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
2159 次浏览
作者:孙燕
上传时间:2017-08-15
当前播放 : 我来了
沐浴书香 快乐追梦
孙燕
沐浴着柔和的晨光,吮吸着清新的空气,抬头远远望去,你会不由地感到:蓝天壮阔,白云悠哉。在微风缕缕中,夹带着灿烂的欢笑声,也飘溢着清雅的玉兰香。行走在校园,呼吸,凝神,仿佛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一股生机。
听,稚嫩的童音正从葱绿着的草坪上、树叶上向我们汇聚,向我们微笑。
那是书的清香,书的韵味。它在袅袅婷婷的花朵里跳荡着,在澄澈晶莹的露珠里闪烁着。
这就是我们的学校,一个坐落在城乡结合部,有着十几名教师、六个单行班的名副其实的小学校,但是我们依然有着执著的教育梦想,努力实践着让老师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努力实践着把孩子们带到有光的理想世界,努力实践着将“小学校”办成“好学校”。为此,结合我校实际,确立了“诵读两翼 雅正于心”的发展理念,也就是以全校的日有所诵为主色调,以各类读书活动为辅线,建立读书生态,打造书香校园,从而使师生在润泽中变得胸怀博大、气度娴雅、知书达礼、乐观坚定。
同行同乐,打造阅读姿态
清晨,呈现在屏幕上的是一片浓浓的绿荫,响在耳畔的是那熟悉的旋律。今天老师带领孩子们去泰戈尔的《飞鸟集》里转悠,一边转悠一边交流,心态平和,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一次次诵读,一回回交流,孩子们逐渐感悟到泰戈尔的这部散文诗集的特点,就像郑振铎说的那样“像山坡草地上的一丛丛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阳光下,纷纷地伸出头来。随你喜爱什么吧,那颜色和香味是多种多样的。”
此时此刻,老师和学生之间已经形成了默契,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诵读的形式上都已经是相当自然,没有任何造作,也不存在着表演的成分,也不会因任何外在的干扰而影响师生的表达、编织。就在诗歌里,师生鲜活的生命润泽起来。
这就是我们早自习——日有所诵的一幕。
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是学生通向美好、诗意飞翔的跑道。为了构建适合师生的课程,我们不断地学习——
2014年7月,烈日当头,酷暑难耐,我们带着理想的希冀,奔赴南京,参加了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活动,孙老师有幸参与了现场说课环节,得到了专家的好评,由此日有诵读如一棵幼苗开始在心中萌发……
8月,老师们齐聚一堂,就日有所诵的操作流程进行细致的策划,随后一本本日有所诵的书籍陆续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手中……
9月,我们开启了诵读之旅,慢慢地,琅琅的声音汇成了一支美妙的乐曲……
10月,我们邀请了区教科室领导到校指导,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惑,领导们给予了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点拨,使我们的诵读之路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11月,我校派出张主任、孙老师、杨老师再次奔赴南京,参加亲近母语论坛活动,并与专家就日有所诵做了面对面的交流……
12月,我校有幸请到特殊教育中心的王老师为大家作朗读培训,为“日有所诵”的进一步开展注入了专业元素。
2015年3月,我们申报了全国亲近母语论坛“书香校园”,并顺利入围。
在诵读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初步尝试了以下几点:
第一;固定时间,把握节奏
每天早自习、午自习为固定日有所诵时间,每周一节校本课程即为日有所诵通讲时间,这样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华德福教育称为“节奏”。“节奏”和“重复”是孩子学习的重要方式,另外,遵循“持之以恒”,“熟读成诵”,“适当讲解”的三大原则,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第二:智慧引行,以趣促读
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学生的兴趣形成各种有效的策略,比如:
(一)通过 “说一说、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书一书、画一画、用一用”等途径走入诵读。
(二)初步尝试创作:
通过“仿”、“借”、“改”、“配”这四种辅助性方法进行创作。
仿:学生刚接触诗歌,需要有一个过程,了解它的特点和基本写法,我们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诗介绍给他们,让他们仿照它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感情色彩,进行“仿作”。
借:借用诗歌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诗,借题写诗,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练习机会,避免学生因无所写而失去兴趣。
