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阅读,让我们幸福

作者:亲近母语  发表时间:2016-04-05 16:16:12

阳光小学   丁发贵

昨天早上白雪皑皑,快至三月中旬,青海却不像南方,已到春天,还是忽冷忽热的。然而教室里却异常温暖。早读课在学生打扫完卫生之后,我按照每天学校规定让学生拿出《日有所诵》,开始早读的安排。第一个早读时,已经让学生把这一单元的所有篇目进行了通读,并了完成生字词的解决,所以我“心血来潮”,问道:“在这一单元当中,你们最喜欢哪手诗啊?”学生回答参差不齐,都各有答案,但我听到最多是《我爱这土地》,于是一拍书说道:“今天早上咱们就读《我爱这土地》。”
晨读跟每天一样,学生第一遍读的都“有声有色”,之后就兴趣减退了。在读诗的过程中,坐在前排的贾元昇突然带着一些狡黠且调皮的口气问我:“老师,今天早上的天气是不是跟这首诗写得差不多?我看着今天早上的天气我也很‘激怒’。”然后看着我“咯咯”地笑。

我说:“你联系的很对,等会分角色读的时候,你就来读这一句,读出这种‘激怒’好不好?”他调皮地笑着点点头。

受贾元昇的启发,我问同学们:“对这首诗,你们有没有独特的感受?”有学生说,这是作者远离家乡时所作,所以应该带着悲伤的基调读;有的学生说,这是作者在晚年是写的,应该用感伤的语气来读;但有一个女生说,这首诗跟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很像,应该用热爱的语气来读。我惊讶于他们的理解,让他们几个人分别用他们理解的方式去读那些句子,异常的投入,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教室里每个人都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读着,一直让他们这样读着,直到下课,出操。

今天早上,在上课时候偶然又提到了这首诗,没想到学生的热情又一次高涨了起来,有个别学生还想读一读。于是,课堂又变成了阅读课,学生读的不亦乐乎,我又何乐而不为呢?在学生展示完之后,我向他们介绍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应该“正确”的语气、读法,学生又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读。

下课之后,坐在办公室我在反思:是不是以前把学生看的太低能了?为什么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理解去读?或许这样的阅读、记忆效果反而会更好一点。这一早上学生的表现让我思绪万千,或许这就是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幸福感。

吃完午饭后,走在校园的路上,我又想起了一首诗——《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尽管我没有诗人那样的激情,也不处于诗人的那种境界,但我赞同诗人的观点——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如今天的幸福,对学生,对语文阅读,我深受感动!

当前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