气的花卉,你的校园二十四节气就看见它的美。在欣赏这个美的过程中,可以用几桶煮汤的锅子利用花卉染出南京的色彩。”“有谁可以告诉我只有南京才有的是什么植物?不知道,非常好,我们就出这个课题给各位,你们挖掘一下南京,有什么样的植物是南京才有的,把这样的植物挑选,去染布,染成T恤,染成头巾,就代表我们南京,属于自己的文化主题的色彩。”“你可以用这个机会告诉孩子们什么叫做原生种,什么叫做外来种,什么叫做驯化种。你可以告诉他,在春天的南京、夏天的南京、秋天的南京、冬天的南京,可以开出哪些植物,哪些植物可以用于做茶,哪些植物可以做糕点,哪些植物是属于我们南京的野菜,我们以前困难的时候这些野菜都曾经滋养我们这一代人。”

  “当我们带着孩子做一张纸,从来自二十四节气当中取得的各种纤维敲打、浸泡、蒸煮、裁切到最后有一张纸可用,最后到书写书法,那种珍惜,那种感恩,从心而发,无需言语。”在曾国俊看来,什么是礼乐,什么是尊师重道?全在生活中。所有的国学与经典,传统文化的美好必须回到与生命的真实相遇,离开与生命的真实相遇,没有什么国学可以谈。“大家之所以现在读经典时发现改不了一个字,最大的关键是它们与生命真实相遇。真理不是经常在我们概念化之中,而是在于真实的生命经验,这样的经验内化为内在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像我们在巷弄间穿梭,看见一个卖东西的,过去跟他买一点,然后蹲下来跟他聊。寒暄之中听说我是老师,他马上就拍一拍,然后就站起来说老师好。已经六七十岁的人了。礼在哪里?礼就在我们身边。

  【论坛组织者简介】

  “亲近母语”是2003年依托于国家级课题——亲近母语研究和实验发展起来,以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为志业,以社会企业和公益机构协同发展的方式,以教育重建社会的文化教育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亲近母语”已经成长为集针对学校和家庭的课程图书、教育服务产品研发、推广、线上线下互动的社会化教育一体化的教育创新型机构,下设亲近母语研究院、亲近母语学堂和亲近母语公益。

原文链接:http://njcb.jschina.com.cn/mp2/pc/c/201611/08/c234785.html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