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亲近母语 发表时间:2016-12-09 09:20:15
编者按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关键时期。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目的很大程度上还是“分数驱动”。
2016年3月到9月,南京专注于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研究的亲近母语研究院领衔,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家长和小学语文老师,进行了语文作业和学业测评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24个省份有效问卷4160份,并形成访谈文字记录17万余字,对小学语文教育各相关方的观点、对小学生语文作业和学业测评的具体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概括,由亲近母语研究院执行院长、特级教师岳乃红等人执笔,整合成一份专业的“小学生语文作业和学业测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将有助于社会各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并为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改革提供参考。
我们从报告全文中摘录了部分内容,供关心基础教育的读者参考。
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类人群,一是家长,二是教师。在关于作业类型的调查中,我们将作业类型分为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三类,分别了解小学生平时常见的作业类型和相关内容,以及他们对不同类型作业的喜爱度等。
结果如下:小学生的语文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以“背诵课文”为主;书面作业以“抄写和默写”为主,习作练习和词句练习居多;实践性作业以“阅读书或文章”为主。而小学生最喜欢的实践性作业(43%),在实际作业中的占比仅为12%(教师)和5%(家长)。
诸如“讲故事”“演讲”“朗诵”“社会实践”这类作业类型在各个年级出现的概率都比较低。原因在于,首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学业测试一般不考查这些项目,导致教师对这些作业重视不足;其次如何评价这些作业,学术上的空白,导致教师不知道如何操作。
我们从家长和教师两个视角了解了小学生语文学业测试的频次。教育部2013年颁布实施的《小学生减负十项规定》中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两次。
调查显示,学业测试几乎均是统考形式,且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占比平均超过90%,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生态极不容乐观。对照要求,不难看出小学生语文学业测试的频次严重偏高,且违反规定要求。
小学生语文学业测试的内容调查,主要是针对教师展开。绝大部分学校均采用的是书面测试的形式,只采用口头测试的占比极少,采用口头+书面测试形式的也较少。充分说明,目前的小学生语文学业测试还是以书面考查的方式为主,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各个学校的语文测试中,最常出现的测试内容首先是基础知识,包括词句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等,59.93%的老师表示这类题型最常考;其次是阅读,占25.36%;习作占11.64%;书写质量和口语表达各占1.71%和1.35%。这个结果再一次证明,只重视纸笔考试,只注重答案的正确与否,成为目前语文学业测评的主要方式。
学业测试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呢?32.13%的老师认为不会加重课业负担,67.87%的老师认为“有时会”或“会”,其中12.09%的老师认为会很严重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看来,孩子的课业负担很大程度上跟学业测评有着相关性。
我们将命题方向分为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分为5个档次,结果如下:
方向1:命题是否关注儿童生活,调动儿童生活体验。总体来看,各年级在命题方向上对儿童个体生活经验的关注度都比较低,这是应该改进的。
方向2:命题是否有利于儿童打开思维。总体来看,各年级作文命题在有利于打开儿童思维方面的关注度严重不足。
方向3:命题是否有利于儿童抒发真实情感。总体来看,各年级作文命题在鼓励儿童抒发真实情感方面的关注度严重不足,孩子们在作文中的套话、假话、空话随处可见,这对于儿童的精神发育和情感表达非常不利。
从作文命题视角的创新程度来看,除二年级超过50%的试卷有点创新以外,其余各年级均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试卷作文命题是没有创新的。比较创新和创新的试卷比例,从二年级至六年级逐渐降低。非常具有创新性的作文命题,各年级试卷中都难得一见。
各年级试卷命题的视角都非常缺乏创新性,话题陈旧,自然难以调动儿童生活体验、打开儿童思维、抒发儿童真实情感,许多孩子害怕、讨厌写作文。
小学生语文作业和学业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作业类型单一。一般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占比极少,学生最喜欢的实践性作业占比最少。
◇我的语文老师一般都是布置抄抄写写、死记硬背之类的作业。我希望老师布置一些课外实践作业,比如:查资料了解课外知识,做一些社会调查,多留时间看看课外书等等。我最讨厌仅限书面知识的死记硬背类作业。因为做这样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我不能做其它更有意思的事了。(湖北某小学生)
2.作业内容单一。口头作业以读背课文为主,书面作业以抄写和默写、词句练习为主,实践性作业以阅读书或文章为主。
◇我喜欢老师留观察性作业,比如观察一片叶子,自己种一粒种子,很有趣。(山西某小学生)
3.作业量偏大。小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时间大部分在30-60分钟之间,且双休日的作业量明显高于非双休日,需要60分钟及以上时间完成作业的占比近一半;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作业量呈增长趋势。
◇一周练习册,阅读笔记、作文、日记、摘抄、词语盘点、句子、古诗什么的。写完作业平时最少一个小时。周末要三个多小时。(河南某小学生)
