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1-13 13:11:03
语文教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首先,教师要做个读书人。对语言高度敏感是一切学科教师的第一职业素养,语文教师尤其如此。可以把教师对于朗读重视的程度和对于文本的鉴别能力看做衡量语文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清晰简练、生动新鲜的教学语言会使学生对你的每一节课心存期待。他们知道:从你嘴里出来的话,绝不会重复昨天,绝不会是机械迂腐的陈词老调。无论教学辅助手段多么发达,语言——永远是教师联络感情、传授知识、激发思维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式。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新鲜活泼的语言从哪里来?读书——只有读书。
其次,每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应当成为自觉的儿童阅读推广人。一名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和教育良知,不是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分数是否了如指掌,而是他是否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孩子喜欢读什么,能够读什么,正在读什么——和他们一起,向着更高更远更美的地方去。现在的小学也开始统考,也开始给班级——其实就是给教师按考试成绩排队。面对这样的压力,教师坚持建立班级书库,坚持建设书香班级是需要勇气的。教师的勇气来自于他对教育的认识,来自于学生幸福的表情——学生的反馈,让教师真切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为什么我高度重视阅读、朗读和诵读、吟诵?
我十分认同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考查学生学习能力、阅读理解力的最为简单和可靠的方法不是考试,而是给他一份陌生然而适宜的阅读材料,要他们直接朗读。那些灵秀的孩子之所以能够在发声的第一句就做到流利通顺、富有语感,是因为他们具有开阔的思维视野、灵敏的感悟能力及对于包括其自身在内的世界的完整性、统一性的良好体验和把握。正是阅读,正是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使孩子体验并把握了符号世界(也即现实世界)的完整性、统一性。
阅读、朗读、诵读,是儿童深入进行母语学习的最朴素、最可靠的途径。
阅读的本质不是看,而是倾听。语文教学中要坚守朗读品位,坚持对于语感不懈的追求。儿童离开无拘无束的游戏天地来到学校,要想让他们热爱语文,最好的方法是向儿童揭示语文的美丽——听见封存在文字里的美妙的声音。一年级是带领学生找到文字的韵律之美,培养语感的关键期,不容错过。在一年级,除了认字、写字,时间和精力几乎都用在朗读训练上了。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因为我抓住了最迫在眉睫和不容耽搁的事情。朗读中,单独发言要求声音响亮,站姿端正,齐读的时候,则要他们声音低而柔和。我希望从我的教室里走出去的孩子,既温文尔雅,又磊磊落落,堂堂正正。教书,就是教做人。气质的培养,品行的熏陶,就在这分数不能衡量的点滴中。
朗读的意义,就在朗读本身,在于流淌于朗读时光中纯净忘我的快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生长,更是幸福和快乐。“白色的阅读”能够让孩子于不知不觉回味潜藏在文字内部的美好声音的深刻学习,朗读第二遍,孩子的注意力将不再被故事所牵引,随着朗读,他们亲切地忆起和重温的,是情节,更是文字和声音。开始的时候,肯定有孩子觉得不耐烦。唯其如此,更要白色的朗读,白色的倾听。比多听几个新故事更重要的,是在这白色的朗读和倾听中慢慢的,有时是艰苦的——炼心。
