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点灯人教育:李文玲:美国阅读教学与思维培养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6-05-03 10:47:39

摘要:2016年4月24日,李文玲教授在第十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为来自全国各地1400多名代表作了专题演讲,她分析中美阅读教学之比较,介绍美国阅读教学的改革,阅读教学与思维教学、整合课程与思维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并向老师们提出了许多详细而可行的教学建议。今天,点灯人教育就与您分享李文玲教授的演讲《美国阅读教学与思维培养》。

      作者:李文玲,美国传腾大学(Trident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教授兼博士项目负责人,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心理系博士后,对中美儿童阅读比较研究、儿童阅读障碍研究、美国儿童中文学习、第二语言获得、心理测评及高级统计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

美国阅读教学与思维培养

      今天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座谈。我从事儿童阅读研究大约20多年,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对老师们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我1991年北师大心理系博士毕业,是当时北师大心理学院第一个博士生,毕业以后留校做了半年的讲师,然后就去美国读书,做博士后。在伊利诺大学,我跟随了一个美国的教授一起做了12年的阅读研究,他是美国阅读教育的先锋,我正好在阅读研究中心任高级研究员。当时我们承接了好几个美国最大的阅读研究的项目。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就是中美儿童的阅读比较研究。大概90年代后期,我们把美国最好的阅读教学方法——分享阅读引进到中国。当时中国还没有阅读教学,讲的都是识字教学,大家都在竞赛,看哪个幼儿园能教的生字多,哪个孩子能记得多。我们开始宣讲阅读的重要性,觉得特别困难,因为家长不接受阅读的概念。他们觉得我们应该学汉字,你教我们读故事,孩子能学多少生字呢?   

      于是我跟安德森教授跑遍了半个中国,到各地和大家讲阅读的重要性。近二十年后的今天,阅读已经这么普及,老师和家长都能接受,而且我们有阅读日,有像今天这样的阅读大会,上千个教师来参加讨论,我觉得特别高兴。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美国阅读教学与中国阅读教学之比较;(二)美国阅读教学的改革;(三)阅读教学与思维教学;(四)审辩和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模型;(五)整合课程与思维培养;(六)给老师们一些教学建议。 

美国阅读教学与中国阅读教学之比较

      首先我想从研究的角度来说说对中美阅读教学的一些观察和感受。在中国阅读教学的课堂上,通常是老师站在课堂前面,主导阅读教学。比如说我们今天要学习一课,这篇课文要学什么生字,要读懂生字,要分析段落,分析它的中心思想,都是由老师在主导整体教学程序。而在美国的教学课堂上,基本上是比较开放和自由的。当你去观摩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这样学生学东西吗?那么自由能行吗?其实老师在这背后是有他的教学理念的,一会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美国,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让孩子去主动去思考,去设计,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老师把任务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地去学习,老师只是帮助引导,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现在在中国,我们的教学更结构化和规范化。比如说我们有教学大纲,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老师非常清晰地按照规划完成课程。在美国,则很大的自主性。美国小学阶段也有教学大纲,但不会规划很细,比如一个学期到底要学多少生字,到底要学多深的阅读理解。仅仅是一个大纲,可以由老师完全自主的去设计。美国小学大概有5个主要的语文教材,老师可以自主选择。学龄前孩子读的故事书,老师就有更大的选择性,会给一定的预算,让老师自主决定在教室里配一些什么样的书。

      再一个就是活动。在中国,因为教学目标都非常明确,活动相对就比较少,主要是以教材为中心的活动。在美国的课堂上,比如讲一个邮差的主题,老师可能会把邮局、邮递员、送信、地图等内容都结合起来,比如让小朋友去画一个地图,规划邮递员取信送信的路线;也可能让小朋友设计一个邮票,设计一个信封等等,会有很丰富的活动围绕这个主题。 

      另外就是技能为重点。美国强调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技能的培养,我们中国,更多强调的是知识层面的培养。 

      从测验这方面来看,中国的考试相对比较标准,比较规范;美国考试测验则是多样化的,比如说一个孩子的期末成绩由什么决定呢?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每次作业的成绩,每次活动的成绩,各类成绩综合起来给最后的一个分数。 

      我们说中美教育各有利弊。我们中国的孩子知识相对比较扎实、稳固,去美国读书,考GRE、SAT,或者学校的常规考试,都可以做得比较好。这就体现了基础知识扎实的优点。而在美国,因为从小的教育非常灵活开放,孩子成长起来以后,就习惯了一种自由开放的思维。这样的区别,在以后的就业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如果你到大公司看,从事创造性设计等工作的,基本都是美国人,中国人大部分是做更具体的工作。因为我们相对缺少一些创造性的、发散性的思维,或者是与人交往的技能,存在这些方面的弱点。这就是我简单总结的中美教育的区别,这也就会引出我们下边的一个问题。

