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2-29 15:39:30
我很怕被制造出来的新名词,因为我只愿意讨论真问题。有些新名词是一直有一个事物在那里,直到这个新词出现,它被发现终于被“道”出。例如行星,神话,儿童文学等等。而有些概念则不是,它被制造出来,很快便消亡。性别阅读是哪种类型呢?
这一年中,性别阅读是一个热词。我想一方面男孩的阅读和女孩的阅读确实有不同,有讨论的必要。另一方面,这个问题的提出,有它的社会背景。因为教育观念的问题,孩子们过分被呵护,幼儿、小学阶段男教师太少,教育内容和方法单调、枯燥、过于静态,男孩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更有所谓“阴盛阳衰”的论调。性别阅读的提出,也是儿童出版走向细分市场,儿童阅读走向深入和主动寻求解决方案的一个表现。
我还是直接以男孩和女孩的阅读为讨论的话题。
天地造人,阴阳相生。男孩和女孩,有先天性别不同带来的差异。但都是人,都是孩子,自然也有很多共同共通之处。阅读是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针对男孩和女孩的异同,引导阅读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也就是说,男孩和女孩的阅读这个问题,本质上是试图从阅读这个角度,寻求一定的教育解决方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当这个话题确立后,其实,我们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应该是男孩和女孩先天有什么不同?目前男孩和女孩的教育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希望把男孩和女孩培养成什么样的男孩和女孩,未来希望他们成长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然后才是我们的阅读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心目中,理想的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是怎样的?这个前提在每个家长和教育者那里是各个不同的。不同的教育目标决定我们的教育理念,决定我们的教育行为。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在性别教育上的痕迹至今依然很深,例如不少父母仍然认为,男孩学习和生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名成家,光宗耀祖。不少父母,依然信奉女孩“学得好不如长得好”、“找个好工作不如嫁个好老公”。这些陈腐的观念渗透在教育中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事情。尤其是女孩,一旦初步形成这样的思想,她们就会在教育和阅读中,不断完成依附性人格和各种自我塑造,而永远无法实现精神的独立。
但这些问题实在宏大,完全无法在一篇文章里讨论清楚,我只能给出我自己的认识。中国的男孩和女孩,未来都应该成长为精神清明,有丰富的情感,有独立的理性,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应该有正确的幸福观,他们都应该是真实的人,有独立的人格。男孩应该有担当,更有血性,而又不乏情感。女孩应该温柔善良,善解人意,而又有一定的理性。
因为先天在生理上的不同,从古以来,男人和女人在社会分工、角色期待和心理方面就存在很大的不同,男孩和女孩的教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但不管哪种文化,大抵社会对男性角色的期望是阳性的,希望他们信念坚定、视野开阔,有大思维,大智慧,刚强、勇敢、坚毅。希望女性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情感细腻。
男孩和女孩的不同表现在阅读上,首先是阅读趣味的不同。男孩往往喜欢阅读情节性更强的历险类、侦探类、科普类、战争类,甚至玄幻恐怖类的作品。女生则更喜欢阅读童话故事类、校园生活类,对语言和情感往往有超过同龄男孩更深的体验。
先天的生理决定男孩一般比较好动,相比于女生,他们不太容易爱上阅读。他们更喜欢在田野里奔跑、跳跃,打仗,玩枪弄棒。当现代生活迫使他们不再像以前孩子们那样有更多和自然、野外接触的机会,他们比女孩更容易迷上电视、电脑、电子游戏。在游戏中,他们感受对抗、竞争和力量。因此要把男孩带到阅读中,本来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2007年英国教育部公布了160部最适合男孩子阅读的书,意在鼓励他们读更多的书,赶上同龄女孩子的阅读量。这充分说明男孩的阅读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要让男孩爱上阅读,最关键的几个因素是:
1.坚持给他们大声朗读。不要以为男孩子已经上了小学,应该独立阅读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不要说对于一二年级的男孩子,他们识字量很少,如果这时不给他们充分的朗读,他们可能根本就无从亲近阅读,也许就失去培养阅读兴趣的良好时机。就是五六年级的男孩子,甚至更大一些的男孩子,也需要坚持给他们朗读,只是选择的图书应该随着他们阅读的阶梯有所提高,朗读的图书一般情况下,应该略难于他们自主阅读的图书。
