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亲近母语公益 发表时间:2017-01-19 17:16:36
一、入选乡村教师“星星点灯”项目
2016年秋季开学的时候,张兴伦校长打电话说,我们在假期里写的申请参加“星星点灯”公益项目的信,现在项目组已经通过审核并公示入选人名单了。我急切而又有些担心,小声询问:“有我的名字吗?”——假期里张校长通知我说有这么一个乡村教师“星星点灯”项目组织计划,要招收一批有志阅读方面的老师,项目组通过技术的支持及阅读资源的支持来改变乡村儿童阅读的环境,推动乡村学生的阅读,让乡村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阅读。这个组织的发起人里有一直在帮扶我们学校搞阅读的扬州维扬实验小学岳乃红副校长呢!阅读是我的最爱,但一个人读总是进步不快,如果有幸能加入“星星点灯”项目组那该多好啊!可这是在全国范围内考核选拔的,我又有些胆怯,因此当申请信寄出去后既担心又盼望着早点知道是否入选的消息。现在听到消息反而紧张起来了。
“有你的名字,永平龙街镇共入选了6个,你是其中的一个,要继续好好干哦。”
“是,我会努力的。”我向校长保证。张校长历来主张学生就要多读一些课外书。记得2011年,江苏扬州维扬实验小学和我们学校结成阅读方面的帮扶对子后,扬州维扬实验小学每学期都给我们寄来一些经典书籍,他们在岳老师的带领下曾经两次来到我们学校指导如何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我们在岳老师她们的指导下如火如荼地把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展起来,全校12个班级和扬州结成了相应班级的对子,还把整本书活动向周边学校进行辐射。现在加入了乡村教师“星星点灯”项目,我们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将会驶入阅读的快车道。
二、星星点灯,照亮我阅读之路
入选项目组后,项目组的向老师组建了一个项目群,我们的阅读,研讨等各种活动在这个群里进行,给我们学习者点亮阅读的灯。在项目群里都是一些来自全国各地乡村及教师。他们都是那么质朴,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阅读努力的。
要让学生读得更有效,关键还得有老师的指导。因此在项目组的推荐下,我阅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教育的目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班级阅读会ABC》等理论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让我知道了读好一本书的具体方法“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以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拿到一本书“首先,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其次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接着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然后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最后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这些理论书的阅读,在阅读上让我有醍醐灌顶的通透。群里的老师们把自己的阅读见解,感受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放在群里,给大家分享学习共同提高,这让我的阅读也提高得很快。
项目Q群里,有孔晓艳老师的悉心指点,提携,帮助,让我们有困难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在每个月的最后一星期二的晚上,项目组的老师们还专门对我们进行网络教研。帮助我们如何进行《日有所诵》的教学,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如何让学生进行《全阅读》等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还穿插上1至2个学习的老师的做法分享。每一次都为我们指出了如何做的方法让我们有样可循,指出阅读努力的方向。一开始虽然我们做得并不好,但指导老师孔晓艳老师和群主向可力老师热情鼓励下,我们一路前行,走在阅读的路上。“只要行动了,你就进步了。”孔老师的话,一直鼓舞着我们。这阅读的路上,我认识了许多积极向上的老师,如彭慧老师,高瑞兰老师,香茗老师,张瑞老师等。每次,她们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和自己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放在Q群里,毫无保留地介绍出来让大家分享,我每次看她们的体会都被她们那种自发向上的精神感动着,内心了敬佩不已,在分享的同时从中让我学到了许多。
《阅读的明灯》《阅读需要一个好的环境》2篇阅读心得发表在《大理日报》上,《阅读,意想不到的收获》刊发在《大理教育》上。
三、星星点灯,点亮学生的阅读之灯
开始,项目组给我们项目班级寄来了人手一本《日有所诵》《全阅读》《草房子》和《不老泉》。我们在项目组的帮助下开始了阅读之旅。我不折不扣地按年度阅读计划进行阅读教学,给学生点亮阅读的灯。每天在课前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朗诵《日有所诵》,每星期抽出三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整本书。在指导孩子读整本书的时候我很推崇吉姆.崔利斯说的这句话:你为孩子读的书越多,孩子的理解力就越强,孩子就越聪明。我经常大声为学生朗读《草房子》,这种做法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每当朗读完了一部分,我都会提1至2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让学生对整本书了解得更深入些。学生由此还写出了整本书朗读中的感受:
《书,我永远的朋友》
作者 | 李庆琳
书,这样一个简单的字眼,对我的吸却如此之大。难怪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今年,我有幸成为了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是一位十分爱读书的老师,他也常常给我们朗读课外书。一次,张老师笑着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本书,对我们说:“同学们都累了,接下来就静静地听我朗读。”我们惊讶之余又十分惊喜,课堂上给我们朗读课外书这样的事还是第一次发生呢。老师先给我们大体介绍了这本书:“这本书叫《草房子》是中国作家曹文轩写的……”介绍完后,老师就开始给我们朗读里面的文章。我们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
张老师还懂得如何抓住我们的心。有一次,张老师在读“白雀”这个故事里的段子时,他读得十分投入,“我扬大秃瓢……”一边读着一边还把手举过头顶,做出喝酒的样子。别说,张老师的语调配上那动作到真有几分“扬大秃瓢”的样子。一时间,老师的样子让我们笑弯了腰。我在心中感叹:“张老师不做演员真是太可惜了!”
