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首页资讯

中国教育报:刘长铭:好的学校教育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5-01-04 13:40:03

摘要:本文作者:刘长铭 ,北京四中校长,原文载于《中国教育报》2014年12月11日第6版。

      什么是好的学校教育?今天谈创新谈教育改革的很多,但对于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很多人还没有想明白。

  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学校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师生相处的一段生活,青少年需要在这段生活中得到一种全面的成长。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的生活品质,创造更好的学校教育。所以,好的学校教育不外乎就是能够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生活。这需要将学生资源科学有效地进行整合。今天,我们的教育离这样的目标还非常远。

  学生的资源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先天资源,即先天禀赋及其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之前已经形成的兴趣;另一个是后天资源,即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学校的管理和课程规划,是不是对学生的资源进行了科学有效的整合,学校课程的设置是不是真的符合人的发展规律,这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应享有发展的自由。既然学生带了自己基础性的兴趣和禀赋进入学校,学校的教育就应该令其除了学习规定的课程之外,享有自己发展的需求。学生多样化发展的愿望在今天的学校中,应该能够得到尊重、理解、鼓励和支持。

  第二,学生个体应受到足够的关注。中国的教师最缺少的就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尽管学生成绩被关注,但是学生的需求并不是唯一的。学生更需要的是在精神和心灵层面得到关注。当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心灵和精神时,学生学业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第三,学校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学生在学校里如果找不到偶像,找不到自己钦佩的人,找不到对自己能够在精神和心灵上产生深刻影响的人,他们不会成长得很好,也不会在这个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感到幸福。所以,我们要培育一些让学生喜欢和崇拜的老师。

  第四,学生多元的价值观应该得到尊重。尽管今天的价值观是多元的,但是有一些并不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比如我校的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学生自己选了两个学生去发言,一个是非常阳光的女孩,一个是篮球队的队长,尽管他们成绩都不是最好的。在一个年轻人的群体里面,这样的孩子应该成为偶像,因为他们会给这个群体带来一种积极向上、顽强团结的品格。

  第五,学校教育的风格应该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民主、尊重、理解、包容、支持等。这样的关系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友善相处。学校生活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一步步由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让他们的学业水平、社会能力、身心健康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能够适应社会,并有独立的精神。  

  第六,学生处于积极和幸福的状态。其实,进到学校里一看学生的表情,就知道这个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情况。我们更愿意看到学生的一脸阳光,处于积极和幸福的形态。这需要学校首先要让学生享有安全有序的学习生活,学业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充分获得自我实现。

  第七,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沃土。学生获得幸福的前提是教师享有职业幸福感。这就要求学校要具有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全面关注学生,同时也需要不断做好老师的工作,让学校成为师生友善、相互促进和激励的发展共同体。

  第八,学校教育对学生家庭生活应产生积极的影响。学校要通过有效方式促使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给孩子家长的观念及其家庭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学校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来整个改变学生的家庭生活,与此同时,家长对于学校文化也会形成高度认同。

  第九,学校教育应和社区生活产生良性循环。学校的文化要衍生到社区,努力通过各种方式来使学校文化对社区产生更多、更明显的影响,让学校文化成为这个社区文化的一部分。而学生参与其中,实际上也会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在服务过程中得到提高。

  总的来说,学习不是一个单纯的认知,必须从青少年全面成长的角度来理解学校的教育,学校不是一个书斋,而是一个社会。今天的中国教育,太过注重技能和训练,严重忽视精神、心灵与健康,而对于后者的教育,才是真正关注学生一生的教育。

原文链接:http://jijiao.jyb.cn/ts/201412/t20141211_607037.html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