2.按照他们的兴趣向他们推荐图书。不要选择那些描述性语言过多、情节推进过慢、故事性动作性太差的图书。例如,《柳林风声》其实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但通常情况下,不要推荐给那些阅读量较少,阅读素养不高的男孩子。选择《小牛顿科学馆》《小侦探卡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汤姆索亚历险记》《女巫》则要保险得多。
3.从话题导入阅读。可以结合男孩关心的动物、体育赛事、精彩的漫画、电影引导他们走入阅读。男孩往往喜欢争论,所以有争议性的主题往往更吸引男孩,比如我可以永远不死吗?我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东西买回家?借此可以把《哲学鸟飞罗》、新童年启蒙书介绍给他们。
4.和他们分享阅读的乐趣。男孩们平时比较沉默,但如果有论辩,他们喜欢凑热闹。因此不妨组织一些班级的阅读讨论,设置一些有论辩性质的读书话题,往往容易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例如曹操是英雄还是刘备是英雄?
当代儿童在漫画、游戏、搞笑中长大,亲近自然、亲近先祖、亲近英雄、亲近圣贤的机会太少,因此造成不少男孩精神矮小,畏惧,没有荣辱感。中国传统社会把培养“君子”作为教育的目标。我们同样希望男孩勇敢,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荣和苦难。那就必须在童年给他们提供这样的阅读,以塑造他们的精神的底色。因此现在的男孩特别需要“雄性的阅读”。这些营养不仅在冒险故事、侦探小说里,更在神话传说,在最初的英雄传奇,在历史故事里。一个中国的男孩子如果从来没有读过中国的故事,没感受过盘古开天地的悲壮,不了解皇帝大战蚩尤的艰苦,不知晓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从而获得跟天地相通的智慧,画下八卦的故事,他们就不是完全的真正的中国人,不能跟祖先和英雄血脉相连。西方的一些英雄史诗和神话传说也很适合五六年级的男孩阅读。
相比于男孩,女孩爱上阅读要容易得多。似乎适合她们阅读的书很多,甚至有不少专门为她们打造的书。但实际上除了儿童文学经典,当代中国,真正适合女孩阅读的原创儿童文学很少。这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不自觉的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在阅读中,应该注重培养女孩子的善良、同情心和独立精神。经典童话是她们喜欢的阅读,也很适合她们童年的阅读。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过度描写少年期的反叛情绪,过早熏染情感萌动的校园小说,不宜给她们过早过多阅读。
一味强化男孩和女孩阅读的差异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他们都是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为阳,女为阴,孩子就是“和”,不阴也不阳。认识到这一点,其实很重要。过分强调性别意识,也会造成儿童发展的障碍。例如我们过分强调男孩的果敢、坚强,却往往忽视关爱他们,关注别人情感的培养,例如我们过分强调女孩的细心,不注意培养她们的理性,结果绝大多数女孩极端缺乏理性思辨能力等等。
但在儿童阅读推广过程中,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就是薛瑞萍老师提出的,我们不少儿童阅读推广人实际上成了“儿童默读推广人”,而对儿童诵读和吟诵缺乏认识。
诵读对于男孩和女孩都特别重要,是培养他们母语能力和精神气质的重要途径。薛瑞萍老师说:“诵读就是深层阅读。日不间断的记诵,就是炼心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语言,培养的是诗性,也是定力和静气。”
每个人最初的阅读是从倾听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的朗读开始的,而不是用眼睛去阅读文字。每一个孩子自己开始阅读的时候,也都是从大声朗读起步的,而不可能一下子就直接达到熟练的默读。
更重要的是诵读时我们不仅用自己的眼睛看,而且用自己的嘴巴出声念,同时自己的耳朵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样多种感官的协同配合,比仅仅用眼睛阅看的体验要深刻得多。最好的文字往往不是诉诸眼睛的,而是诉诸耳朵和心灵。
世界上很多的民族都非常重视诵读。汉语是富有韵律的语言。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古典诗词自不必说,从古到今,所有流传下来的好文字,一定都是音韵和谐,朗朗上口的。要学好汉语必须充分重视诵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功底。
以前,孩子们读书前要先进蒙学馆,把“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诵背下来,再进学堂诵背四书五经。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单调枯燥,诵背的内容跟孩子的日常生活相差很远。但传统语文教育重视诵读、强调语言积累的经验还是非常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
我们为孩子们精心编选的诵读教材《亲近母语·日有所诵》已经成为最受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喜欢的教材。其内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涵盖了童谣、童诗、绝句、晨读对韵、飞鸟集、宋词、元曲、上古歌谣、古诗十九首……很多同学在教室里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里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路读来,不知不觉,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获得了语感,获得了静气和定力,还有丰富的情感和清明的生命智慧。
不仅是诵读,如果能跟着《我爱吟诵》,学会吟诵一些古诗文,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母语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母语是一条奔涌不息的大河。亲近母语,会让我们找到自己生命的源头,让我们小小的生命溶入到伟大的民族的文化洪流中去。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必须有基本的文学阅读。很多男孩往往只喜欢情节性的阅读。我遇到不少父母很着急,抱怨自己的儿子书看得不少,但不会做阅读题,不会写作文。一方面我总是和他们沟通,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应试,为了写作。同时我也认为,阅读数量多、阅读质量好的孩子自然应该比其他孩子更能应试,更能写好作文。问题在于,孩子们如果仅仅停留在情节性的,动作性的阅读,只阅读这一类的作品,他们对母语的感知力往往得不到提高。因此针对这些男孩,我们就不能仅仅给他们读《福尔摩斯探案集》,还应该积极引导他们阅读一些语言更好,情感更细腻的作品。例如《我的妈妈是精灵》,例如安房直子的作品。他们喜欢动物故事或者小说,我们不妨向男孩子推荐“椋鸠十动物小说”,《小鹿班比》《雪地寻踪》。经常阅读这样的作品,男孩子的情感和精神世界会渐渐丰富起来,语言也会丰满起来。
而对于女孩来说,阅读同样需要平衡。中国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孩,严重缺乏对自然科学、社会文化的认识和一定的理性思辨能力。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半左右的家庭只有一个女孩,她们长大了不仅要为人妻,为人母,而且要承担社会责任,有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女孩也必须适当读一些人文、历史、科学甚至培养思辨能力的书。韩国出现了第一位女总统,聆听朴槿惠的胜选演讲,很有感概。朴槿惠在演讲中,说这次选举是韩国全体国民克服经济困境取得的胜利。她将努力兑现向国民作出的承诺,成为一位真正的“民生总统”,为国民开创一个“国民幸福时代”。缅甸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1991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这些东方世界里出现的女性领导人向我们展示了她们所接受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她们对人类,对民族历史和命运的关注。未来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政治领袖、企业领袖、学术开创者,同时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也需要女性有一定的总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女孩的阅读不应该仅仅限定在文学的范围内,她们也应该从小阅读《我的课外观察日记》这样的书了解我们身处的自然,阅读《希利尔讲世界史》《希利尔讲世界地理》《林汉达历史故事集》这样的作品了解世界的过往和中国的历史,阅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哲学鸟飞罗》这样的书磨砺自己的思维。
笼统的谈男孩和女孩的阅读,只是权宜说之,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有自己先天不同的禀赋,有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有自己的喜好。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制定更适合他们发展的阅读个性化方案,只有陪伴他们成长的父母和老师可以做到。老师们最有条件去探索和尝试,个案的积累和研究将是儿童阅读推走向广泛深入后更可靠的方向。《故事知道怎么办》也许值得你去读一读。
(本文转自“点灯人教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