诵读(反复朗读或背诵)是深入阅读。在记忆、感悟和理解遇到困难的地方,诵读比默读更能撑展我们的能力——因而也更费神耗力。在我所认识、所知道的每一个具有卓越的语言接受和表达能力的人那里,诵读都是必修的基本功、童子功。在语文教学主张流派纷呈、乱人耳目的当下,不告诉同行及家长童年诵读的关键性、重要性是不负责任的。相比于让孩子喜欢阅读(默读),让他们爱上诵读似乎更加困难,普通的中国父母很难让孩子在家里自主自愿地“读出声”,于是诵读就成为教室里必须做的事情,教室就成为唯一可能培植诵读种子的地方。
如果教师自己是有过诵读体验的,如果教师自己深得母语学习的三昧,他一定是一个吝于解说的沉静的人。他一定是一个把全部热情投入到激发儿童阅读、朗读、诵读兴趣的好的牧羊人,从不数羊——只一心一意想着如何将自己对阅读、朗读、诵读的热爱传达传染给学生。让孩子且听且醉,陶醉中渐渐松弛了劳累的意志,平常遭到压抑的无意识、潜意识的右脑开始运转起来。人在非思虑状态获得的东西,将融入骨血。
再说吟诵,吟诵不同于发言,发言是把自己的见解说给别人听,发言时心中要装着听众。吟诵则是沉浸自我,情通古人。所以,吟诵一方面能让孩子舒展、绽放,另一方面又能让孩子变得沉静、优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一首孤独的诗,然而循环往复、回旋萦绕在我们耳边的,却是如此阔大、绵延、甜美的ɑng韵!一首孤独的诗,可以写得如此开阔!这种开阔、光明和温软,是灵魂的力量,时代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也是人与天地相融通的力量。处境再怎么孤独,也有天上的明月与我相伴;生活再怎么阴暗,也有天上的明月给我光亮!所以我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二遍的‘故’为什么要拖长?这里藏着轻轻的哭泣,是低回、收缩之后的慢慢扬起、渐渐开阔,这里有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所以,这首小诗才格外真挚,格外感人!而这种真挚感人的力量,只有通过日复一日的吟唱和舞蹈,才会缓慢、真实地渗透到孩子的身体里面,长到孩子的身体里面。这就是吟诵所具有的独特而神奇的教育、熏陶和治疗的作用。
作文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教育就是教会人正确的呼吸,阅读是吸入,而写作是呼出方式的一种。作文教学是母语学习的重难点,迄今为止,看云尝试过的方法有很多:教师“下水”,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求新求奇,鼓励孩子自由想象;创造“发表机会”,满足或刺激孩子的表现欲、竞争心。大约由于能力和耐性不够吧,这些方法迟早都会失去新鲜和效用。首先因为教师过度追求文学性,有意无意把学生当作潜在的文学少年来对待了;而文学气质之有无,大抵有赖天赋。其次,这些做法都在学生“内在的”节奏和需要之外起作用,而教师对于学生“内在的”节奏和需要知之甚少。面对试卷上的作文,学生为了太不可靠的几分之高,付出的代价是从小学会并且习惯虚伪——何况,这样的分并不是想要就能要到的。无论从利益层面还是从道德层面来考量,为了区区几分扭曲人格、追求肉麻的“文学味”,都是绝对不值得的。在今天,教师应以务实、负责的态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通过务实、负责的作文教学帮助学生获得他们切实需要的思维、表达、内省的能力,达到他们理应达到的身、心、灵的真实成长。果如此,他们既不会在分数上吃亏,又在分数之外,为一生发展奠定能力与品行的基础。作文教学的重大意义在于帮助孩子睁开眼睛看清世界,伸开双臂拥抱世界,从而能够在真实的世界站稳脚跟、迈开步伐,从而成为有定力、能辨别、健康质朴的一代人。为此,看云决不允许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空洞虚假的文字。
“‘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稻子金黄,高粱火红,成片的大豆摇起了铃铛。’请告诉我,你在合肥的哪里看到了高粱的火红、成片的大豆?合肥当然有稻子!但请一定告诉我,你在哪里看到的稻子?如果不远,我也想去看看。我们这里曾经就是大片的庄稼地,如今都种上了楼房。曾经站在阳台就能看得到的春天的桃花、秋天的稻子——如今我再也看不到了!请记住,以后只要写到田野景色,一定要写明什么时候,在哪里!如此,你的文章不仅真实可信,而且有质感、有生命!”——写真、写小、写实,这很难,但却能给孩子带来真实的成长。
我们该怎样使用语文教材?
