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5-11-04 09:18:42
新接的这个班级里,有几位孩子让我深刻体会到:“专注力”在学习情境里,是如此容易被忽略、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开学至今,每天我都在和这些孩子的学习专注力持续拉锯着。上课钟声响了,我提醒他们:“上课啰,快把课本拿出来。”但有半数孩子仍然没有动静,还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绕圈圈;等我站上讲台后,又再提醒一次:“已经上课了,请你把桌上收干净,课本拿出来翻开,准备上课了。”还是有孩子在他们的异想世界里尽情翱翔。非得我一位又一位的点着他们的名字,这些孩子才恍若大梦初醒,我们的眼神终于能够相遇,总算能开始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了。
但是接下来,我得花更多时间不断的提醒他们:“现在老师正在讲解第二十六页了,请你们翻开到那一页好吗⋯⋯现在正在底下偷偷看着藏在抽屉里的课外读物的人,可以把书收起来吗⋯⋯小胖,老师已经讲了第三遍,请你把抽屉里的书收起来好吗⋯⋯小冰,你手上的笔心盒已经玩了半节课了⋯⋯小真,可以抬头看老师一下吗?”
我很清楚,孩子的上课专注力和老师上课的精采度有极高的相关性,我也不断在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期望能够抓住他们稍纵即逝的目光。但比较让我讶异的是,这类“在上课前就需要老师强力提醒”的孩子,人数还真不少。一整节课下来,我得随时环顾教室的每个角落,用力找回每位孩子的专注力,导致一堂课的节奏断断续续的。学习专注力,应该是内在就需具备的自我约束能力,而不是外人强力要求才能展现出来的被动状态。
在班亲会时,我将我所观察到的课堂现象和家长们分享,一位母亲烦恼的说:“现在听老师这么说,我才觉得事情的严重。在家里其实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学习面向,顶多看着他写作业而已⋯⋯他的确在家里也有类似的行为,总是要人一叫再叫,才会有反应⋯⋯”另一位妈妈则说:“老师,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孩子更有专注力呢?”
因此,我试着把对这些爸妈的建议整理出来,也期待我们亲师双方能够共同在家里、在学校,协力一起把孩子的专注力找回来!
关键一:第一时间就要有回应
学习不够专注的孩子,有些是因为长久以来他们已经习惯选择性的接收讯息:想听的话就会有反应,不想听的话就充耳不闻、或当做没听到。这类型的孩子,常让大人们呼唤好多次,却无声无息假装没听到,或是回答语气显得不耐烦,或是不情不愿的姗姗来迟。
所以我们在改善孩子的学习专注力之前,得先改正他们这些回应他人的习惯,训练孩子在他人说话的第一时间就要有反应。
当我们请孩子协助做事、写功课时,孩子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应声或表达他的需求。如果叫了好多次都没有回应,就要请他到面前来,明确指出我们刚才呼唤的次数,询问他没听到的理由。如果孩子的理由有道理,也要教他怎样有礼貌的表达歉意;若是孩子说不出理由,那么就必须让他对自己这种轻忽的态度深切反省,并让他重新再一次练习:爸妈在远方呼唤,他必须在第一时间回应。
教孩子回应他人时要态度和善、没有借口,这样多练习几次,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知道大人是认真的,他们也会以认真态度来修正自己选择性接收讯息的问题。
关键二:眼神要注视着说话者
指出孩子“选择性接收讯息”的问题还不够,还要将话送进他们的耳朵里、将讯息完整传达到他们心里,孩子才会真正愿意动起来。
从眼神的专注来要求,是很好的开始。当别人在说话时,应该要求孩子眼神必须专心注视着对方,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专注力的表现。学习不够专注的孩子,在和他们说话时,他们的眼神总是左顾右盼、或是不住的把玩着手上的东西;看似安静有在倾听,其实他们的脑袋正在神游四海。
在开始上课前,我都会要求孩子们专注看着讲台方向;上课进行中,我也会随时观看着孩子的眼睛焦点落向何处,把一个又一个眼神涣散的孩子唤回来。虽然这样的过程很辛苦,但把时间轴拉长来看,会发现他们在学习专注力上是有明显的进步。
我也建议爸妈在和孩子对话时,应该偶尔要反问孩子:“刚才爸爸妈妈说了什么?”如果孩子回答得出来,代表他是专注的,亲子间的对话是有传达力;反之,若孩子回答不出任何话语,代表刚才的对话,可能只是大人们自顾自的讲得开心罢了。
其次,也应该要求孩子不能在对话过程中,只用“嗯”或点头的方式,来回答和大人的谈话。当孩子只会用“嗯”或点头方式来回答,长久下来他们就会变成被动接收讯息的角色,原本该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全变成了大人逼他们在做的规定。孩子能说出内心想法,亲子之间彼此有意见交流,才算是真正的沟通。
关键三:训练肢体动作敏捷度
有些学习不够专注的孩子,也可以发现到他们的动作十分缓慢,做事慢吞吞,总是显得无精打采。
身体的行动,可以带动思考的运转,所以我也会从孩子动作的敏捷度开始要求起。例如,叫了老半天,孩子才慢吞吞的晃过来,这时我就会让孩子退回原处,请他快速的走过来;一次不行,再练习一次;不够快,就再多走几遍。通常走到第三、四次时,孩子就会认真的当一回事。当他走过来时,动作敏捷、移动快速,聆听话语时眼神专注,就可以感受到他整个人都全神贯注了起来。
另外,也可从生活作息的速度感来要求。我会请孩子在时间内,安静、敏捷的转换各种情境,例如:“请在十秒钟内,把普通话课本收起来、数学课本拿出来,开始!”、“十秒钟,把数学课本收起来、书法用具拿出来。”、“十秒钟,把桌上的东西收干净,用最有气质的微笑看着老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会发现孩子的速度加快了,动作也敏捷许多;同时,他们也重建了规律生活的作息,知道物品该如何分类与摆放,如何更有效率的把自己的生活管理好。
关键四:避免分心文化的影响
现代的孩子比起我们那一代,遇到更严峻的挑战是:他们处于3C产品泛滥的年代,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崩离,以及“数位分心症”的默许。例如,原本该是温馨一家人用餐时间,耳朵边尽是吵杂的电视节目;原本该是人与人直接面对面的互动,爸妈却是边滑手机、平板电脑,边和他们说话;明明写着功课,心里却挂念着脸书上的讯息、刚才的电玩又破了几关⋯⋯
我们更应该谨慎评估这些3C产品对孩子学习的影响,认真规范孩子使用的时机。别从小就养成容易一心多用的孩子,因为他们很难愿意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别人说了什么。吃饭时,就专心的吃饭;该玩耍时,就要用心的玩耍;该认真读书时,就该收起心来专注而投入。
先从教孩子“一次做好一件事情”开始,让他们感受到“专心能事半功倍,缩短投注时间”的效益,一次又一次赞美并肯定他们的效率,相信孩子也会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孩子不专心、容易分心、动作慢吞吞、常常叫了好多遍都没有反应⋯⋯这些都只是缺乏专注力的表面特征;真正的问题核心,是因为孩子欠缺生活细节的要求,导致他们对于任何事情都选择性的接收讯息。长久下来,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导致对日常生活的态度更显冷漠。
进步,就藏在细节里;孩子的学习专注力,其实也就藏在大人们对于孩子生活细节的要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