美国阅读教学的改革

      美国的教育虽说有优点,但也不是没有问题。如果参观过美国的教育,我们会发现,教育太开放了,孩子学习的基础知识就不是特别扎实,所以也有它的问题。美国跟中国一样,在不断地寻找革命,其实美国的教育基本上就是两年到四年就有一次改革。比如去年美国开始进行一个叫共同核心课程,给中小学生制订了一个新的教育教学的标准,相当于我们的教学大纲,这个教学大纲跟以前相比有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共同核心课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这四个特点,我想先解释第三个——增加了研究和传媒,这是在以前教学大纲里没有的。那么为什么研究和传媒这么重要呢?现在进入到了信息社会,我们新一代的孩子,必须要学会新的技术,学会用传媒传递信息,这就是一种知识,一种技能。什么叫研究技能?孩子能自己独立的分析、思考、总结、判断,这就是研究能力。比如我问你汉堡包健康不健康,不是我告诉你答案,而是希望你自己去搜寻信息、整理信息,通过搜索、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这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他们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研究的能力。   

      第一条,强调深度阅读和审辩阅读,即在文章中整合知识,能去搜寻信息,进行评价和比较,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一种思维的能力,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研究能力,把这个研究能力融合在阅读能力里面去。所以阅读技能已经不止认字和理解,要求又提高了一步。 

      第二条,语言学习过程与其他课程合理整合,包括阅读、聆听这种吸收性的知识和运用、写作和表达能够整合在一起。 

      第四条,文章难度。美国有一套系统,将阅读的水平分成十个等级,根据年龄的增长,来提高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这比以前教学大纲更加具体化。 

      这就是核心课程的变化,一是增加了研究技能,教孩子使用了新的传媒技术,这对我们中国孩子一样适用。一是强调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与阅读的紧密连接,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我跟大家分享美国共同核心课程内容和亮点,希望大家能够思考一下,我们是否也可以增加一些什么内容,来更加完善我们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与思维教学

      下面我想具体讲一讲在阅读教学中怎么强调思维培养,思维教育。十年以前,我们重视识字教学,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认识更多的字,就像普及文化一样。现在大家都开始讲阅读,不管是学校、社区还是公众,都在推广阅读。未来的十年呢?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有能力的阅读者,不仅要阅读理解,还能分析,能推理,能评价,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我们希望未来培养人的方向,这就是在美国核心课程里提到的最新的概念——4C。

四个核心技能:交流、合作、审辩思维、创造力 

      4C是什么?交流、合作、审辩思维、创造力。这是21世纪培养人才四个最最核心的技能。在中国也一样。现在刚毕业的学生,到工作岗位去,什么技能最重要?什么样的人最终能获得成功?拥有社会交往技能,能跟别人去很好地交流,既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告诉别人,也能清楚的领会别人的想法;能跟别人合作,有团队精神,能有一种高级的推理,思维的评价能力,还有创造力,这样的人,才是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就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可以考虑的,就是如何将这最核心的四个技能,融入到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去。  

五种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逻辑系统型思维方式、领导执行型思维方式、组织管理型思维方式、直觉创新型思维方式、视觉想象型思维方式。前三种都跟审辩思维直接相关,后两种跟创造性思维直接相关。 

      第一个是逻辑型。能够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并客观的作出分析和判断;能够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寻找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逻辑系统性思维方式的人注重事物间的关系,喜欢使用流程图,关系图等来发祥事物间的联系,模式等。他们善于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等级,或不同类别的问题,然后逐一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制定计划,各个团队间的合作等这种思维方式将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个是领导执行型。能够将想法和计划有效实施。思维方式通常有线性,有明显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领导者一般是以任务为指导的,他们会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对总体规划有清楚的认识,就像电影导演一样,知道每个团队在哪里,在做什么,何时需要去哪里等等。

      第三个是组织管理型。能够将抽象的想法相互连接找到之间的关系或模式。具有该思维方式的人善于将复杂的信息分类,重组。他们可以根据信息的功能,级别进行不同的分类整理。很好的项目经理或财务总监等具有这类思维方式。

      第四个是视觉想象型。凭借某种想象提出方案或办法,不太考虑其可行性。他们的想法多需要与务实的思考者合作,将想法付诸实施。优秀的设计师多具有这种思维方式。

      最后一个是直觉创新型。能够凭借直觉产生新的想法,或作出决定。如,雕塑家,画家,他们常常起始于一个粗浅的想法,在创作过程中会不断变化,创作出出乎意料的作品。

 

