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2-09 14:11:27
老师有真性情,洒脱不羁,随心所欲,呈现出一种自然生命的姿态。这种教学,就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而是一种生命的唤醒和启迪,它给予学生的必然是生命的浸染、熏陶、舒展,传递的则必然是自由天性的裸露,个体生命的承担,独立人格的追寻。
一句话,没有教师的独立人格,就没有学生的个性鲜明。
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提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我喜欢品味这一句话。学生崇拜老师,不难理解,很多老师或多或少都被崇拜过,被敬仰过,被喜爱过。那么,作为老师,我们有没有崇拜过学生?崇拜过什么样的学生?
就我而言,不敢说我崇拜我的学生,但我喜欢有个性的学生。钟书先生说,“两种风流吾最爱,六朝人物晚唐诗。”晚唐诗就不谈了,对于六朝人物,我可是珍爱不已。相信无数的读书人,内心里恐怕都有这种情结。在六朝人物的身上,放飞自己思想的翅膀,翱翔于个性的碧海蓝天,偷得浮生半日闲。
那个逝去的时代,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崇尚自然,追求个性解放,呼吁人格自由,有一点点慵懒,有一点点颓废,还有一点点另类。但他们决然是这一个,这一个熠熠生辉,特立独行,可以被批评,但绝不可以被漠视,被遗忘。这就是这种人的价值所在。
著名杂文家吴非老师曾经说过他的一个学生,依稀可以窥见一些六朝人物的风范。我颠来倒去的喜欢那一个场景,常常在内心里模拟体会,每一次都能获得快慰。
有一次,南师附中历史组要搞一个活动,想请一个学生朗诵诗歌,以纪念南京大屠杀的遇难同胞。于是,各班推选了一些人选。
中午,有一个学生来到历史组,刚刚朗诵两句,就技惊四座。老师欣喜若狂,说:“太好了!太好了!就是你了!”
这位同学愣了一下,随即很有风度地对老师说:“老师,诗是不能中断的,请允许我把这首诗朗诵完。”说罢,旁若无人地朗诵。
所有的老师都惊呆了,镇住了。这才是一个真正懂诗的人!他没有读断诗歌的习惯。是否会被老师选中,对他来说,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读这首诗,沉浸在诗歌的王国之中。此刻,当下。
这就是有个性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不仅让人敬畏,甚至还让人仰望。这让我想起了《世说新语》中徽之访戴的故事。王徽之跑了整整一个晚上,好不容易到了戴逵家门口,马上开始打道回府。有人大惑不解。徽之说:“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这些孩子的真性情,每每让我潸然泪下。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尽管命运不尽相同。但人的脆弱在此,高贵也在于此。
同样是名校的缘故,在汪曾祺先生的《跑警报》中,西南联大也有一大批个性学生,他们狷狂耿介,快意恩仇,无不让人怦然心动。
汪先生这样记载:“一旦我们跑警报遇雨,我们有一个姓侯的同学,一定是一马当先往回跑。他奔回新校舍,到各个宿舍搜罗了很多雨伞,放在新校舍的后门外,见有女同学来,就递过一把。他怕这些女同学挨淋。侯兄送伞,已成定例。警报下雨,一次不落。名闻全校,贵在有恒。——这些伞,等雨住后他还会到南院女生宿舍去敛回来,再归还原主的。”
更为有趣的是,西南联大还有两个不跑警报的学生。境界超拔,生死置之度外。
“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
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顺着汪先生的记叙,我依稀看见这两个学生,面容清晰,真纯坦白,面对凶残的日寇轰炸,他们视死如归,平心静气。这是何等气度?
如此个性的学生,需要个性的老师。西南联大就不乏这样的老师。西南联大的国学大师刘文典,恃才傲物,不可一世。他曾在三五月圆之夜,团团围坐在草坪上,吟诵《月赋》,那种情景,让钱理群先生思慕不已。
同样是刘文典,有一次警报响起,他挟着一个破布包,往郊外逃窜,正好遇见沈从文夺路狂奔。刘文典火冒三丈,侧过身大骂沈从文:“我跑是为了庄子而跑,你这个该死的,你为谁而跑?”
