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亲近母语

首页 > 点灯人教育资讯

亲近母语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点灯人教育  发表时间:2016-11-14 15:10:32

摘要:儿童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什么是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专业的儿童母语教育机构,亲近母语十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地研究,认真地构建,同时,也在扎实地实践。

  儿童为什么在今天要学习传统文化?儿童的生长,生命就像一棵树,他们需要一个向上的生长,也需要向下的生长,他们只有在地下展开稳固的根系,才能在天空绽开明媚的花朵。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儿童来说,是来自根部的土壤和水源,是儿童立足之处的不竭养分,它和阳光、空气、朝露共同组成这棵树生命养分的整体,在儿童的生命成长中,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使命。

  2016年11月5日,亲近母语学堂总校长邱凤莲老师在第二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为大家讲述亲近母语十多年来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经历。

亲近母语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邱凤莲

  各位嘉宾、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们来交流亲近母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如何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儿童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什么是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专业的儿童母语教育机构,亲近母语十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地研究,认真地构建,同时,也在扎实地实践。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邱凤莲老师在第二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讲述亲近母语在儿童传统文化教育领域的实践。

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首先是坚守儿童性、当代性和世界性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儿童是否需要学习传统文化,一直是近代中国教育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大家看到在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建立的这百年当中,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的是怎样的命运,一直是处于争议之中,然后是在断裂、回归的路上,不停地改变着命运。百年中国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面,不是一个来自血脉的自然的传承,不是一个自觉的选择,而是在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革新这样外力作用下进行的一个非常态的选择。

  纵观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确定,基本上是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和从文化传承的需要出发的,大部分是带有较强的国家性和集体意志的。而民间各个地方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对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认识也是不同的,有的定位比较平实,就是想培养现代的淑女、君子。有的定位比较高远,为天地立命,为生命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希望培养出这样的圣贤,总体来说都是以儿童人格的培养为宗旨为主,注重他们传统文化素养的养成。

  亲近母语以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为使命,是希望每一个儿童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并在与他人、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成为一个完整而有智慧的人。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而是应该丰富当下儿童的生命体验,就是让这个孩子,他的小小的生命之流,逐渐地汇入我们的民族之源,将来更好地融入族群,增强文化和家国情怀,并打下扎实的中国根基,未来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血脉,为人类更好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创造性和可能性。

  我们今天来做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特别要警惕,就是那种米兰昆德拉说的,“在淡淡的夕阳下,连绞刑架都散发着怀旧的芬芳”的成人怀乡情结,把一切的东西,一切的传统,在这样一种成人怀旧情绪的装扮下一股脑儿带给儿童,让儿童来背负和承担。

  所以如果我们仅从国家的发展,仅从文化的传承,这些角度来确定教育目标是不够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回归到以人为本,以儿童为本的基本立场上来,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儿童生活相连接,以符合儿童心性的方式带给孩子,应该更多地采用体验性的艺术性的方式带给儿童。

  做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亲近母语认为:

  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儿童性。儿童是独特的生命阶段,有着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儿童为本,应服务于儿童的成长。仅从国家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角度确定教育目标是不够的,传统文化教育应回到以人为本,以儿童为本的基本立场上来。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儿童的生活相连接,用符合儿童的心性和特点的方式,更多采用艺术的手段和体验的方式进行。

  今天,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其实决定了儿童可能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传统:是平等地站立,然后诚恳地对话和学习,从传统文化的巨大源流中获得滋养小小生命的力量,然后以健康开放的姿态和世界相处,还是在庞大的传统面前又一次跪拜成一个虔诚的文化奴仆? 这是每一个教育者必须面对,必须审慎,必须作出判断和选择的问题。

  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当代性。要防止文化原教旨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古,不是为了否定今天的时代,而是为了让今天的儿童拥有幸福的童年,良好的教育。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建立与儿童生活的连接,这样儿童才能更好地体验和理解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世界性。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为了让儿童沉湎在我们祖先创造的文化辉煌里,而是为了让他们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在进行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必须让儿童拥有广阔的视野,世界的眼光,以使他们能更好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备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我们的传统文化课程构建

  亲近母语多年来身体力行,在构建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方面,我们走过了这样的三个阶段:

  第一是深入实践传统文化基础课程。亲近母语研究院历经十年磨洗,研发了面向家庭和学校的诵读、吟诵和中国老故事等教材,构建了儿童诵读、儿童吟诵等比较完备的儿童学习经典的课程,并在全国各实验校深入实践。

  古典诗歌的学习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部分,但是只让儿童死记硬背古诗是不够的。著名古典文化学者叶嘉莹先生说,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2010年亲近母语邀请了周有光先生和叶嘉莹先生做顾问,出版了国内第一套儿童吟诵教材《我爱吟诵》。2012年春节后,亲近母语特别邀请叶嘉莹先生为全国的小学语文老师做了三天的古诗吟诵讲座,并结集成《古典诗歌吟诵九讲》出版。