改:改变原诗的结局或对所写人和事的态度,进行自我创作。
配:就是给诗歌配上图片、音乐、旁白等。
(三)多元尝试创作
老师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使用诗歌,在体裁方面进行二次创作,比如:
将古体诗改编成现代诗;
将现代诗改编成散文;
等等。
这样老师们可以将其做成一个序列,从而形成自己日有所诵的课程体系。
(四)点上鉴赏
对于一篇儿童诗,我们可以选取一个点进行鉴赏,或是内容方面的,或是表达方面的,或者情感方面的,不贪多,不求深,旨在引起学生的注意,能从中有所启发。
第三:乐学乐思,示范引领
教师永远是学生的榜样,因此要“胸中有墨”、“口中有文”。为此,老师们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朗读的技巧、学习古典诗词的鉴赏、学习美学原理、学习语言文字的知识、学习诗歌创作的方法等等,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如此才能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诗文知识集锦簿”、“诗人小传手册”等材料也将是老师们下一步制作的要点。
第四:善育善励,日进日新
诵读评价,是书香学子成长的重要助推力和激励保障。立足于学校实际,结合年级诵读情况,学校采取“过程+增值”的评价策略,以关注学生自身增值、自我发展和学校品牌提升为主导,制定了相应的评价办法。
班级评价标准——星级制
月度5星班级评价标准:(1)学生背诵率85%以上。(2)教师备课完整,达到月课时量。(3)教师背诵篇目达到学生的80%以上。
季度5星班级评价标准:连续3个月评为月度5星班级的。
年度5星班级评价标准:2个季度均为5星班级,多者不限。
学生评价标准——星级制
月度校级小明星:按要求背诵全部内容,有节奏,有韵律。
季度校级小红星:按要求背诵全部内容,有节奏,有韵律,有感情,展示有特色。季度内至少两次被评为校级小明星。
年度校级小巨星:按要求背诵全部内容,有节奏,有韵律,有感情,展示有特色。年度内至少2次评为季度小红星。
当五星级的班牌悬挂在教室门口,当诵读小明星的名字出现在宣传栏内,孩子们的诵读热情不断激发,自豪感和成就感也就油然而生,而那些后进生也不甘落后,变得乐读、好读起来。
第五:家校携手,共享诵乐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为了保持这种乐观主义的火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母亲和父亲也能(形象地来说)守护着儿童的知识的摇篮,直接参与对儿童的教学,跟儿童一起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关心他的成功和忧愁。”
因此,为了让日有所诵有效地坚持下去,我们倡导亲子共读。各个年级通过开家长会,及时地将我们日有所诵的意义、理念、操作流程传递给家长们,并通过相应的培训指导家长们如何和孩子们一起进行诵读。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诵读态度、诵读时间、诵读习惯等等。孩子诵读的路上有家长的一路同行,这将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
聆听声音,享受诵读世界
渐渐地,老师们一点点地在改变,视野改变了,感受到了高远、辽阔;行走方式改变了,脚步逐渐轻松而稳健。孩子们的思维也变得活跃起来,于是,笔下流淌出了一首首灵动的小诗,可谓率真浑成,意到口随,纯乎天然,自然和节。
你听——
【书】
书
就是一个大智囊
里面的秘密
你永远猜不完
翻一翻,看一看
朋友的心思
你才懂得
【宇宙集】精选
宇宙与人类心心相惜,
那个透过彼此的声音,
一直在回响:
假如没有你,我将在何方?
假如没有你,我与谁共生?
读着这些文字,仿佛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再看看孩子们的神情,也有些变化了,他们的生命和这些诗句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打通了。
当日有所诵在全校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我们也在进一步思考,如何将其拓展延伸,渗透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我们将其与德育相融合。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长期不断诵读、积累和运用的过程中,从经典的真善美的信息中得到德性和智慧的滋养、启迪,同时我们又开启了《文明礼仪操》,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童谣,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美好的品质。
在书香校园建设中,通过初步摸索实践,每个学生的才智在阅读中萌动,每位教师的内涵在阅读中丰富,当然我们只是迈出了稚拙的第一步。我们深知,实现我们的阅读目标,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它必然要经历一个选择、生长、磨砺、积累、优化、积淀的过程。
我们才刚刚上路!
我们永远在路上!
我们期待着明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