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亲近母语 发表时间:2016-01-27 16:45:31
四所重点实验学校(观门街小学、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红星小学、西关街小学)工作汇报
(2015年9月至12月)
(一)观门街小学
组建团队,激发兴趣。
在21所项目学校中,观门街小学的两位校长——朱小玲校长和彭娟副校长令人印象深刻。朱校长对项目的引进和实施一直给予全力支持,而彭娟副校长作为该校语文学科带头人,是同行眼中出了名的“狂热分子”,早在“阅读地平线计划”走进西宁市城中区之前的2015年5月,她就已成为亲近母语的“公益讲师”。这份“狂热”便是来自于对儿童阅读教育的挚爱。9月份“阅读地平线计划”在城中区正式实施以来,观门街小学在这样两位学校领导的表率和决策作用下,迅速地组建起项目领导团队和教研团队。参与项目实施的语文教师平均年龄为36.1岁,是一支充满朝气的团队。这些条件都为儿童阅读课程和校园阅读文化的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
为了充分调动项目教师的积极性,观门街学校一开始就确定了“熟悉课程、喜欢课程、乐于交流”的三个步骤。
首先,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要在“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种子教师课程”专题网页下认真学习儿童阅读“四大课程”,熟知每项课程的理念、实施方法、示范教学课例等内容。同时,关注“点灯人教育”微信公众平台。
当老师们认可这项课程,不断实践,体会到课程和课程用书的优秀后,才会生发出对这项课程的喜爱,从而乐于交流。为方便交流,在2015年9月1日,观门街小学创建了“观小-阅读地平线”QQ群。在群介绍一栏中写着这样的话:“教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以自己的姿态去影响学生,把阅读的快乐传递给他们。”在这个群里,老师们已经活跃起来。
合理安排,保证时间
观门街小学将诵读课程《日有所诵》安排在周一至周四的早自习时间。每周一下午的第三节课,全校统一安排做儿童阅读。每月第一周的阅读课,做整本书导读。每月第四周的阅读课,做整本书交流。中间的第二周、第三周,做整本书或图画书的教学。
除此之外,每个班还有一节语文课拿出来做自由阅读。这节课,自主权完全交给老师,可以自主决定进行整本书阅读、图画书阅读或者主题阅读。
注重教研,小步走路。
观门街小学将网络教研和校本教研相结合。一方面,学校教研团队在“观小-阅读地平线”QQ群进行不定期教研,并按时参加“亲近母语研究院”每月一次的网络教研。另一方面,结合“推进儿童阅读”这条主线,观门街小学从第一学期起,每个学期的校本教研都确定一个研讨方向——“儿童阅读好课堂”“儿童阅读好孩子”“儿童阅读好老师”等。
针对课题组专家对实地考察时提出的建议,观门街小学适当降低了原本实施计划的难度。一是对各年级制定的儿童阅读教学计划有了一定的宽松度,比如《日有所诵》的诵读中,不必给学生规定必背篇目。学生们如果喜欢某些篇目,自然会熟读成诵。提倡朴素的自由阅读。二是适当放松了对教师通讲记录的要求,不对老师们强加任何行政命令,先让老师们用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带领孩子们进入阅读课程。老师们在实施过程中看到了阅读课程的希望,主动地和孩子一起诵读,讲故事给孩子听,大声读书给孩子听,同孩子分享交流好的作品。渐渐地,教师团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儿童阅读课程的实施进入正轨。
附:教育者的话
观门街小学校长 朱小玲:“教师以自己的姿态影响孩子,把阅读的快乐传递给他们。”我想,这种姿态应该是指教师本人的阅读状态、教师对阅读的热爱程度、教师持续不减地推进阅读的热情,以及教师激发孩子读书兴趣的能力。
(二)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
细化教研,稳扎稳打
该校的教研团队根据儿童阅读“四大课程“的具体实施情况,结合亲近母语研究院组织的每月网络教研,每月确定一个教研重点。11月份的教研的重点为四大课程中的“主题阅读”,12月份的教研重点为“图画书阅读“。该校的教研活动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落实:观察常态教学,讨论各年段教学目标与策略,组织参加网络教研、接受专家指导。
该校在教研活动时,体现出讨论问题不厌其详、学段分析不厌其细的特点。比如2015年11月的教研活动中,以“帮助儿童实现语言和精神共同成长”为主题,分学段讨论确定了各年段主题阅读的目标。低年级的课程目标为:通过听读,感受作品的魅力,围绕主题进行简单的交流;中年级的课程目标为:通过听读、自读,能围绕主题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高年级的课程目标为:通过听读、自读,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体会作品的体裁特点。教研活动中还对基本教学策略进行了总结交流,比如:除了朗读和美读,还可以尝试默读,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和一些更适于思考的阅读方式,如浏览、略读等。