每每读至此,我一方面震惊于刘文典的狂妄,一方面又同情沈从文的心理。
作为先生,首先是真性情,其次才是真学问。
才高八斗的刘文典,自认为世界上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庄子本人,一个是自己,另半个是冯友兰。每当刘文典开讲《庄子》,吴宓等西南联大几位重量级教授便前往听讲。刘文典旁若无人地闭目演讲,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抬头张目望着教室最后排的吴宓,慢条斯理地问道:“雨僧兄以为如何呵?”吴宓闻听立即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吴宓号称清华四大教授之一,是钱钟书先生的授业恩师,尚且对其恭敬如此。
老师有真性情,洒脱不羁,随心所欲,呈现一种自然生命的姿态。这种教学,就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而是一种生命的唤醒和启迪,它给予学生的必然是生命的浸染、熏陶、舒展,传递的则必然是自由天性的裸露,个体生命的承担,独立人格的追寻。
真实的生命,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教育也该如此。
我在这样的夜晚,慢慢回想我的学生,我的教育生活。也有一些类似的学子,让我激动不已。
有一次模拟考试之后,试卷下发。很多学生都因登记分数错了,来找我加分。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怎么从来没有人要求减分?照理说,算错分数的比例应该是差不多的。可巧有一次,我班的一个女生,就要求减分,因为老师多加了她10分。我于是很高兴,就对她说,“你是第一个要求减分的,老师奖励你,这10分属于你了。”
女孩子涨红脸,对我说,“老师,我不要加分。苏子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我们全班人都哈哈大笑,那以后找我减分的人,陆陆续续。
还有一次,我上课的时候,突然有学生告诉我,某某学生正在画小人,我立刻停下来问她。她画得如何?旁边的女生恭敬的回答到:“罔不因势象形。”全班笑倒。
我之所以能够宽容学生的个性,可能还在于我学生时代就好幻想,因而保留了一些真性情。
高中时,我的同桌很喜欢一个女生,但那个女孩子骄傲的一塌糊涂,文学才华极高。同桌于是向我求救。
我于是花了一个晚上,帮他写了一封情书,引经据典,煽情点染,不一而足。最后还别出心裁的写了一句诗:此中有真意。
过了几天,女生把信退回来了。只在后面加了一句——欲辨已忘言。
我们看了,气不打一处来。更加想难倒她。我于是撰写了一个谜语。“×……,÷……。(唐诗)”意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为云”,还是痴心不改。
可爱的女生很快又回信了。也是一个谜语:“人……,月……。(宋词)”同桌看了不明白,以为“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只有我狂笑,因为她写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隐含意思为下一句——此事古难全。
我们从此不再追她,只把她看成天空里的星星。很多年之后,老同学聚会,说起这样的往事,女生说,“你们为什么就不写了,我之所以拒绝,是因为这样的游戏很好玩,我喜欢。”
呜呼,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学生,连早恋都如此不同一般。可惜现在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一花一世界,每界各不同。人亦如此,个性是人的基本特征。保护、发现并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每个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但教师也要分清何为个性,何为标新立异,何为肆意破坏规则?因此教师必须懂得学生个性的发展规律、特征和渠道。本文给出六点建议,供教师们参考借鉴和探讨。】
几个女生,穿着时尚流行的服装,梳着前卫怪异的发型,用着款式新颖的手机,在校园里成为风景。当老师制止时,她们说,这是个性,是她们的权利。老师无奈,只得和家长联系寻求配合与帮助。
两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到海滩上游玩,只见他们支起一个帐篷,然后在帐篷上用彩笔写上三个字“求包养”。海滩管理员前来询问,他们自称是学生,这样做纯粹是为了好玩,显示自己“有个性”。在管理员的劝阻下,两人终于收起帐篷回家。
面对学生的这种表现,很多老师都会很恼火。很多人认为这是学生的一种个性膨胀,是需要抑制和打击的。然而如果因此便重新拾起高压管理的武器,那就不仅是固步自封了,更是一种倒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性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精神特征,而并非哗众取宠的肤浅表演。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很容易将颠覆规则理解为个性。事实上,每个人都经历过荒唐无知的少年岁月,都会为曾经犯下的愚蠢错误而后悔。教育者不必为学生的一时表现所困扰,而应当理性冷静地关注隐藏在其后的心理倾向。
再过十年,或者二十年,那几个女生还会梳怪异的发型吗?那两个男生还会在公共场合吆喝着“包养我”吗?只怕他们自己也会感到羞愧。当他们自己为人父母之后,他们也一定会和当年教他门的老师们有着大致差不离的价值判断。
我们思考教育的本源,就会发现,教育的目的并非管理,并非让学生循规蹈矩,鸦雀无声,老老实实,不犯错误,尽管这是许多老师喜欢并希望看到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完成自我实现。更准确地说,是让每一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释放与发展。如果我们理解了个体的自我实现重于一切,我们就应当重新审视我们所制定的规则约束,并且作出合理的修正。