我们在班里除了统一读《草房子》外,张老师也会给时间让我们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我读的是《最后的孩子》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书里主人公强尼的勇气、聪慧及博学所折服。
张老师经常说:“我们要多读书,多品味文章,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听张老师一说,我们读书的兴致就更浓了。
我一定要多和好书交朋友,多读书,读好书。让它成为我永远的朋友。
后来项目组又寄来了60本单行经典儿童读本,让孩子们能读到更多更丰富的整本书。孩子们对“星星点灯”项目感激不尽。当学生收到项目组寄来书时,那份感动,那份幸福,真叫人难忘。
《书的故事》
作者 | 田静
“请六甲班同学到广播室里来一下,这里有两个包裹。”随着广播声,同学们发出了连连不断的惊讶声,到底会是什么东西?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争着去取包裹。“会是什么呢?是吃的,用的,还是看的书?”各种疑问朝我涌来。一会儿,同学们把包裹取上来放在讲台上。
这时,老师走了进来,为我们揭开了谜底。老师说:“这是星星点灯项目组的叔叔阿姨们给我们寄来的图书,除人手一本《日有所诵》《全阅读》《草房子》和《不老泉》外,还有60本图书是供大家轮流阅读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读更多的书,读好书。”
“耶,我们有课外书读了。”我们兴奋地喊起来。老师打开了包裹,里面露出了许多本书,大家激动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老师把书一本一本地发给大家,同学们看到美丽的封面都羡慕地发出了“啊——”叫声,老师看着我们高兴,也高兴地笑了。
终于发到我了,我已经早就高高地举起了双手准备接书。当一本写着《小绿》的书发到我手里时,我迫不及待地看起了书中内容简介,发现这是一本我喜欢看的类型的书,于是我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每当有人问我:“这本书好看吗?”我会斩钉截铁而又自豪的说:“好看,是星星点灯项目组的叔叔阿姨寄来的。”别的同学都看完了好几本了,我还没看完一本,他们问我怎么还没看完。我说:“我在一字一句地品味呢。”
有一次,我把书带回家里看,由于太好看了。夜深了,妈妈催了我好几次该睡觉了,可我一直想着再看一会儿,最后妈妈把灯关了。于是拿出手电筒,借着手电筒的光又偷偷地看了起来。最后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她推开卧室门,狠狠地训斥了我一顿。
我很感谢“星星点灯”项目给我们寄来了这么多的好书,我一定会认真把它读完,而且还要好好地保护它。
自参加了“星星点灯”项目后,我们班里的学生晚饭后或课余,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教室里或是在操场边的树荫下津津有味地看,阅读成了学生最好的休闲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加爱上阅读,我让学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在班级里创办了一份《时光小报》。小报每期固定刊登一篇学生读整本书为内容方面的文章,以写带读的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学生写的《永平油粉香》《“麻辣烫”外传》被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学生新报》编辑选上刊发在2016年第6期和第7期上,《我的自传》一文被《大理日报》编辑选中刊发在12月26日的学习教育B3版上。
来吧,让我们一起阅读,去点亮孩子的阅读之灯,让孩子的阅读星空星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