自费购书,书香流转
该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农村及流动人口子女居多,家庭环境复杂,家庭阅读教育缺失严重,家长往往无法配合学校阅读课程的开展,为孩子购买相关书籍。为了确保整本书阅读课程的顺利实施,2015年11月,学校依据“2015秋季学期亲近母语整本书课程书目配置单”上的书目,利用有限的经费,为全体学生集中购置了总价近50000元的1750本书籍,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书可读。当一本本油墨飘香的书籍发到孩子们手中时,他们欢呼雀跃,爱不释手,老师们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
从11月开始,该校的整本书课程每月将在各班老师的指导下实施,所购图书则以漂流形式在年级内流转阅读,这样每个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每学期计划能够完整地读完4本书。通过系统而持续的阅读课程指导,让孩子在书香世界里充分畅游和浸润,充分享受阅读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附:教育者的话
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教师 尚金邦:如果把阅读比喻成一条河,绘本一定是这条河的源头。它从岩石缝里欢快地、自由地涌出来,悄无声息地流进孩子的心里,然后慢慢地让孩子的血液里有了绿的草、红的花和布谷鸟的叫声。
(三)红星小学
完善阅读课程,探索校本模式。
“阅读地平线计划”在西宁市城中区开展以前,该校已经在一、二年级自主实施“全课程”教学。依据“全课程”的教学模式,该校更多地将图画书作为教学材料来使用,力图在图画书教学中达到低年段孩子识字和语言训练的效果。因此,图画书教学大多以传统语文课的形式在上,尤其是高年级的图画书教学,语文课痕迹更重。老师们对怎样开展图画书阅读课程缺乏深入认识,图画书教学的目标也难以达成。
亲近母语儿童阅读课程在该校实施以来,该校结合自身的课程特点,取长补短,为弥补低年段学生纯文字阅读的缺失,在一、二年级以绘本阅读为主的基础上,加设《全阅读》的主题阅读课程。保证每周一节课的主题阅读时间,并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在阅读时间上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随着线上线下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团队对“四大课程”的理解也日益加深,对校本课程的设置也更加顺应儿童自身特点和课程本身的性质。9月份,学校教研团队随机到预选班级进行观摩和指导,并从中选取班级参加全校教师晨读课观摩活动,探索适合该校学情的晨读方法和策略。10月份,教研团队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年段教学目标,针对《全阅读》教材的特点以及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精心选材,开展学生的群文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11月份,教研团队带领教师用心研读《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一书,丰富对图画书和图画书阅读课程的理解;在指导阅读的基础上,从扶到放,从易到难,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行选读优秀图画书,并通过读写绘作品展、绘本小剧、亲子共读等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分享阅读成果。同时,同年级组教师依据年级特点,从“亲近母语”推荐书目中选定必读书目3-4本和一部分选读书目,并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该书的兴趣为目的,设计阅读推荐课教案,推荐学生共读一本必读书。
充实班级书库,建立轮读机制
该校将2015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城中区教育局为全校每位学生配备的图书作为班级书库的基本选读书籍,班主任老师组织图书借阅登记,避免书籍丢失或破损,让班级书库的图书在班内充分流动起来。另外,该校自筹资金购买了上千本绘本,供二年级孩子换读;为二、三年级的所有班级配备了彩乌鸦系列童书20册,给四到六年级配备了国际大奖小说系列60册。
在班级书库充实的基础上,该校将教师推荐共读的书目,结合“亲近母语”推出的分级阅读书目,进行班级和年级间的共享。以年级为单位,结合本年级或本班儿童文学阅读计划,提前商量好同年级每个班购买的书目,并以周或月为周期在班级间开展轮读。教师通过QQ随时告知本班已读完的共读书目,其他年级老师结合本班学情与该班教师及时沟通、预约进行班级与班级间的借阅。
每月主题教研,丰富评价方式
