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亲近母语”阅读地平线”计划西宁市城中区项目概况
(一)项目简介
亲近母语研究院在对西宁市城中区重点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与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对区域内各学校整体发展、教师团队建设、儿童阅读课程实施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的规划,为西宁市城中区量身打造的一套区域整体儿童阅读解决方案。
(二) 项目目标
用两年的时间(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形成区域内四所儿童阅读建设的典型实验学校,培养出一批儿童阅读种子教师。将西宁市城中区建设成青海省乃至全国西部地区儿童阅读样板区域。
(1)教师成长目标。为区域300多名老师提供专业的儿童阅读课程指导与培训,争取通过两年的努力,在区域内培养10-20名核心教师,80名儿童阅读种子教师,构建开展儿童阅读的核心团队。教师通过阅读交流、教学研讨、集中培训等教学活动,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
(2)学校发展目标。通过书香校园建设,提升区域内学校的文化品位。将四所重点实验学校——华罗庚实验学校、观门街小学、西关街小学、红星小学打造成区域内儿童阅读示范学校,对区域内其他学校形成辐射带动作用。
(3)区域发展目标。通过两年的区域整体推动,在城中区全面落实儿童阅读课程化。培养10-20名核心教师、80名儿童阅读种子教师,惠及21所学校的2万名学生,推动区域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理念推广及生态构建。
(4)儿童发展目标。通过实验基地学校构建、种子教师培养、种子家长培训及区域儿童阅读生态改善,真正让儿童受益。每个孩子在6年的小学生活中,保质保量地完成960首经典诗歌的诵读,和112本经典图画书、30部经典文学作品,共计500万字的经典共读量。让儿童接受到优质的儿童阅读及母语教育资源,充分享受阅读和童年的乐趣,提高儿童的阅读水平和母语素养,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
(三)项目周期
2015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两年)
二、阶段性工作汇报(2016年7月-2016年11月)
(一)区域推进
经过一年的教研体系建设和管理经验积累,西宁市城中区的项目运行模式已经走向成熟。从项目第三学期开始,区教育局、教研室明显地进一步放开手,让各所学校基于各自的情况、按照各自的思路去推进,将活动的组织权放到学校和四大课程教研组手里,教研室则更多地成为校内和校际阅读课程研讨活动的参与者与观察者,默默记录着学校和老师们的成长,并在必要时给予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亲近母语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于2016年3月-10月发起并组织的“小学生语文作业和学业测评”专题调查中,西宁市城中区积极参与,许多学校鼓励教师和家长参与手机问卷调查,真实反映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各方面基本情况;城中区教研室提供了2016年春学期小学各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的样卷,为亲近母语研究院开展各地语文试卷的科学分析工作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观门街小学彭娟副校长还负责青海省的区域访谈工作,组织了对多位小学语文教师、小学生和小学生家长的分组访谈,并分别整理成访谈记录,为调查报告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小学生语文作业和学业测评调查报告》已于11月3日的2016儿童母语教育论坛上面向全社会正式发布。
本学期开学以来,城中区在项目交流与展示方面体现出更强的整体性,四大课程团队齐头并进,团队教研的优势日益显现。
7月7日-9日,儿童阅读师资进阶研修班在南京亲近母语总部揭幕,城中区有六位种子教师参加:观门街小学彭娟副校长、红星小学林云竹老师、逯家寨学校贺连邦老师、大同街小学马海艳校长、华罗庚实验学校李思贤老师、红星小学李积秀老师。马海艳校长、李思贤老师和李积秀老师并在活动现场进行了童谣诵读展示,贺连邦老师执教了一堂模拟诵读课,彭娟副校长还参加了《童年的王国》现场读书交流会。进阶班的老师们将成为亲近母语核心师资,研发师资,服务于全国各地的师资培养;培养一个强有力的、能量更足、具备深厚的母语素养和感召力,能推动当地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的一批人。
在7月11日的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南京班上,逯家寨学校的贺连邦主任进行了诵读课《易水送别》展示,并参与现场分享。本次研习营有将近20个省份的教师参加,徐冬梅老师在讲座中特地提到西宁市城中区在儿童阅读推广之路上的坚持和成绩,还专门提到了观门街小学二年级二班的王梓俊同学。
作为城中区儿童诵读课程团队的领头雁,贺连邦老师这一年多来带领老师们不断探索《日有所诵》的教学方法,尤其关注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古诗中难理解的字词如何突破?如何引导孩子体会诗人的兴发感动之处?如何建立自己与诗歌的联结?……诵读课程团队的老师们结合具体课例,进行着线上线下的有效探索。
8月25日的《西宁晚报》教育版面上,刊登了题为“种子教师团队让阅读幸福花开”的整版报道,对城中区实施“阅读地平线计划”一年来四大课程的成果进行了专门介绍。城中区在儿童阅读课程方面的示范和引领意义进一步得到了认可与推重。
8月26-28日,第十期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西宁班在西宁市艺术实验中学大礼堂拉开帷幕。在城中区教育局的广泛动员和精心准备下,21所项目学校的几乎各科全体教师共同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研习,与薛瑞萍、伍松、丁筱青、岳乃红等七位儿童阅读推广人一起,亲近阅读,理解儿童,思考教育。看云老师提醒大家:带孩子读书不只是妈妈的事情,也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事情,每一位老师都有责任成为儿童阅读的引领者和陪伴者。
既然是“研习营”,自然应当侧重于种子教师的参与与实践。本次研习营上,观门街小学闫冰超老师、西关街小学李洁老师和南大街小学易虹晶老师分享了“我们班的日有所诵”课程体会。红星小学杨少丹老师、观门街小学马晓艳老师和北大街小学郑小乐老师围绕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的图画书《鲸鱼》进行了教学设计分享。红星小学任迎春老师对《全阅读》五年级“贫穷与富有”单元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西关街小学夏静老师带来五年级整本书导读研讨课《草房子》。水井巷小学潘远红老师、南川西路小学韩洁老师、前营街小学王育晴老师、华罗庚实验学校康蕾老师,与岳乃红老师、丁筱青老师坐在一起,围绕整本书《总有一天会长大》进行读书交流。
三天充实的学习告一段落,老师们的脸上不仅看不到“新学期综合症”的疲态,反而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就是阅读的力量。老师们带着这份从阅读中汲取的活力,投入到新学年的教育工作中,把光彩传递到更多孩子们的脸上。心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松老师在全程参加了本次研习营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心平基金会历年来直接和间接合作的‘民办’的教师培训,与包括耗资巨大的‘国培’在内的‘官办’的教师培训相比,学员们的专注度、投入度、积极性、主动性都远远高于后者——虽然我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但这次8月26日~28日专为西宁市城中区全区中小学的‘阅读地平线计划’量身打造的‘亲近母语种子教师研习营’,还是让我深感钦佩和惊喜,以致于多次感慨:城中区的老师和家长们,真是认真啊!”
种子教师们在城中区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朗读《绿光芒》片断
9月,第34期《西宁教育》期刊用15个版面登载了城中区整本书种子教师团队对《不老泉》的阅读与教学随笔,团队中的每一位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心得,包括导读课心得、交流课心得、书友会感悟和文学赏析等,内容不重复,观点各不同。这是整本书团队一个学期以来对《不老泉》开展集中研讨的成果汇报。
有一位女孩子说:“生命中的确会有很多美好的时刻,让我们想要永远留住。但是我不会那么贪心,美好的东西,我经历过了就可以,等它要走的时候,我就说再见,然后把美好的回忆留在心中。”听完之后,我惊讶于孩子们的回答,平时我确实是太把他们当“孩子”了,这下可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了。内心暗喜之余,感激课外阅读能给我这样一个了解学生内心想法的机会,我想这是国标教材的教学中,我体会不到的。(观门街小学 马芳)
10月10日,应亲近母语研究院的邀请,城中区红星小学的褚媛玲校长和观门街小学的彭娟副校长,来到“阅读地平线计划”新的项目合作区域——成都市天府新区,就区域和学校如何有效推进“阅读地平线计划”作了细致分享。褚校长主要从学校整体推动的角度作了宏观介绍,彭校长则主要从“校本教研如何引领儿童阅读课程”这个微观角度深入解读校本教研对于教师成长、学校阅读课程落实的重大意义。两位校长的分享给天府新区的校长和老师们诸多思考和启发,同时也实现了城中区儿童阅读推广经验“对外输出”,使更多的人借此机会了解了西宁市城中区,了解了儿童阅读课程。
(二)教师发展
各校的核心种子教师更多地承担起组织和主持教学研讨活动的任务,其他种子教师也表现活跃,积极参与思考与讨论。由点及线,由线到面,四所基地学校以及南大街小学、南川西路小学、七一路小学、阳光小学、大同街小学、北大街小学、逯家寨学校等许多项目学校都已形成开放、包容的教学研讨氛围,老师们将教研与讨论视为习惯和常规。由此,种子教师团队更加成熟,四大课程的教研活动各具特色、各成体系、各有成果,老师们的归属感更强了,学生因而更能享受到系统的阅读课程教育资源。
(1)网络教研:按照学期初的计划,本学期亲近母语研究院和城中区教研室共合作组织四次网络教研活动,依然分别以四大课程为主题,每月一次:
月份 |
主题 |
主讲人 |
9月 |
儿童诵读课程 |
孔晓艳 |
10月 |
主题阅读课程 |
徐世赟 |
11月 |
图画书阅读课程 |
刘颖 |
12月(准备中) |
整本书阅读课程 |
胡红梅 |
考虑到项目开展已有一年的时间,种子教师们在实施四大课程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使绝大多数老师能从每次网络教研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收获和成长,本学期的网络教研活动中加入了西宁种子教师分享教学设计的环节。每次活动前,由主讲人确定共读书目或篇目,全体教师提前阅读,并收集老师们的相关教学问题。同时,每年级或每个年段确定一名种子教师在自己的班级中对共读书目或篇目进行教学实践,并独立完成教学设计和展示PPT。老师们的问题和教学设计会预先交给主讲人,以便主讲人了解老师们的教学程度,使分享的内容更有针对性。教研开始时,首先请种子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分享,然后由主讲人进行点评和讲解。这项尝试得到城中区的老师们的普遍欢迎,老师们感觉参与感增强了,主讲人的讲述与自身的教学实际也更加契合。
(2)种子教师研习营:
7月4日,在暑假即将到来之际,七一路小学向学校全体师生发起“阅读二十一天”的暑期读书计划,承续七一路小学重视课外阅读的特色,号召孩子们充分利用暑期闲暇时光,不间断地进行阅读积累。同时新建教师课外阅读微信群,鼓励老师们在阅读中充实自己。
7月11日,七一路小学全体教师齐聚西宁城北的里想书店,交流一段时间以来的读书心得。李岩老师谈《红楼梦》,李亚妹校长谈《小王子》,还有老师们关于演讲、关于图画书、关于教师自我修养的读书体会等。阅读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老师的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精神的需求。
8月30日,南大街小学举办教师工作坊,对过去一年来阅读课程与阅读活动的成效进行总结,并为新学期的儿童阅读课程启航。学校所确立的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安排充分的阅读时间、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举行有趣的阅读活动、开发实用的阅读课程、调动丰富的家长资源、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七项工作原则,对于各校都具有适用性。老师们发现,在阅读课程带动下的个性化阅读,明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大量课外阅读,则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观门街小学彭娟副校长执教《总有一天会长大》整本书导读课
10月18-19日,红星小学整本书教学研讨活动,围绕《小鹿斑比》《草房子》等作品,怎样有效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老师们集思广益,妙招迭出。
10月19日,阳光明媚的下午,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的全体语文老师围坐在操场的草地上,手捧《全阅读》,一起欣赏和研读当月主题阅读网络教研的三个共读单元文本。老师们或诵读,或朗读,或默读,还用“踢脚板”游戏的方式选出老师来分享自己对文本教学方法的想法,气氛轻松愉快。
10月20日,西关街小学与阳光小学共同开展主题阅读教研活动。活动中两个学校的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交流。课后,教研室王明霞老师和城中区主题阅读团队负责人林云竹老师作了点评。本学期,很多学校都将每次网络教研的共读文本作为教学交流的素材,线上线下的活动更加融通。
10月21日,七一路小学诵读周活动上,老师们着重对低年级的《日有所诵》篇目进行诵读展示。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日有所诵》中的内容能培养他们的语感,因而,研究怎样将优质的教材最有效地带给孩子们是十分必要的。
10月28日,城中区整本书种子教师团队齐聚七一路小学,每位老师都进行了一周所执教研讨课的说课,并参与点评。随着整本书课程的推进日益深入,老师们的问题也更加具有明确的年级指向和文本指向。老师们经过交流讨论,对症下药,教研效率很高。比如副组长潘远红老师就低年段的整本书导读课、交流课的教学策略问题,联系实际做了说明:考虑到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识字量不是很大,所以需要老师带读,导读课以吸引孩子们眼球为主,多选择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图画书;二年级可正式进入整本书阅读阶段。交流课需要创设一个孩子自由的表达的空间,教师可以做阅读测评,有奖竞猜、闯关游戏等活动来调动孩子们交流的兴趣,激起表达的愿望。另外任婷、周娟等老师就导读课应该激发学生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表达了看法。她们认为导读课以能让孩子们有意愿地翻开这本书为目的,不要做过多的分析。