审辩和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模型

      审辩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 审辩思维是一个主动的,经过审慎考虑的并利用知识、证据来评估和判断其假设的过程,它包括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思维的分析和评估。审辩思维思维的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收集信息,去分析、整合得出一个初步的方案,然后可能需要一个跟别人讨论不断改进自己想法的过程,也就是比较和评价的过程。通过有效的交流,通过与人的讨论,最后得到解决方案,这就是一个审辩思维的过程。 第二个概念,就叫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比较发散的,发现新想法的过程,利用是直觉类比推理,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冒险精神,这就是创造性。 为什么把审辩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放在一起呢?这是一种新的理论模型,提到思维培养,一定是兼顾审辩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个方面,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这个理论模型讲了审辩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需要哪些元素。 

      第一个是想法的形成,当我们接触新资料,访问新地方,与不同观点的人的讨论,辩论,大脑风暴,将难题与其它事物的类比、比喻等都易于激发新的思路。 第二个是反思判断,它是一个筛选、整合信息和产生解决方案的过程。 第三个是自我调节,需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这个技能帮助思考者构建自我效能感,自信,态度和动机。 第四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叫态度和观念。能够容忍歧义,尊重他人的意见,避免冲动。动机、灵活性,自信是发展审辨和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传统的中国文化都是中庸之道,不能太好太差,不能太奇特,这在很多时候会泯灭孩子创造性的想法。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尊重别人的态度,尊重别人的想法。在美国的课堂里,每一个小孩子都有机会发言,没有一个孩子会觉着不敢说、不好意思说,老师也都是积极地鼓励他们。因为他们不愿意打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这四个元素在审辩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在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我还想强调教学方式和思维培养方式。什么叫教学方式?最重要的概念,一个就是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中国学生的学习通常以被动为主,老师说学什么就学什么,老师让做什么作业,就做什么作业。我们从下面这个金字塔中,可以看出真正效果好的的学习方式是什么。

      上面四类,叫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第一个是授课式的方式,获得的知识保留度只有5%,学习效果是最差的。第二个是阅读,获得的知识保留度是10%。第三个是视听,20%。第四个展示、演示,30%。 

      下面三类,叫主动学习,我们知识的保留度有多少呢?通过讨论,小组的讨论、学习,知识的保留度是50%。通过和实践活动的结合,知识的保留度是75%。通过去教别人,知识保留度则达到90%。我们可以看出主动学习比被动学习的效果要好很多。在我们中国课堂教学中,往往忽略了主动学习的成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动学习。怎么在课堂里面改变这种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积极的参与,积极的与伙伴交流,这些活动方式有益于孩子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整合课程与思维培养

      整合课程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如果你们正在做或者想做,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应该往这个方向努力。强调知识融合的整合课程,即主题教学。比如“环境”的整合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回收项目、环保意识宣传和当地企业的环保意识调查,学习环保的概念。强调思维能力培养的整合课程,跟主题教学是有不同的,还需加入审辩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并结合实际问题应用和社会意识的学习内容,使其成为更为全面地课程整合。

给老师们的教学建议

      下面我给在座的老师们提一些教学建议,希望能在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一线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帮助。

教学建议(一) 

1. 增加辅助教程,与主体课程相结合,如审辩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课程。

2. 增加一些课外的俱乐部,如动画制作、剧本制作、航模、机器人、环保等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

3. 增加一些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4. 积极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 增加教师培训,尤其是在理论环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给教师提供更多培训的机会。 

教学建议(二

1. 帮助学生懂得阅读的目的,同时还要引导将阅读内容与以前的知识及经验结合起来。

2. 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帮助学生从阅读文章中提炼出普遍的理论、意义。

3. 课外教材的选择,教师围绕主题思想和人文经验来选择文章和布置练习。

4.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仅理解而且会解释(口述的和写作的)。

5. 从低年级就开始,帮助学生使用各种资源找到与问题相对应的答案。

6. 从低年级开始,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的信息并运用和分享信息。

7. 给学生机会去追踪自己喜欢的内容(多读、多思考)。

8. 保证学生阅读足够数量的读物(量的积累)和逐渐增加读物的长度。

9. 提供讨论、辩论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聆听、接受和尊重。

10. 帮助学生逐渐学会研究方法,了解使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11. 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12. 鼓励学生使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来搜寻资料、产生新的创意和分享作品等。

 

(本文转自“点灯人教育”微信公众号)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