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点灯人教育:余耀:正谊明道 务本清心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1-09 08:46:36

摘要:关于作者:余耀,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扬州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主持正谊书院课程研发和教学工作。

      我是个招聘教师,没有受过正式的师范教育。支玉恒先生曾打趣地说:“我们是无公害大白菜。”这也许是他对现行已经僵化的师范教育的一种调侃。但我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敢于“出格”进行大胆的尝试,则是不争的事实。

      “做个有思想的老师”,这是我走上讲台就努力的目标。回首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却也“悲欣交集”。在他人眼中,我可能是个另类,但在学生心目中,却是个好老师。有此,吾愿足矣。

      我从小喜爱阅读,这是受父辈的影响。少年时代的休息时光是随父亲泡在图书馆里度过的。我至今记得走进书库(那时,还未开放书架,书库不是读者随便进去的)时,闯入“书海”中的兴奋和激动。书读得杂,于是与书有关的话题也就多了。

      我是在书架前读完《历史的智慧》的,它让我认识了一位终身仰慕的贤师——南怀瑾先生。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几乎读了他的全部著作。怀师对中国文化的感悟与深情,一直在影响着我。我爱上中国文化与怀师密不可分。

读经典的书 做有根的人

      2003年,我有幸结缘“亲近母语”,成了“经典诵读”项目的负责人。“亲近母语”是一个平台,也是个舞台,让我做成了许多以前想做但无法做成的事。“于教人者教己”,在进行课题研究与推广的过程中,我加深了对“母语”教育的认识,认为“母语”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层面是指方言土语,感受的是浓浓的“乡情”。第二个层面是民族共同语,体现的是民族共同的文化信仰和文化精神。第三个层面是指人类本源的文化语言。人是自然之子,从蒙昧走向文明,一方面要战胜自然,挑战目标,向外追求更多的收获;另一方面也需要回归自我,慰籍心灵,向内寻找温馨的家园。人的思想,人文的精神由此而产生,并借助于“元典”而传诸后世,使文化的血脉绵绵悠长。

      我的中国文化课正是基于对“母语”的这三个层面的认识,才形成自己的目标定位的。

      2004年9月19日,亲近母语首届儿童阅读论坛在扬州召开。我在大会开幕式上执教一节诵读课,只有二十分钟的《孟子》选。从断句到熟读成诵,再到适当点拨,让我明白了母语教育中诵读教育的窍门在于“熟读成诵,不求甚解”,给参会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14年,第十届儿童阅读论坛上,我又选了《孟子》不同的章节来教。十年的磨砺,让我更清晰了诵读经典,首先是语言的经典,从语言的角度切入,让学生渐入佳境,达到“至善”的文化精神经典之地。

      十年成一“孟”,十年辛苦不寻常。

      2009年4月,在第五届儿童阅读论坛上,我上了一节诵读课——《少年中国说》(节选)。我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孩子去“诵”——独诵、齐诵、默诵、背诵。根据诵读内容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发现文字结构的规律,主动去识记的环节。将“照本宣科”变为“主动建构”,自主参与其中。再由“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的递进,感受到中国汉语的音韵之美。

      同时在“文字”与“声音”之间,还有寻求重要的媒介——“形象”的介入,让学生在读中构建出相应的“象”,再缘“象”寻“意”,感悟文本的深意。把诵读变为活泼泼的“悟读”,感其形、悟其神。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百年前的呐喊,至今犹在催人奋进。

      2010年10月,在“亲近母语”课题结题会上我又尝试了一次吟诵课的教学。

      上吟诵课,我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吟诵不是给别人听的,而是和自己的对话。所以吟诵的腔调也许别人听得不顺耳,甚至有些可笑,但绝对是契合自己,深入本心的。在吟诵之中,感受中华文字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缀字成词以至于句,正如老子所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在眼前、在心中展开。