10月31日,教研室王明霞老师到水井巷小学进行主题阅读教学指导
11月3日,南大街小学举办“书香诗韵,润泽童心”《日有所诵》工作坊,分为师生诵读展示、诵读课例展示、区种子教师评课三个版块,将成果展示与教学研讨相结合。吉欣老师、南晶晶老师满怀深情的诵读唤醒了这个美丽的早晨。马万荣老师和三一班的学生共读《林中月夜》,白璟琦老师和六一班孩子们诵读《大学》与《短歌行》,一个温柔,一个刚健。二三班的孩子诵读《大年初一扭一扭》,边诵边扭,妙趣横生。课例展示环节按照低、中、高年级的顺序进行,童诗与古诗兼顾,易虹晶老师还展示了孩子们续写、仿写的小古文,有模有样,可见并非一日之功,自然得益于老师与孩子们的日积月累。很多老师在观摩课堂后激动地表示,看到了“教学相长”的理想教学形态。
同日,在阳光小学,“快乐阅读,快乐成长”课堂展示和研讨活动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诵读课堂、图画书讲述与主题阅读课堂依次展开,区主题阅读团队负责人林云竹老师并进行了课堂点评。在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走进《绿光芒》”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则在安静、温情的气氛中进行着。从6月开始,学校就为所有语文老师配发了这本书,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老师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体会,还有一些老师已经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大家围坐在一起,畅谈着,交流着,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三)家长参与与儿童成长
开学之初,很多老师都会帮助孩子们制定一份本学期的读书计划,参考《亲近母语儿童分级阅读书目》,为孩子们推荐适合的读物,并努力发挥家长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的幸福读书计划:
一、每天早睡早起,利用早晨的半个小时,在爸爸妈妈的面前背诵一些古诗,背诵一些名著的经典段落。
二、平时多和同学们换好书,好书让大家一起分享。但书毕竟是借来的,一定要打好借条,好好爱护书。
三、订阅作文报、学习报。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一个小时,不单单是利用早晨的时间,还要适当地利用课间十分钟、放学后、回到家之后的时间,遇到休息日或节假日,坚持用半天来读课外书。
四、在学校,要积极和同学们交流课外读书的情况。做到取长补短,对我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五、读书固然好,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去锻炼锻炼。也可以和伙伴们一起玩一些对学习很有帮助的游戏,比如,成语接龙、词语接龙、绕口令、背古诗比赛,演讲比赛,抢说 后语,对名联……这样,不但能放松放松大家心情,而且还能检查知识积累情况。(水井巷小学五年级三班 李琼)
华罗庚实验学校五年级教室一角。精心安排的阅读课程是孩子们每天的好伙伴
西关街小学的孩子们在诵读
观门街小学书法周作品展示。孩子们平日熟读成诵的《日有所诵》中的古诗文、现代诗、儿童诗,成为书写展示的首选
8月27日,华灯初上。藉第十期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西宁班之机,亲近母语课题组核心成员、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丁筱青老师为城中区21所项目学校的家长们带来一场专题讲座。丁老师以“成人·世界·儿童”为主题,立足于对儿童精神发展的认识与理解,具体探讨了成人与儿童的相处之道。一个半小时的家长会,98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还有很多家长自愿站在后面听完全程。然而,整个会场却毫不拥挤与嘈杂,一千多位家长安静地聆听和思考,我们感受到的,是家长朋友们对孩子深沉的爱,是家长们心灯点亮后自然而真实的状态。
10月17日,西关街小学家长开放日活动
10月25日,观门街小学种子教师李兰执教主题阅读单元“《圣经》的故事”,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孩子对这节课的内容非常有表达欲望,引发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我国西北地区历史上就是各大宗教流传融汇的胜地。通过优质阅读课程的学习,也可以促进老师和孩子们学会对不同宗教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并在生动有趣的课堂讨论中,不知不觉地走进宗教经典,发现原来很多大部头的典籍并不是板着脸的,也并非神秘晦涩,它们本身就是一代代人所讲述和记载的生动故事。
(四)亲近母语微信传播
(1)电台|听林老师讲《格萨尔王与“北方七兄弟星”》的故事
2016-07-09
(2)年度点灯人 | 徐洁:孩子,让我在书中等你
2016-07-14
(3)为孩子升起一轮阅读的太阳 | 西宁研习营精彩回顾
2016-09-28
(4)读懂一眼泉,过好这一生
2016-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