第一学期,该校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的思路为:一月一主题,选定种子教师,以点带面。9月为儿童诵读研讨月,将《日有所诵》课堂观摩与教师诵读展示、儿童诵读课程座谈会相结合;10月为主题阅读研讨月,将《全阅读》课堂观摩与课程座谈会、教材研讨相结合;11月和12月穿插进行图画书与整本书阅读的研讨,将图画书的教学方法研讨与整本书的选择策略、整本书班级阅读分享活动研讨相结合;最后几周分别对四大课程的学期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并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最后一周还举办教师和学生论坛,进行成果展示。每次教研活动都安排有一位或多位主讲教师和指导教师,对参加活动的老师及时予以指导。在教研活动中,综合运用听课、评课、研课、讲座、展示、集体备课、说课等多种方式,探索儿童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对班级、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以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参与儿童阅读的积极性。第一学期期末,每个班级都要对一个学期以来儿童阅读开展的情况进行成果展示,各班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决定展示的方式。每位项目教师都需撰写学期儿童阅读开展的总结,部分教师还要在教师论坛上进行经验分享。另外,在班级内选定阅读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面向全校师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对于教师和班级的评价,以平时参与教学和研讨的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并结合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的结果,在学期末,为承担过校级阅读观摩研讨课的教师颁发学校优质课奖状,为在阅读成果展示中表现优秀的班级颁发书香班级奖状。对于学生的评价,在学期末,评选校级、班级读书之星和书香家庭,颁发奖状并赠送优秀儿童书籍。
(四)西关街小学
国标课程阅读化,阅读课程规范化
西关街小学作为城中区的老牌名校,其国标课程早已形成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儿童阅读课程如何与该校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儿童阅读课程应该如何组织架构,这是该校面临的最大挑战。在项目实施的第一个学期中,该校着眼于这一问题,重点进行了国标课程与阅读课程整合的探索。
首先,对语文课时进行调整,保障儿童阅读课程的时间。每周抽出一个国标课程的课时开展阅读课程。每周二、三、四早上都有20分钟的时间进行诵读,每周1课时主题阅读课程,另有低年级每周1课时、中高年级每周0.5课时,以及每天中午20分钟的时间,用来开展图画书或整本书阅读,具体选择什么课程,则由教师根据各班情况自行安排。
其次,在依据课程实施方案开展阅读课程实践的基础上,主要依托每周一次的教研交流平台,进行阅读课程实施方法研讨、校本课程改革和教师素养培训。一方面,教研团队带领教师对儿童诵读、图画书阅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讨论,并研读儿童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内部推荐优秀的儿童读物,使教师加深对儿童阅读课程的理论认识和整体感知,建构开明的阅读观、语文观、儿童观。另一方面,参考儿童阅读课程的实施方法,对国标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和改良,以凸出其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效果。比如,以“人教版单元主题教学”为教研主题,结合主题阅读的教学观点和方法,重新审视人教版语文课本各单元的编选体例,研究如何在国标课程中实施主题阅读教学。
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体验式教研
该校教师的个人素质比较好,教研团队的关系也比较融洽。由于语文教学积淀深厚,名师资源丰富,已形成多个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作为培养专家型教师、建设优秀教师梯队的一种组织模式,在对儿童阅读课程进行研究方面,能够发挥出很强的集聚性优势。该校的几个名师工作室在教研主题上各有侧重。为了将其优势转化为对整个阅读课程教研团队的影响力,该校采用体验营的形式,定期组织不同的名师工作室面向整个教研团队,开展不同主题的体验式教学。比如,李文名师工作室组织“儿童诵读课程体验营”,孟宪萍“全课程”工作室组织“图画书阅读体验营”, 朱晓娟名优班主任工作室组织“人教版单元主题教学体验营”。参加体验营的老师们以课堂为中心,实践、反思、提炼、总结儿童阅读课程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