      吟诵先定调。对于初识吟诵的人来说,我选取了流传较广的古曲调。我不记得自己吟咏了多少遍,总之,心是越来沉浸到诗中去了。那独特的韵味与腔调,让一千多年前的离愁别绪,跨越了时空,展现在眼前。

      光自我欣赏、享受还不够,必须带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从中领悟,品尝中华优雅的“甘露”。于是我将课设计成这样五步:

      一、正字音/二、分节奏/三、明平仄/四、多吟诵/五、细品味

      其中“平仄”之音的辨别,又从人的名字入手,让孩子更觉有趣味。

      学法的指导虽有些古板,却将一般的操作流程展现出来,便于今后的学习使用。课堂先以《送元二使安西》为例,展示吟诵的步骤与过程,再以此方法为指导,尝试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由扶到放,让孩子在趣味吟诵中潜移默化,感受古诗的意蕴与况味,渐渐地爱上古诗,爱上吟诵。

正谊明道 务本清心

      2012年,我调入汶河小学,参与北柳巷正谊书院的复建工作。

      汶河小学北柳巷校区内有一座明代建筑——董子祠,是祭祀汉代大儒董仲舒的祠堂。后在此建正谊书院以教“商灶子弟”。历史沧桑几百年,学风犹存。学校地处扬州市城中心小秦淮河边、务本桥畔,处闹市而远烦嚣,是个读书佳处。

      我参与书院复建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历史文献,从中寻找到和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相关联的信息,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固改造“务本”、“景贤”和“崇文”三楼,并建成“仪董、尊儒”连廊和陈列历代重修董子祠和书院碑刻的碑林,恢复“资任堂”和“博闻”、“起道”二斋,再现了“青砖黛瓦董子祠”明清时代的风貌。 

      在打造学校硬件的同时,我把我的中国文化课也带到校本开发和建设中,努力打造适合儿童的学习软环境。

      我的中国文化课堂首先是“儿童”的课堂。我们对儿童的认识决定了我们的教育观念。儿童首先是“人”,其次是“特殊阶段的人”,是“人发展的一个特殊的状态”,具有无限的可能。一旦错失了这一特殊时期,将会为今后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所以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我们设计相适应的课程。比如在一、二年级使用《我爱吟诵》,开设吟诵课,通过吟诵有节律地运动、呼吸,协调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在母语的吟哦中,涵泳精神。

      其次,我的中国文化课堂是“中国”的课堂。在我的课堂,“中国”是和“母语”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国家规定的语文课程,采取“双教材”。所以我的做法是以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主,辅以现行苏教版教材。原因是长春版教材突出了汉语言学习的规律,由字词入手,将汉语拼音放在识字辅助地位,符合儿童初学语文的实际。“双教材”可以取长补短,更利于儿童母语的学习。校本课程中,组织开发编写了校本教材《走近董仲舒》《有趣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浩瀚的诗词》,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遴选出字源、对联、韵语、诗话、清言和俗语故事等多种文化素材与内容,融入现代的课堂,习艺以怡情,修身以悟道。以“经典诵读与儿童阅读”为抓手,打好立德立人之基。以“聆听、吟诵、对话”等多种渠道,培育有根基的少年。

      第三,我的中国文化课堂是“兼容”的课堂。中国文化极具包容性,“母语”的学习,并不排斥外来的文明和文化。有时在相互的映衬中,各美其美,大放异彩。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长河里,多少次的融合交流,孕育出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文化精髓,历久弥新。中国文化的承载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童谣、古诗、老故事是经典,图画书、成长小说也是经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在课题进入“十一五”期间,由“经典诵读”研究转为“图画书”研究,并不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而是因为被图画书深深吸引和打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需要与时俱进,走出一条适合儿童认识发展规律的路。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在告诉弟子,不要被局限,被固定。我也不想用“中国文化课”来固定、限制我的课堂。

      因为我的课堂,我做主。

 注:本文转自亲近母语点灯人教育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qjmyddr)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