多年来,我国一直采用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和统编教材。现在,教材已呈现多元态势,但课程标准却是高度统一的。教师习惯于思考如何尽可能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的意图,并根据教材要求组织课堂教学——这是造成教师重教学理论,轻课程理论的原因之一。
在一个优秀教师那里,他的课堂——总体意义上的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流。诗不可句解,课不可节解。一堂课只能解决一个真问题,面面俱到的课上,孩子将一无所获。如今在众多条条的框定之下,课堂成了竞技场,学生成了教师为“出彩”而精心算计的对象。难怪有人说做课如做戏,公开课的交流经验,实为切磋演艺。
重要的不是改变做法,重要的是更新观念。作为普通教师,当作为课程内容的教材、教学评估的方式与标准都非我能择的时候,我能做到的是:让教材成为自己生活的必需,让教材发挥最佳效用。好的文本就带领学生好好研习,劣质的就剖析、指斥。曾经愤怒于教材诸多文本在道理和文采上的种种缺陷,现在,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远欠优质的教材,它的特殊好处就显而易见了:课堂上,教师可以拿教材当靶子,在批判、甄别和说理中教书——立人。这样,难尽如人意的教材,就成了孩子的垫脚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至于学生,就语文而言,有广泛的课外阅读作为依托,则完全不必将教材当作生活的必需。然而,教师却必须让学生把上课作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否则,就是混饭和误人子弟。
对于教学意识形态色彩浓重的课文,如《天安门广场》《徐悲鸿励志学画》《虎门销烟》,作者皆为“无名氏”,行文皆为“社论体”。相对于孩子来说,年代较为久远,意义较为严肃,语言是滤尽个人风貌和细节描写的机械、宏大与端方。这是居高临下、毫不掩饰的说教。这是纯粹为了说教而拣选裁减过的不够全面因而也缺乏真实的历史。这样的文章,属于它们的位置,应当是《品德与生活》。面对这样的文章,教师应当做的是竭力发掘其中的“语文因素”以使儿童受益。如同饥荒年代的母亲,挖野菜、采山果也要尽力喂饱孩子。何况,中高年级的学生知道一些历史,哪怕是不够全面不够真实的;听取一些说教,哪怕是意识形态的灌输——也是必要的。毕竟孩子在一年年长大,他们终要进入社会、融入社会,而社会正统思想和主流话语,是每一个社会人必须面对的巨大现实。当教师,因自己对于所谓“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的逆反而在课堂上贬斥“思品课文”的时候,其实已经让孩子落进了教师个人的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而这无疑也是一种对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屏蔽与灌输,一种对于儿童精神自由的压制与剥夺。所谓自由,就是选择的自由;所谓尊严,就是独立思考的权利和义务。所以要让孩子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接触各种不同的思想,从而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形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和理念的权利和幸福。
让语文课堂成为文化合成的地方
希望我的语文教学遵循的是一种对话的模式——在一切教学过程中,而非仅仅是课堂教学。在对话式教育模式中,学生受教的过程,也是教师被学生教会教育实践——随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对话只存在于主体之间,合作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合作、真诚团结,教师凭借学养、师德、教育智慧及对学生的理性之爱赢得学生赋予的权威,在对话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之间的文化合成。这是我努力接近的目标。
无论正在教学的具体学科、具体内容是什么,如果这种教学是有意义的,那么撑起这座意义大厦的唯一基石只能是:通过教学,师生一起就现实世界、就学生的生活境况,进行联系、审视和思考——无论这种联系、审视和思考看起来多么幼稚,但它自有其无可比拟的珍贵价值:它赋予学习以生命的气息、个人的意义和现实世界律动的节奏,它使学生因学习而更加热爱生命。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是一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结尾句子是:“母亲知道小平学习这样用功,心里很高兴。”
“母亲是怎么知道邓小平学习用功的?”教师问。
“上网,读老师日记知道的。”
“老师打电话告诉他妈妈的。”
“写信,老师给小平妈妈写信。”
孩子们众说纷纭——语气非常之确定。
在这样的时刻里,课文内容及当时人物的生活背景不再是外在于学生的待储存的知识,而是学生站在自己的生活世界,对之进行思考、试探的一个问题。答案正确与否实在不重要。在这样的问答中,学生生活与往昔学童的生活境况发生了交流——被孩子带进交流圈的,还有教师。课本知识不再是一个封闭、静止、亟待塞进学生大脑的东西,而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实现交流的中介,共同面对的问题。最终,师生猜测出母亲“知道小平学习这样用功”的几种可能。相比之下,就单位时间的利用效率而言,不经提问的直接告诉,看起来简要便捷了许多——两种方法的区别所体现的,乃是对教育的不同价值取向。我的课堂是典型的提问式——好问题既具吸引力,又呈适度开放状态;好问题可以把师生之间的个别问答,变成在教室里到处反弹的公共对话。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之所以在小学六年里,坚定不移地带着孩子诵读、阅读、听音乐、看图画书,就是考虑到:在中国,等升到中学,绝大多数孩子将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进行自由充分地阅读。一个人对阅读的兴趣,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必须培养在童年——只有在童年能培养。世界上的竞争是残酷的,未来的道路是坎坷的。再怎么不放心,我们也无法陪伴孩子一辈子。在今天,我们唯一能做和应当做到的,就是为他们多播些饱满的种子,这些种子的特质,就是健全优秀的人格特质。具体说来就是感受美好事物的能力,与人团结协作的能力,还有睿智、勇气和爱心——这种健全优秀的人格特质都是儿童的人生之路行得稳健正直的可靠保证。这是比分数更重要的事情,这是不少父母以自己有限的条件和能力在家里较难做到的事情,这也是教师自认为第一要做的事情。
注:本文转自亲近母语点灯人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qjmyd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