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亲近母语 发表时间:2017-10-25 13:32:09
张洋
从2016年8月新区组织的第一次亲近母语儿童阅读课程培训开始,依托学校力量,九月份开始我在班级实施亲近母语阅读课程。亲近母语的阅读课程包括日有所诵、图画书阅读、整本书阅读和主题全阅读。但在班级实践中,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我把班级阅读重心则放在了诵读课和图话书阅读。所以今天我主要谈谈在这两方面的学习感受。
在20—21日的亲近母语培训中,来自华实锦江分校的陈菲老师和亲近母语专家小安老师分别为我们带来了两堂不一样的诵读课。陈菲老师的诵读课《十二月子》在短短的20分钟内采用了老师范读、学生开火车读、学生拍手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将短短的一首童谣演绎得生动有趣。而小安老师则采用了另一种诵读课方式,即一节课共读一个单元的五篇内容,同样让孩子在短短的一节课中体会到诵读的多彩魅力。陈菲老师的每天只读一首,一周读五首,适合低年段的教学,而像小安老师的每天读一个单元,一周就反复只读这个单元的篇目更适合高段教学。
因为去年我所带的二年级,《日有所诵》诵读内容主要以童谣、儿歌等短小篇目为主,孩子们读起来十分轻松有趣,也特别爱读。所以诵读课的开展在几类课程中相比较而言比较顺利,诵读课教学大致是按照由孩子先拼读、请个别范读及老师范读,再由老师带领采用多种方式读,主要在于把握内容的韵律和节奏,使僵硬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同样类型的篇目,孩子们见得多了,读得多了,久而久之,孩子们便自己悟出了读的节奏,每每遇到新的篇目便能自己读出节奏。尤其是在语文教材中遇到古诗或者儿歌,孩子们潜意识就开始思考要用有趣的方式来。(PPT:这两张照片中,看到孩子们都是把日有所诵放在旁边,正在读语文书。其实是在学习后期,我们班经常是以诵读课为开始,以语文课本为结束。以前直接读语文书,孩子们总是拖泥带水,读得很没精神。但自从开始读日有所诵后,孩子们拿起语文课本堵得得心应手了。)
图画书课程教学一开始是跟着PPT给孩子单纯的讲故事,最初也根本不知道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经过几次儿童阅读培训及展示课观看,慢慢地掌握了基本教学环节。我们二年级语文组结合语文教材也在探讨如何上好一堂图画书课。在组内教研中,我有幸尝试上了一堂绘本教学课《月亮的味道》,得到了组内老师肯定与指导。通过准备一堂完整的绘本教学课,知道绘本教学基本教学流程:读封面封底-环衬-扉页,以及如何引导孩子用想一想、猜一猜、编一编等方法去读正文的图和文。虽如此,但不同类型的图画书在教学环节设置细节并不一样。这就需要担任教学的老师首先要有一定的图画书阅读经验,同时在图画书的教学上有细致的探索。基于此,我正在努力阅读适合自己教学年段的图画书,一方面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同时可以向孩子推荐更优秀、更合适的图画书。
在去年最初接触主题阅读课时,所任教班级孩子刚上二年级。由于识字量不多,再者《全阅读》篇目内容较长,一开始准备上这个课是非常困难的。只得采取稍微短篇的内容放在课堂由孩子一起读,再随机提几个问题。长一点的篇目则有老师读,孩子跟着看文字,同时提几个相关的简单问题。但这样上过几次课后,会明显发现班级中阅读能力较强的孩子是完全可以接受,但对于阅读能力本身比较的弱的孩子而言,这样的阅读课是一种“若有似无”的阅读,真正能“读”到心里的东西不多。所以,《全阅读》的教学,我更宁愿将它认为一种阅读欣赏课,不求阅读“质量”的带孩子一同感受语言的魅力,期盼起到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效果。(ppt)作为该课程的探索,2016年9月有幸在亲近母语专家到校指导时,上了一堂《青蛙与蟾蜍》系列故事的主题阅读课,得到了岳乃红老师倾情指导,受益颇多。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我遵循导读、自读、全班交流课的教学步骤进行。在实施过程中,会发现爱读书的孩子对于最后一节交流课很感兴趣,但那些本身家庭没有制造阅读氛围,自身阅读能力较弱的孩子由于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阅读进程完成比较困难。所以,在后来的实践中,在班上我采取推荐阅读。更多的重心则放在诵读课和绘本教学。
在进行了一年多的儿童阅读教学学习与实践中,我自身感受到儿童阅读的魅力与可贵之处,但如何将该项教学做得更好、更完善,则是作为一名经验缺乏的新教师需要不断去摸索与学习。儿童阅读之路要想走得更远、更长,首先作为引领者的教师要先身心合一的去吸收、提炼。
最后,非常感谢学校给我的学习机会。在接下,我会同学校语文教师一起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诵读知识和绘本教学经验。享受 与孩子一同用诵读声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愿与孩子一同沁润书香、享受童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