我很欣赏这样一位语文教师,作为班主任,他每学期都会带着学生外出游学。所谓游学,即在旅游中学习。课文学到鲁迅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他必要带着学生去绍兴参观鲁迅故居,在咸亨酒店全班同学吟诵古诗惹得一种茶客引颈旁观;有一个单元讲到中国园林,离上海不远的苏州变成了他的下一个考察目标,在身临其境的徜徉中学生感受到了苏州园林文化的魅力;更令人叫绝的是,在毕业旅行中,他带着学生登上长城,大家集体高唱《长城谣》,他指挥兼领唱,全班同学进入一种浑然忘我的状态。我喜欢这样的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与那种因为害怕麻烦出事而杜绝一切外出活动的相比,这位语文老师的教育是多么地鲜活而富有生命力啊。相信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个性一定得到彰显。
从钟玉老师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两点担忧:首先,如何很好地管理班级,使其处于可控状态;其次,在此前提下,如何不让学生的个性发展被“误伤”。
我有六点建议:
一、守住底线。对学生的约束和限制不必很多,守住底线即可。告诉学生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一定受到惩罚。制度与规则存在的价值不在于约束,而在于保障每个人有发展自己个性的自由。如果一个人的个性发展妨害到了他人,那么,规则必须制止这样的行为。以此来审视各类校规、班规,必将使这些规章制度大大简化。也许,八条、十条底线即可。当底线一经制定,那是捍卫到底。
二、评价多元。有一句老话,叫做:多一把尺子,多一批好学生。此言善哉。如果永远都是以成绩来评价学生好坏,那么,学生个性永远得不到张扬。我认识的一位班主任在班级里评奖,奖项设置个性十足,有最受女(男)生欢迎的男(女)生奖、最富爱心奖、超级学霸奖、最佳才艺奖、最佳运动奖、最有活力奖……在家长会上,班主任公布评选结果,并且让学生的家长给孩子颁奖,这是多好的个性激励啊!
三、创设舞台。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永远是主角,教师的任务就是搭台,让学生唱戏。这样的台就是“活动”,各种不同的活动。上周我们学校举行运动会,一个12岁的六年级男生名动“江湖”。原来运动会中有一个项目叫做一分钟定点三分投篮,类似于职业篮球联赛全明星比赛的三分大赛。本校的纪录是7个。一帮平时经常打球的高中男生相继登场,最好的同学投中6个。这时,一个平时从来没看到他打球的六年级男生出场了,小家伙不显山,不露水,一出手竟然投中12个!惊得那帮大男孩目瞪口呆。从此校园篮球江湖中流传一个传说。当学校里有足够多的活动,各种兴趣特长和性格特点的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适的舞台,学生的个性何愁得不到发展?
四、宽松氛围。在压抑的环境中,学生的个性自然得不到释放,只有在宽松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展现真实的自我。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坚持一个原则:学生能够解答的问题尽量让学生来讲解,无论对错,都肯定其表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在我的课上就表现得非常放松,即便到了初三,学生课堂讨论依然十分积极踊跃,许多人都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涌现出几个“讲题高手”,在大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甚至还相互开一些玩笑,课堂气氛至为活跃,只要不过分,我一般都一笑置之。有人曾经总结过营造宽松和谐班级氛围的“四词诀”——宽容、尊重、沟通、欣赏。只要遵循这四个原则,学生的个性发展一定会找到温暖舒适的土壤。
五、答案开放。传统应试教育的一大著名弊端就是答案标准化。标准答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害,对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更有害。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可以摒弃答案唯一的念头,肯定学生不同角度的思维,并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思考、探究。有一次我听一位生物教师的公开课,课后她主动来与我交流,这节课上得不太好,她来征求我的意见。我问她,你信奉达尔文的进化论吗?她说信的。我说西方有很多人不信你知道吗?他们宁愿相信上帝的存在。她点点头说知道。我接着问,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那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会怀疑自然选择的学说?她很茫然。我接着问,你了解中医吗?她点点头,说她父母就从事与中医有关的工作。我接着问,你相信中医的理论吗?她点点头。我问,你知道在西方许多国家中医是被禁止的吗?她点点头,说中医被认为是伪科学。我说,你现在看到了,自然界,生物圈有那么多的困惑,即便学术界都在为此而争论,你怎么能把灌输知识作为你的教学目标呢?你应该激起学生对这世界的好奇,即便他的结论是错的,只要他能自圆其说,都是值得鼓励的。希望下次能听到你上出这样的课。她很振奋,说下次一定要开一节这样的课。
六、展示自我。说来说去,如果教师自己是一个个性不鲜明的人,怎能指望他带出有个性的学生?因此,教师的真性情,其实是最好的个性催化剂。看看那些受到学生热捧的教师,纪连海,袁腾飞,哪一个不是个性十足?这样的教师,才会永远鲜活地留存在学生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