4.作业设计一般来源于教辅资料。教师有自主设计、分层设计作业的意识,但实践中操作的少;教辅资料广泛使用且使用频次高,孩子一般至少有3种教辅资料,多的高达10种;教辅资料选择和使用的主导权,主要归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材编写者所有,三者相加占比93%。
◇更多时候是在手头的各类的作业本、教辅资料中选取认为比较适合的作业,亲自设计就难跟上了。(浙江某教师)
5.学业测评的频次过高。周考、月考、学期两考总占比超过90%。
◇我们是按单元检测,一学期加上期中期末也有十多次,很浪费时间和精力,挺没意义的,但又没办法,不这样搞学生得不到高分数。(贵州某教师)
6.学业测评的方式极其单一。绝大部分学校均采用书面测试的形式,只采用口头测试的占比极少,采用口头+书面测试形式的也较少。
◇学校的学业测评内容趋同,形式单一,只关注孩子的读读记记,而忽略了孩子的阅读理解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每次单元测评和期末考试,仅用一张试卷来考察孩子的学习能力、掌握程度,失之偏颇。(广东某教师)
7.学业测评的内容机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最常出现的测试内容首先是基础知识,100%必考,包括词句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等;有不少老师认为目前的学业测评不能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有很多老师认为这样学业测评对加重孩子的课业负担。
◇一是过分强调识记等机械的方面,真正联系学生生活的不多。二是有的设计的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规律和区域差别。三是就文本或者已有知识的测评较多,对学生语文能力,如听、说、读、写、实践方面缺乏较为成熟的体系构建。(宁夏某校长)
8.阅读测试文本类型单一,以文学类文本为主;文本来源中,教科书中的课文片段占一定比例;文本阅读量总体偏少;阅读能力考查分布不够均衡,未能很好体现年级阅读能力培养的重点。
◇最没有意义的是考课内阅读,答案必须是标准的,要不就错了,就不给满分了。我觉得每个人对每句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都要写成一致的标准啊,既难背又没用。(山西某小学生)
9.写作测试命题形式和写作体裁不够丰富,写作话题大都比较陈旧,缺乏创新,难以调动儿童的生活体验、打开儿童思维、不利于儿童抒发真实情感。
◇作文命题没有新意,脱离学生的生活,以致学生套作现象严重。(上海某教师)
(李伯根/图)
1.应试教育的传统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愈演愈烈。育人目标单一,模式化,评价方式唯一化,造成了通过纸笔考试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现状。从政府到教育主管部门,从学校到老师,从家长到学生,言必谈分数。
2.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区域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这种全民追求分数的背景下,“知识改变命运”渐渐演变为“考试改变命运”。每年高考结束后,各种“飘红”的报道占据媒体重要位置,各地政府此时纷纷出来关心教育,高考俨然成了一个政绩工程。教育行政部门压力山大,明令禁止的小学统考也开始重新“登堂入室”。层层压指标,教师们天天忙复习,孩子们忙着做试卷,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此时统统让道。可怜的是孩子们,小小年纪就成了做作业、写试卷的机器。
3.观念的迷失使家长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孩子能幸福快乐地成长,是每个家长最大的希望。可在强大压力之下,家长心态也发生了扭曲。家长们无奈地接受残酷现实,孩子被裹挟着投入到题海战术中。家长忽视陪伴孩子的心灵成长,学校布置的一些互动性、实践性、探究性强的作业无法落实,有些家长对学校少布置作业,布置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作业,持否定态度。
4.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让评价改革裹足不前。二十世纪初,国家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至今已十多年,但教学评价一直难有变革。其间,虽然大张旗鼓地推进素质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虽也要求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但效果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几年,应试教育还有卷土重来之势。
5.教育部门的行政管理影响学校教学和评价工作的自主性。虽然早有人提出“管办分离”的主张,但学校发展一直难有自主空间,小学生语文作业和学业测评更是如此。
首先,教研主管部门把握着教辅资料的选用权,用什么样的教辅材料,怎么用这些教辅材料,主管部门说了算。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衡量学校教学质量,最简单的是统考,给学校排名,无形中给学校造成压力,校长压教师,教师压学生。
再次,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种评选、检查、考核等,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环境,学校不堪其扰,无力研究教学与评价。
6.教研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研究精神和能力。教研人员在中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不少教研人员“行政大于研究,干预大于指导”,研究跟不上,指导不专业。
7.学校在教师和学生评价方面缺乏一定的认识和行动。学校受制于教育主管部门,对这个问题也缺乏深入的思考与实践,只是简单将压力内部转移,通过书面考试成绩,衡量老师和学生,教师也广泛认同。学校还将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工作跟学生的考试成绩紧密挂钩,加剧了应试状况。
8.教师培训体系中缺失学业测评的专项内容。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师的培训不成体系,内容缺失很多,尤缺学业水平测试培训。老师们不清楚测试什么,如何测试,如何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如何借此改进教学,在这个语文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上,几乎所有老师都不明方向,任由现行考试方式占据主导位置,缺少自下而上的变革力量。