  2011年亲近母语研究院与首师大、中华吟诵学会联合主办第二届中华吟诵周活动。亲近母语多次邀请徐健顺老师开设吟诵工作坊,培养吟诵推广和教学方面的人才。薛瑞萍、朱爱朝、曹亚男、孔晓艳等一批老师在教室里带领孩子们每天吟诵古诗。吟诵成了孩子们亲近古典诗歌,走进传统文化的可靠而兴味盎然的途径。

  对于儿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民间文学也是重要的资源,为此,亲近母语邀请了一批专家和名师,为儿童改写中国老故事,让孩子们聆听和阅读,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出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让他们获得原始的生命能量。

  在此基础上,亲近母语开始设计开发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儿童吸取传统文化的课程,不是接受一门学科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体验性的、浸润式的文化熏染和生活方式,亲近母语设计研发了系列以儿童文化体验、母语教育和自然观察为主的课程,让孩子们在天地大教室中感受自然,在有趣的传统文化体验中亲近传统。

  我们还开发了《史记》、《三国演义》这样的课程。今年暑假我在樱洲书房跟孩子们一起共读《史记》,虽然看上去孩子们读文言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孩子们在这里一起来共读文言《史记》的时候,他们一起鉴古察今,指点江山,非常有乐趣。

  在前面两个课程基础上,亲近母语开始构建传统文化的系统课程。我们将从儿童出发,以亲近文化的情感认同方式,构建诗教课程、传统文化体验课程、核心智慧课程三大课程。传统文化的体验课程是通过艺术熏陶和文化的体验,让孩子们结合自然教育,从多种的艺术形式来了解中国文化精髓,感受中国文化在生活中的融入,比如说以二十四个节气课程为例的课程,再比如说是从传统六艺当中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包括带有中国元素的茶文化、瓷文化等等。第三块是核心智慧课程,其实代表了传统生活知识,生命智慧和我们的哲学思想。核心智慧,我们并不是说跟孩子们来探讨一家一言,而是希望以跨诸子百家这样的态度,以适合儿童的方式,将中国文化中最具有价值的文化要素,包括物质的要素,价值的观念传达给孩子。比如说引导孩子们从了解太极、八卦、图腾、壁画等这样一些刻划符号来了解中国文化。比如从中国的基本字,汉字的故事来打开我们整个的中国的文化史,比如说我们在对天人关系,地理人文的研究中来引导孩子了解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是如何连接的,从而更好地体验我们的传统文化,理解我们的核心智慧。

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师是什么样子?

  我想交流的第三部分就是培育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师。培育传统文化的师资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程,因为如何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师,既具有现代公民的意识,现代的价值理念,同时对传统文化教育有深切的体认,又能懂得儿童,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亲近母语秉承志于道、勤于学、游于艺、精于术这样一个设计的思路,希望由文化之道,教学之术来打通师资培训的任督二脉,我们构建了线上线下互动的教育平台,从四个维度设计我们的课程。第一个是道:领悟教育之道,道者自然之道。教育之道,要回到教育的本源,构建适合当代,适合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力求务本。第二个是学:不断拓展教育思维。就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而言,要尽力融通传统和现代,连接个体和世界,立足当下,回归传统,展望未来。第三块是艺:提升教育修养和传统文化的教学艺术。孔子有游于艺之说,一个爱世界、会生活、懂教育艺术的教育者才是受孩子们欢迎的。一个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师,应该能够拥有浪漫而精确、真实而诗意的生活空间和内心世界,我们不希望传统文化的师资都是那种板着面孔训斥孩子的老夫子,而是一个有爱心的、爱世界、爱生活、懂儿童的老师。第四个层面是术:就是修炼我们的教育行为,这一块主要是将广采和精修相结合。开展项目式学习,引导老师们随通而行,指向行为和变化。

  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开始构建线下课程,2010年亲近母语创办首届儿童母语教育论坛,以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深入引导一线教师探讨儿童本位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具体研讨古典诗歌,四大名著,国学启蒙教材中文本的教学方式,引发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样一个话题的研讨。2015年,我们在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举办了首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台湾当代大儒林安梧先生,就公民儒学问题做主题演讲。在现场,叶嘉莹先生的弟子黄晓丹博士、徐冬梅老师和各位家长、老师就《弟子规》的使用做了一场关于经典诵读的对话。这界论坛的相关议题在《南方周末》、《新京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深入的报道。

  2016年,亲近母语系列传统文化工作坊先后举行,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养搭建平台。2016年4月起,亲近母语承办道禾南京读书会,由台湾道禾书院曾国俊先生全程带领,引领大家每月读一本书,与一位生命发光的人相遇。我们大家一起探讨传统文化教育。2016年9月28日,这是孔子诞辰日,我们的线上课程点灯人大学诞生了,点灯人大学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点灯人,培养自性光明的老师,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点灯人,也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启者。点灯人大学分儿童阅读学院、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三个部分。其中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学院以培育优秀的儿童传统文化师资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的师资课程。培育从儿童出发,连接儿童,连接当代生活,根植中国文化传统,面向世界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

  老师们,做适合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这条道路艰辛而漫长,亦如中国传统文化走过的旅程,但说到底,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走的道路,亲近母语会和大家一起努力前行,谢谢大家!

  (文章根据亲近母语学堂总校长邱凤莲老师在第二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的演讲速记整理,经过授权发布)

当前文章标签: