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中国教育报:石天强:传统文化进教材是教育纠偏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1-20 16:58:21

摘要:关于作者:石天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原文载于《中国教育报》2015年1月16日第2版。

  传统文化教育应突出地域特征、民俗特征,帮助学生建构日常生活的体验形式,从现实生活的日常起居中,发现其中所隐含的独特的文化韵味。

  据《法制晚报》日前报道,历经两年半时间修订,根据25个省市的地区文化特色“定制”的全国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研发完毕,并已送审,有望于今年秋季新学期亮相。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这套传统文化教材“大餐”显然是一场及时雨。去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明确提出一个观点:“去中国化”很悲哀,应该把传统文化经典嵌入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从教材和课程入手,让传统文化回归中小学教育,既是对“去中国化”现象的纠偏,同时也能使中小学生领悟传统文化之美,汲取传统文化养料,从而更加全面地发展。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面对的是教材和课程问题。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缺少必要的教材,实施起来存在很多分歧,争议相当激烈。形成这种散乱局面,深层次原因是对传统文化认识上的差异造成的。由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难免会造成盲人摸象式的主观性取舍。此次编写的传统文化教材所体现出的大传统观念、地域与民俗文化观念,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操作模式,值得仔细审视。

  今天,我们在推崇儒家思想积极意义的同时,不能退回到“独尊儒术”的一元体系之中。在认可儒家典籍为国学核心经典地位的基础上,应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观念融入其中,重新认定中国历史轴心时代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笔者注意到,这套教材在《论语》、《孟子》之外,还有《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等典籍。窃以为,这也是这套教材在未来还可以进一步发挥的地方。

  传统文化教育应突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维度。花鸟虫鱼、玉器古玩、笙箫琴瑟,这一器物的世界构成了古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们与日月星辰、山岳河流的自然世界,构成了古人的存在空间。这一世界与更常为人所谈到的诗词曲赋的世界,构成了日常世界中相对的两极。我们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过于重视诗词曲赋的世界,而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基础,对于诸如“七月流火”之类的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时令特征总是语焉不详,也因此忽略了这一诗句的生成对于古人而言所具有的生存意义。传统文化教育应花费相当的篇幅关注器物和自然领域,这能够使得学生对于中国古典世界的认知不再停留于观念层面上,而进入日常体验的层面。

  传统文化教育还应突出地域特征、民俗特征,帮助学生建构日常生活的体验形式,从现实生活的日常起居中,发现其中所隐含的独特的文化韵味。中国有着悠久的大一统的传统,这一传统建构着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与独立性;但中国又是一个内部文化差异十分鲜明的国家,东西南北,各个地方都存在着鲜明的地域特征,表现于语言、饮食、起居等多个方面。显然,统一的文化叙述难以包容如此丰富的现实内容,而这也就是民俗文化教育、地域文化教育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这种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教育中,贯穿的是中国人对于“家”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文化不再是抽象的观念,而具象为胡同里的声音、弄堂中的风味、斜巷里咿咿呀呀的声调、市井中此起彼伏的叫卖。这些熟悉的情景编织着个体的感觉世界,塑造着“家”的独特氛围。而“家”恰恰也是中国人文化观念、历史意识得以发生的起点。因为“家”的存在,文化获得了生长的基础,体验找到了发生的根源,学生对于文化的感知找到了具体的形式。

  内部文化差异的存在是中国文化在历史中绵绵不息、直到今天依然具有充沛活力的重要文化资源。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文化内部多元性中所蕴含的共融、共存的力量。因为存在于文化差异中的“家”的观念中,自然发生着对于“国”的认知,也是在中国人对于“家—国”结构的独特体验中,个体与集体、个性与共性、自我与他者找到了存在的共同基础,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原文链接:http://jijiao.jyb.cn/opinion/jcjy/201501/t20150116_610643.html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