9.语文教育观念有失偏颇。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语文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小语教育的使命是什么?部分人认为,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没有好成绩,一切都是空谈。用什么办法考出好成绩?当然是题海战术。
10.语文学科理论尚未建立。自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以来,关于“语文”的讨论,从未停歇,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可以说,我国的语文学科的基本理论尚未完全建立,这必将带来语文教育领域的乱象、怪象丛生。
11.语文课程建设亟需完善。没有坚实的学科理论作为基础,语文课程建设出现问题在意料之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究竟是什么?语文课程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语文课程形态、教材形态、教学形态如何实现多元并存?诸多一直未达成共识,一线教师把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等同于语文教材,是不奇怪的。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仅停留于在教材里换两篇选文,提倡不同的教学方法等,这都是挠痒痒,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12.语文教学观念亟待更新。目前,部分语文老师把对儿童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简单地下降为了字词句篇的训练。这种人工化的技能训练,一是脱离了真实的语言情境,二是纯粹把语言看作是工具,通过简单机械的反复操练,以求儿童获得语言的发展。这样的观念,无视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把儿童仅仅看作是训练的对象。
13.语文评价研究步履蹒跚。语文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最后一环就是评价。“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目前的语文课程改革经历了15年时间,但是依然只有一把尺子:考试。没有建立评价理论和体系,没有研发出实用的评价工具,缺乏有一定视野、水准和实践的评价研究专业人员,仅靠个人、学校零星的摸索,这条路走得太艰难。
1.确立真正的教育观。小学生语文作业和学业测评中所反映的问题,虽然只是整个教育链条上极小的一部分,但就是这个冰山一角,也能窥见教育的问题所在。它关于教育的根子,即教育观的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我们眼中首先要有“人”,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有思想,有情感。眼前这个“人”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的本义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应该用适切的方式唤醒他们沉睡的内心,引导他们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身心和谐、知行合一、完整的人。反观现状,孩子们埋头于作业与考试,学习只是为了获取知识,应付考试,这只会导致机械的生活方式,心智的模式化,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确立真正的教育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2.母语课程建设。鉴于母语课程的特殊地位,世界各国均把母语课程改革作为本国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922年,叶圣陶先生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中明确提出,“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儿童本位”应是国文教授的出发点。
从课程形态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形态主要表现为一本语文教科书。很多语文教师抱守着一本语文书,将丰富的资源拒于课程之外。引入更多的适合儿童学习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形态多元并存,是改革的必由之路。
从课程教学来说,必须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教师不停地讲,学生大量地写”的现状,而真正从儿童出发,充分认识到儿童认识世界的方式是整体性、体验性、感受式的,从而选择适切的教学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最终发展儿童的心灵。
3.改革评价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简化对学校的考核:给学校松绑,少一些行政干预,多一些政策扶持;给学校减压,少一些评比检查,多一些研究指导。不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或重要指标,让学校有空间、有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中去。
学校要优化对教师、学生的评价:在评价的内容上,注重多元,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在评价的方式上,注重多维,确保评价的全面客观;对于评价结果的运用上,注重分析与研究,促进人更好地发展。
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由只关注作业是否完成,到关注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由只关注成绩,到关注儿童学习的全过程;由只关注学习,到关注儿童的精神成长,看到每个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在这条变革的路上,每个人都是行动者。不管你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还是学校的校长,是老师,还是家长,你的一点点努力,都会转化为每个孩子成长路上的幸福样子。
南方周末记者 戴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